1、科学家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得北方白犀牛胚胎,并将其移植到南方白犀牛体内,使后者成功妊娠并产仔,该工作有助于恢复濒危北方白犀牛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的操作有超数排卵、精子获能处理、细胞核移植等
B.体外受精时若观察到雌雄原核核膜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可作为受精标志
C.可通过将桑葚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
D.胚胎移植过程中的两次检查,第二次是对受体母犀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2、广式烤鸭是广东省的一道传统名菜,鸭的饲养过程需要通过人工强制填喂玉米、谷类、菜叶等以达到催肥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鸭子摄入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当糖类代谢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构成糖类和脂肪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不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4、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根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酯草醚
B.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酯草醚必定抑制了纺锤丝的形成
C.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5、显微镜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B.叶绿体比较大,可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其中的基粒
C.物镜的镜头越长,则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多
D.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为了防止将载玻片压碎,可以先升高镜筒
6、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可在家兔的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
B.实验二中,乙、丙组家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同
C.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小于甲组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
7、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氏霉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表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能诱导菌种发生定向突变从而转化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
B.多次重复③④操作,可以使目的菌种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越来越高
C.重复③操作时,优先选择黄色区域较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以用平板划线法进行②操作接种后再培养
8、叶肉细胞中的光系统有两种类型:PSⅡ和PSⅠ,两者是位于类囊体膜且空间位置分隔的、能吸收不同波长光的色素蛋白质复合体。下列直接由光系统参与的反应是( )
A.水的分解
B.CO₂的固定
C.C₃的还原
D.葡萄糖分解
9、下列与实验操作及实验原理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以营造碱性环境
B.检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时,培养时间要适当延长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期
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应将根尖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制成装片
10、如图为某耐盐植物细胞与耐盐性相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该细胞
B.H2O进入细胞,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
C.Na+以相同方式进入该细胞和进入液泡
D.土壤中氧含量不足可能会影响其耐盐性
11、某同学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所示。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12、正常生鸡蛋的蛋清呈液体凝胶状态,煮沸后却呈固体状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 )
A.氨基和羧基的结构
B.肽键的种类和数目
C.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B.所有生物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人体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血浆
D.人体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1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兴奋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
D.脊髓中含有许多特有的高级功能,如语言、思维等
15、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图示的细胞周期中
B.乙→乙全过程为一个细胞周期
C.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甲→乙时期
D.甲→乙时期,细胞中的中心体发生复制
16、如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步骤乙是( )
A.解离
B.染色
C.溶解
D.漂洗
17、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细胞体积小
B.单细胞生物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
18、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
B.发芽小麦种子中的乳糖属于二糖
C.几丁质是动植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D.脂肪不是主要能源物质而是储能物质的原因之一是脂肪属于非极性化合物
19、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化学键不稳定、易断裂
B.ATP水解时先断裂②,形成ADP
C.①、②断裂后的产物可作为形成DNA的原料
D.细胞内许多放能反应与ATP合成相联系
2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证明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磷脂
B.科学家选择动物的神经细胞吸水涨破离心分离,从而提取纯的细胞膜
C.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为建立流动镶嵌模型提供了依据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磷脂一蛋白质一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2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自养生物
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组成成分
C.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相同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22、茄子切片后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褐色,是在有氧条件下相关酶将茄子中的酚类物化的结果。若要改善菜肴品相,抑制茄子切片褐变,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直接放在盆中备用
B.浸没在蛋清液中备用
C.用沸油处理后备用
D.浸没在食用碱水中备用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
C.在一条由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中,分解者和无机成分一定不占营养级
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但消费者一定是动物
24、某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选取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大多数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极少数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nbb。若图中染色体的编号5是基因A的位置,则a、B、b基因可能的位置依次是( )
A.1、10、12
B.13、15、7
C.10、12、8
D.14、16、4
25、科研人员对猕猴(2n=42)的酒精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乙醇积累使得猕猴喝酒易醉,乙醛积累则刺激血管引起猕猴脸红,两种物质都不积累的猕猴喝酒不脸红也不醉。请回答问题:
(1)一个猕猴种群中的个体多数是喝酒不醉的,种群中偶尔出现喝酒易醉或喝酒脸红的个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种群中某一代突然出现了多只喝酒易醉或喝酒脸红的个体,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此种群或其它种群中从未出现过既喝酒易醉又喝酒脸红的个体,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一只易醉猕猴与野生型猕猴杂交,子一代都是野生型,子一代互交,子二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其比例是9:3:4,这三种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易醉猕猴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酶1相关基因用A/a表示,酶2相关基因用B/b表示)。
(4)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醇积累对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猕猴中转入了D基因,并筛选获得了纯合体,将此纯合转基因猕猴与一只非转基因的纯合易醉猕猴杂交,子一代互交后,子二代易醉与非易醉个体的比例为13:3,请据此推测D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平常不喝酒,但酒量较大,有的人本来酒量很小,但经常喝酒之后酒量变大,这说明_____________。
26、请根据生物变异、育种及进化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长成植株。
(1)这样培养出来的植株与杂交育种后代不同的是,它们都是___________,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二)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再作进一步处理,据图分析并回答:
(2)丙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
(3)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由此可推断形成丙植株的甲和乙植株___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
(三)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4)该种群的植物个体自交,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
(5)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
27、看图填空
(1)该化合物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称为________。它是由氨基酸通过______反应,由______连接而成的。
(2)该多肽含______个肽键,共脱去了______分子水。
(3)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氨基___________,羧基__________,肽键____________。
(4)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20年2月23日,南京警方宣布28年前发生在南医大的女生遇害案件告破。在破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Y染色体-STR DNA数据库(简称Y库)。STR,也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是由2 - 6个碱基对作为核心单位,串联重复形成的一类DNA序列。它分布于X、Y及常染色体,可对个人进行身份识别。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犯罪分子留在受害人身体中的痕迹物质中提取DNA。粗提取DNA,可以利用其在________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特性,然后通过________试剂来做鉴定,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2)PCR扩增Y-STR基因。PCR扩增分为变性、________、延伸三步。根据Y-STR位点两侧50~500bp的保守序列设计_________,可以扩增我们想要的Y-STR序列。扩增出的Y-STR序列可以直接和pUC-T载体相连,这是因为载体的线性DNA序列末端各突出一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而Taq DNA聚合酶会在目的基因两端自动添加一个碱基为_____________的脱氧核苷酸。
(3)根据中国人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先在某地域横向筛查不同姓氏男性的Y-STR,与Y库对比,从而锁定嫌疑人所在家系;然后在该家系纵向筛查常染色体STR,从而“以Y找群,以常找人”。这利用了Y染色体遗传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为了使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可以做DNA指纹分析,这时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
(4)现场提取检材时往往需对DNA做性别鉴定,可以利用Y染色体上特有的_________基因来确定。
29、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种膜蛋白合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所需原料是______。过程①是以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②过程需要的模板是______。③过程中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
(3)若图中膜蛋白代表囊性纤维病患者的异常跨膜蛋白(CFTR蛋白),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使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该病例揭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
(4)若该细胞为人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
30、下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依次编号为A、B、C、D、E),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为精原细胞,则D的子细胞的名称均为____________。
(3)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癌症化疗方式,其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请分析该治疗方法是否对正常细胞的正常分裂有影响,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溴尿嘧啶(5-Br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DNA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31、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下列是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应先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32、下图未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_______结合可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2)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依靠膜上___________的相互识别。其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图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___________的转变。
(4)促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一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