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试剂,也可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下列与酒精作用或检测有关的实验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作用或检测 |
A | 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 | 洗去浮色 |
B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分离光合色素 |
C | 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 | 洗去解离液 |
D |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
A.A
B.B
C.C
D.D
2、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分子注入到某活的离体细胞中,培养1~2min后迅速检测ATP的含量及放射性,发现ATP的含量基本不变,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可检测出放射性。该现象不能说明( )
A.ATP中远离腺苷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32P标记的磷酸分子是合成ATP的原料之一
C.此过程中ATP迅速发生着合成和分解反应
D.ATP的合成过程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3、下图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某时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1、2、6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C.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质壁分离之前大
D.结构1具有选择透性,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4、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荧光素在ATP、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和荧光素酶都能为发出荧光提供能量
B.在发光细胞中,ATP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细胞
C.ATP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光能
D.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细胞和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
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
C.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特有的
D.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6、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奶胀袋可能是乳酸菌发酵所致
B.宜在低温、无氧和一定湿度下储藏果蔬
C.宜用绿色大棚薄膜使植物吸收更多光能
D.间作可提高作物对光照和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D.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
8、以下关于ATP说法正确的是( )
A.ATP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
B.ATP分子能在细胞质膜上某些蛋白质的催化下水解
C.一分子ATP中有三个磷酐键,磷酐键断裂磷酰基转移为生命活动供能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9、下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
B.9时~10时之间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
D.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与甲状腺激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10、崂山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是同纬度地区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下图反映了一段时期内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m1-m3
B.R点时刻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PQ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该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Q点时增长速率最大
11、下列对胞吞和胞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B.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C.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胞吞和胞吐不需要消耗能量
12、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横坐标表示加入0.1mol/L的NaOH的滴数
B.两种生物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稳定的能力
C.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
D.机体维持pH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13、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的变化作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若在ab中点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若减小图1中ab间的距离,则施加刺激后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D.若将a点处电极移向膜外,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变化曲线图与图2不同
14、如图装置为探究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甲、乙装置中的H2O2的浓度和量都相同,实验完成后让反应进行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H2O2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比装置乙的少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C.该实验的因变量检测指标是H2O2的分解速率
D.量筒I中水的体积等于量筒Ⅱ中水的体积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
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都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具有单向递减特征
C.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由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三个环节构成
D.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稳态的维持
16、有丝分裂原是调控细胞周期(如图)的重要信号分子。在分裂间期的某时间点(P)之前阻断有丝分裂原信号传导,细胞将停滞在当下状态不继续分裂;在P点后进行阻断,细胞在完成本次分裂后不继续分裂。用细胞核中DNA数量为2n的某种细胞进行阻断实验,直至所有细胞停止分裂,检测到细胞核中DNA数量为4n的细胞占10%。据此不能做出的推测是( )
A.时间点P可能位于G2期
B.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DNA数量均为4n
C.所有细胞停止分裂后,总细胞数目低于原细胞数目的2倍
D.所有细胞停止分裂后,细胞核DNA数量为2n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2n
17、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 属性 |
萘乙酸 | 生长素类 |
6-BA | 细胞分裂素类 |
乙烯利 | 乙烯类 |
PP333 |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
A.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18、下列关于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扩增过程未加解旋酶,因为Taq DNA聚合酶具有解旋酶的活性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D.PCR可应用于遗传病、肿瘤及病原体的检测
19、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20、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但都能得到优良个体
B.为了得到单细胞悬液,两者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有所不同
C.在两者培养的过程中,往培养基中加入的酶不同
D.为获得杂交细胞,两者使用的诱导方法有所不同
21、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λ=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A.1.3 N0
B.1.69 N0
C.2.3 N0
D.5.29 N0
22、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Y经胰腺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朱活
B.物质X能够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生理变化
C.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D.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23、下列实例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雄性招潮蟹挥动大螯,吸引雌性招潮蟹前来交配
B.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中,蝌蚪会分泌抑制其他蝌蚪生长发育的物质
C.机场利用声光威吓(猎枪声、爆竹声、激光等结合)驱赶鸟类
D.发现天敌时,雄鸟急速起飞、双翼扇动,提醒孵卵的雌鸟逃避
24、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⑤①③
B.⑥②④
C.⑤①②
D.⑥③④
25、“民以食为天,食以净为先”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供水公司需要定期检测水源中细菌种类及数量,以确定水质是否达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________→溶化→灭菌→倒平板。其中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当在_______进行。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主要为细菌提供__________(营养成分)。培养细菌的pH应调节至_______。
(3)要统计水源中的活菌总数,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工作者将三个添加了等量水源中的水的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为21、256、215,请分析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________。
26、农业生态工程能增加农民收人、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下图是某家庭农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农业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其优点是________
(3)果园中年年种植单一品种果树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因此农场主在果园内间种甘薯、油菜可提高果园的稳定性,原理是______________,每种作物的种植量不宜超过其_______。
(4)为提高产量,农场主不仅需要适量施加氮肥,还要进行除草和灭害虫等工作,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适量施加氮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至少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为组成人体心肌细胞的几种化合物或元素的排序。请回答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的问题:
(1)若该图表示鲜重元素排序,则①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找到,原因是___________。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人体获得必需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Na、Fe等人体必需元素,它们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试写出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的另一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减肥药的主要成分是利尿剂,服用后使入体失去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因而在服药期间会出现口渴、尿多、疲劳等症状,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水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2011年春季,山东等许多地区的农作物受到了干早灾害,作物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下降,导致作物代谢活动减弱,甚至停止。
28、欲探究Ca2+浓度对腓肠肌收缩强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持久性,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对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蟾蜍若干只,标准任氏液(CaC12浓度为1. 2g/L,任氏液的作用是维持神经肌肉的生理活性),CaC12浓度分别为0g/L, 0. 12 g/L 12 g/L的任氏液,常用手术器械,张力感受器(测定腓肠肌收缩强度),电刺激仪,滴管等。
(要求与说明:腓肠肌标本制作和腓肠肌收缩强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 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①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编号A组、B组、C组、D组,并在标准任氏液中稳定5min;
②_______……
(2)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_____(至少4次的检测结果):
(3)分析讨论:
①刚解剖出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需要在标准任氏液中稳定5mmn的目的是 _________
②已知C a2+对Na+内流会产生竞争性抑制,将使_______过程受阻,从而影响腓肠肌细 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③用腓肠肌收缩需要Ca2+,任氏液中CaC12浓度为0g/L时腓肠肌仍然会收缩,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9、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____等,研磨前加入的B应该是________。
(2) 通过上述所示步骤得到滤液C后,再向滤液中加入2 mol·L-1的Na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再过滤得到滤液D,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 在该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体积为2mL的4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如下表所示的4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____。
(4) DNA鉴定的原理是_________。
30、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温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在光照、CO2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的相对值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 2 | 4 | 5 | 3 | 0 | -4 | -3 | -2 |
呼吸速率相对值 | 2 | 3 | 3.5 | 4.5 | 5 | 4.5 | 3 | 2 |
(1)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 上,可利用__________(填方法)将其从色素滤液中分离,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 。
(2)已知 Rubisco 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 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参与催化的是___________ (“CO2的固定”,“C3的还原”)过程。该酶应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上表中数据表明:在温度为______℃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快;若每天交替进行 10h 光照、14h 黑暗,该植物能长期正常生长的温度为______(填表中温度)。
31、已知芽能够产生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
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带有等量顶芽和侧芽的幼小植株、刀片、不含生长素的空白琼脂块、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适宜植株生长的完全培养液。
(一)实验思路:
(1)将幼小植株分为ABCD四组,A组植株不做处理,BCD三组植株切除顶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四组植株至于完全培养液中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检测指标。
(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3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请根据此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
(2)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当生长素浓度为D时,对根的生长有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____运输。
(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_)
A.赤霉素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α-萘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