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一个细胞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B.一个草履虫和一个大肠杆菌所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C.一片荷叶属于器官层次,一块玉米地构成一个种群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某生物活动小组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下图是活动小组记录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酵母菌等活动产CO2,水槽内常有气泡产生,发酵中期乳酸菌产CO2较少,气泡减少
B.结果显示食盐浓度过低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传统发酵一般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1:3配制盐水
C.泡菜腌制过程中,腌制时间过长、温度过低和食盐用量过少都可能导致亚硝酸含量增加
D.先用沸水短时间处理白萝卜块,再添加陈泡菜水可以缩短白萝卜制作泡菜的腌制时间
3、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通过信息分子共同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关于人体信息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合成的细胞因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
B.信息分子不提供能量,但能催化靶细胞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生命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信息分子的特异性有关
D.激素的受体既可位于细胞膜上,也可位于细胞外液中
4、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本次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获得了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运动员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体内神经系统参与了一系列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
B.田径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C.运动员的躯体各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对应关系是倒置的
D.运动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参与工作,其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5、某同学进行了“探索I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对照组为清水处理,预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IAA浓度为300mg/L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图示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D.图示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毛细血管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D.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
7、端粒学说认为: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DNA序列,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最终使细胞走向衰老。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无端粒结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具有端粒结构
B.端粒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
C.端粒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会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8、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9、研究发现,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可分别通过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方式运输葡萄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运输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LUT2顺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微绒毛主要通过主动运输加快吸收速率
C.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该过程以及肝糖原的分解等以升血糖
D.微绒毛吸收葡萄糖到肌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7层生物膜
10、种群增长曲线可以有多种表示形式,有关如图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M点对应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B.图1中t2时的种群数量对应于图2中曲线B的K
C.图2曲线A种群的增长速率持续保持不变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都符合图2曲线B
11、下列有关农业生产中的谚语与对应的生物学原理搭配错误的是( )
选项 | 谚语 | 生物学原理 |
A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温度 |
B | 地尽其用用不荒,合理密植多产粮 | 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
C | 锄头下有水,锄头下有肥 | 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直接吸收有机肥料 |
D | 人在屋里热的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
A.A
B.B
C.C
D.D
1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纺锤体的出现和染色体的加倍
C.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板的出现
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DNA的复制
13、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看到的图像,在装片中实际是P,图2中的d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角移动
B.图4图像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2个完整细胞
C.图3看到的图像中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提升镜筒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高倍镜到位
14、下图是某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C→E→D→A→B→F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的最佳时期是D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该细胞的根本区别在前期: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
15、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为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16、课堂上,听到老师点名后学生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17、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8、重金属离子能迅速地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使酶失活。某实验小组在反应物一定的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酶促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制剂要在最适条件下保存以保留其最大活性
B.曲线Ⅱ表示未加重金属时的酶促反应速率
C.若增大重金属的用量,则a点会向左移动
D.b点后加入少量的重金属可能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19、某山地并入自然保护区后,山兔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某研究机构对达到K值后的山兔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随机布设100个笼子,统计所捕获的山兔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数/只 | 雄性个数/只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A.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环境阻力相同
B.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年龄结构类型均为增长型
C.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D.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改变
20、如图表示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经过核膜。直径或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可以直接扩散入核,小分子量蛋白也可以扩散穿过核孔复合体(NPC),而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的转运必须通过NPC以主动运输方式入核。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通过核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入核
B.参与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通过NPC入核
C.②(核仁)参与合成的核糖体经过NPC出核
D.DNA、RNA均能通过NPC出入且利用ATP
21、某种病毒L是单链RNA病毒,其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如图所示,其中①和②表示中心法则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RNA复制酶的参与,并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②过程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并以氨基酸为原料
C.①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②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①过程中需要以病毒L的RNA为模板复制2次才可获得其遗传物质
2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相符的是(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有丝分裂产生
23、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由于某种原因鼠全部灭亡,则该生态系统中鹰种群的最大容纳量会降低
B.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鹰为第三、四、五营养级
D.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4、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从功能划分,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两类
D.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25、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处理;卵母细胞则要培养到 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如果滥用试管婴儿技术设计婴儿性别,将会破坏人类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_________________,可以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3)应用修复技术治理镉污染的土壤,可以进行植物修复。常选择种植菊芋等耐镉植物,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植物中积累的镉会通过 的富集作用造成危害,所以不能用修复地的植物饲喂动物。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建立生产生长激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和牛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重组在一起,构建成基因的表达载体,并通过__________方法导入牛的受精卵中。
26、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组别 | 处理 | 结果 |
a | ①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 |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渐渐复原 |
d | 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取出,重复a组实验 |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
① 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除均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组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出现b、d组实验现象共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c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果蝇眼睛的形状变化受其染色体上一段称为16A的片段数量控制,具体情况如下表.
进一步研究发现超棒眼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后代,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眼睛形状的变化属于变异中的 .
(2)表现型为 的果蝇杂交,后代会出现正常眼、棒状眼和超棒眼三种眼睛形状的后代,三者的比例为 .
(3)超棒眼雄蝇无雌性后代的原因可能是 ,如果假说正确,自然界中不存在基因型为 的果蝇.
28、已知狗的毛色受两对基因控制(B、b和Ⅰ、i)。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Ⅰ基因抑制皮毛细胞色素的合成,如图是一个有关狗毛色的遗传实验:
(1)家兔体色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该遗传实验中,亲代白毛狗和褐毛狗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2)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
(3)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杂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鉴定F2中一只雄性黑毛狗是否为纯合子,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与之测交。
29、人体是开放的系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适应,都离不开神经调节,下图为人体的一个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射弧由________个神经细胞组成,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
(2)如果在②处给予一定强度剌激并产生神经冲动,②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但是在①处的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每次反射活动结束后,神经纤维的膜电位都会恢复成静息电位,原因是__________。
30、图1为某科研工作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海参溶菌酶(SL)的流程,图2为他在该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质粒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过程Ⅰ中先在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海参溶菌酶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SL基因。
(2)过程Ⅱ中首先需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质粒。该科研工作者采用BamH Ⅰ和Hind Ⅲ(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这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与只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相比,这样操作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重组质粒。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够成功转录,目的基因上游要有________,下游要有________。
(3)构建重组质粒后,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细胞,然后导入重组质粒。
(4)得到大肠杆菌工程菌后,若要检验SL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用____________技术,若没有出现相应的杂交带,则需要用____________作探针检验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31、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膀的黑色与灰色、长翅与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受精卵不能发育。选取一对灰色长翅的雌雄昆虫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F1 | 黑色长翅 | 灰色长翅 | 黑色短翅 | 灰色短翅 |
雌虫/只 | 0 | 61 | 0 | 10 |
雄虫/只 | 31 | 30 | 11 | 0 |
(1)控制翅色的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雌雄亲本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无法存活。
(3)选取F1中的灰色短翅雌虫、黑色长翅雄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子代中黑色短翅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4)若要鉴定某只灰色长翅雌虫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虫与之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32、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圈的成分% | 氧 | 硅 | 铝 | 铁 | 钙 | 钠 | 钾 | 镁 | 钛 | 氢 | 碳 | 其他所有成分<0.1 |
47 | 28 | 7.9 | 4.5 | 3.5 | 25 | 2.5 | 2.2 | 0.46 | 0.22 | 0.19 | ||
人体的成分% | 氢 | 氧 | 碳 | 氮 | 钙 | 磷 | 氯 | 锌 | 硫 | 钠 | 镁 | 其他所有成分<0.1 |
63 | 25.5 | 9.5 | 1.4 | 0.31 | 0.22 | 0.03 | 0.06 | 0.05 | 0.03 | 0.01 |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没有独特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
(3)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其中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最基本的元素是___________,基本元素有___________,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
(4)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钙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5)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