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A—P~P~P
B.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
C.ATP中的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D.ATP合成过程不需要酶
2、下图表示某一个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Ⅰ~Ⅳ依次表示第一~第四营养级
B.金字塔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
C.Ⅱ与Ⅲ中的生物之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Ⅳ中的生物是生产者,Ⅰ、Ⅱ、Ⅲ都是消费者
3、挪威为了保护雷鸟,曾大力捕杀雷鸟的天敌鹰、狐,结果引起了球虫病和其他疾病的蔓延致使雷鸟大量死去,雷鸟数量减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球虫和雷鸟之间是寄生关系,两者之间不能体现协同进化
B.鹰、狐捕食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雷鸟,从而增强了雷鸟的种内竞争
C.雷鸟和鹰、狐之间存在循环因果关系,可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D.雷鸟数量的减少是球虫、鹰、狐等对雷鸟定向选择的结果
4、农业谚语“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等。说明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构成细胞成分
B.冬小麦通过降低自由水的比例来防止结冰
C.镁是农作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
D.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5、某河流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 第一营养级固定 | 第一营养级呼吸消耗 | 第二营养级摄入 | 第二营养级同化 | 第二营养级呼吸消耗 |
能量值/(J·cm-2·a-1) | 900 | 580 | 200 | 72 | 38 |
A.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来自第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2.22%
C.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72J·cm-2·a-1
D.第二营养级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为128 J·cm-2·a-1,由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6、沼气工程是指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并制取沼气的系统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沼气工程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沼气工程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C.利用畜禽粪便作为发酵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沼气工程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遵循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7、一般来讲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
A.较小
B.较大
C.基本相同
D.相同
8、“-3/2自疏法则”是指个体不能逃避种内竞争,随着密度进一步提高和个体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加剧,从而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现象的出现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该现象对活动能力强的野生动物也适用
C.该现象通过直接影响种群死亡率调节种群密度
D.该现象有利于存活的植株繁殖后代
9、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直接相关的是( )
A.秸秆还田
B.间作套种
C.中耕松土
D.尿泥促根
10、在同一个池塘生物群落中,鲢鱼生活在水的上层,鳙鱼常栖息在水的中层,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下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鲢鱼、鳙鱼和青鱼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氧气
B.鲢鱼、鳙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减少了生态位的重叠
C.两种生物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
D.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选择和生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11、某种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都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的是( )
①让红花植株甲进行自交,子代全为红花
②让白花植株乙进行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③让红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进行杂交,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白花
④让红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丙进行杂交,子代全为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12、如图示酵母菌发酵实验。其中X、Y分别代表( )
A.石蜡油 蓝色
B.石蜡油 黄色
C.酒精 蓝色
D.酒精 黄色
13、植物特定部位能感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从而引起植物体内激素浓度和比例的改变,导致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活动改变。几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低温会促进银杏叶片细胞中③④过程
B.促进小麦种子细胞中①②过程有利于其萌发
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D.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反
14、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在b点因反馈调节减少TRH的分泌
B.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在c点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C.若X代表Na+,则在b→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增加
D.若X代表血糖,则b→c可表示人体饱腹时血液流经肌肉细胞
15、如图为几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细胞的染色体在拟核区域
B.肺炎支原体与甲的结构相同,都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C.乙和丙细胞中都有叶绿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图示四种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16、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①②③表示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可发生在细胞溶胶或线粒体基质中
B.过程②既可发生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厌氧呼吸过程中
C.过程②③都有O2参与
D.过程③产物中的氢有的来自 H2O
17、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B.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C.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D.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18、菠菜叶含有糖,却不宜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 )
A.叶片不能被磨碎,还原糖不能被释放出来
B.在研磨时,还原糖会被破坏
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会掩盖发生的颜色变化
D.叶片中的糖类都不具有还原性
19、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 )
A.光合作用全过程
B.氨基酸脱水缩合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合成性激素
20、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B.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是一定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者弱酸性
D.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配制培养基时无机盐越多越好
21、如图为真核细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
B.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上述过程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结构具有相似性
D.若囊泡转运机制发生缺陷,可能使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囊泡
22、动物细胞膜上广泛存在 Na⁺-K⁺泵,其工作模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和K⁺通过细胞膜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B.图中 Na⁺和K⁺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Na⁺-K⁺泵能运输 Na⁺和K⁺,说明 Na⁺-K⁺泵不具有特异性
D.若细胞处于低氧条件下,则Na⁺-K⁺泵运输速率可能下降
23、下列有关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激素会随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C.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
D.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
24、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
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
C.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D.侵入人体后新冠病毒先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后又被人体免疫系统摧毁
25、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和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近期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低下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__的液体增多所致。这种情况属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请再举一个导致该液体增多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四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体内的激素种类繁多,其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溶酶体在细胞裂解和细胞自噬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发现,结核分歧杆菌(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如图1所示的过程,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如图2为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2中具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结构有______,TB与巨噬细胞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区别是后者______。
(2)研究表明,若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说明在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行左右,若有少量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通过降低线粒体内的Ca2+浓度或者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使BAX蛋白复合物水解,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这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请根据题中信息从细胞器的角度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_____。
27、如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丙
(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甲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
(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丙氨基酸中______的可能性最小。图乙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不同。
28、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O2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可得出,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Mg2+”“Ca2+”或“SiO32-”),水稻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Mg2+”“Ca2+”或“SiO32-”),图1还说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____性。
(2)根据图2可以判断,番茄细胞对Ca2+的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在A点时,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__________的限制;在BC段,离子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受__________的限制。
(3)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验证Mg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则实验思路为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幼苗随机分成等量的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仅缺少__________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______是否有差异。
29、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象甲),然后用 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象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B.从甲到乙是由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C.乙所示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处充满蔗糖溶液
D. 、
处存在紫色物质
30、下图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_____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________。脱氧核苷酸在_____期被消耗。
(2)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
(3)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S期,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过度表达或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的蛋白质表达正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出现细胞_________。
31、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由于生态阻隔、水环境污染等,湿地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十三五”期间,研究人员分析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找出功能退化的原因并开展了修复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成效。目前,这里生态资源丰富,包括高等植物249种、记录鸟类超过260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红树林湿地对废水具有较大的净化能力,但大量污水排入红树林后,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说明______。
(2)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物种之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以上方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3)重金属铅(Pb)污染也会引起湿地退化。某研究小组为筛选出适合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做了如下实验:对不同植物的幼苗浇灌醋酸铅处理液(400 mg·L-1),培养60 d后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含Pb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可引入______对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原因是______。
(4)引入某植物前,常需调查其生态位,需要研究的内容有______。(写出三点)
Pb污染处理下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和Pb含量
植物名称 | 叶绿素含量/mg•g-1 | 植株株高/cm | 植株含Pb量/mg•kg-1 | ||||||
对照 | 处理 | 处理/对照 | 对照 | 处理 | 处理/对照 | 对照 | 处理 | 处理/对照 | |
紫花苜蓿 | 34.7 | 21.6 | 0.62 | 7.9 | 5.0 | 0.63 | 0.69 | 389.61 | 564.65 |
香根草 | 39.2 | 37.9 | 0.97 | 9.5 | 9.9 | 1.04 | 1.12 | 540.82 | 482.87 |
羊草 | 39.5 | 21.4 | 0.54 | 9.7 | 7.4 | 0.76 | 0.89 | 73.15 | 82.19 |
32、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叶型由基因A/a控制,茎的高矮由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基因的致死情况,将宽叶矮茎植株和窄叶高茎植株分别自交,结果如下表:
| P | F1 |
实验一 | 宽叶矮茎 | 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 |
实验二 | 窄叶高茎 | 窄叶高茎∶窄叶矮茎=3∶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可推断出叶型的显性性状为___,叶型的遗传符合___定律。仅考虑叶型时,致死基因型为___。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F1中窄叶高茎的基因型有___种。为进一步确定F1中某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型为___的个体进行测交。
(3)若取实验二F1中的窄叶高茎植株随机交配,所得子代中窄叶矮茎所占比例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