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同学们在阅读《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时发现: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5个王朝,其中的后唐、后汉、后晋分别是沙陀人李存勖、刘知远、石敬瑭建立的,沙陀源于突厥。由此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民族政权并立
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加速
C.民族交融加强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发展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4、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
A.211年 B.222年 C.220年 D.263年
5、夏鹏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标题为“李自成起义军深得民心的政策分析”,你认为标题中的“政策”主要指的是( )
A. 苟富贵,勿相忘 B. 均田免赋
C. 反清复明 D. 等贵贱,均贫富
6、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思想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诗经》 D.《道德经》
7、科举制经过不断的改革,到明朝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 诗赋
B. “三通”“四史”
C. 前四史
D. “四书”“五经”
8、2011年,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观察下图,该国宝是
A.
B.
C.
D.
9、我们看电视剧,听宣读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三皇五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0、“向海而兴,开海而盛,背海而弱,封海而衰”。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设立了( )
A.藩坊
B.市舶司
C.广州十三行
D.藩学
11、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无与匹配的。其中将周代的贵族等级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2、宋朝时期,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小麦
C.高粱
D.水稻
13、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加强中央集权
D.拓展统治范围
14、景德镇作为享誉中外的千年瓷都,是中国瓷器生产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烧制瓷器的窑火从未熄灭,见证着这座千年瓷都的兴衰荣辱。景德镇兴起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材料可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猿的本质区别是( )
A.采集食物
B.用天然火
C.集体生活
D.制造工具
16、国际上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规定与中国的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虎门销烟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7、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王室衰微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18、(题文)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统治者注重农业的发展④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战国时期,社会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魏国
20、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公元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21、图一是________的《送子天王图》。图二是阎立本的《________》。
22、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_。
24、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___________。
25、汉武帝接受______(人物)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东汉时,宦官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26、青铜器的出现(1)时间:____(2)地点: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3)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__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7、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后来商王_____迁都到殷。
28、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解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____
29、东汉时期,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______。
30、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且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人是:______。
31、连线
孔子 | 墨家学派 |
老子 | 法家学派 |
墨子 | 儒家学派 |
韩非子 | 道家学派 |
32、请写出秦朝、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三位。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⑵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联系?
材料三 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è)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 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