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蒙古阿盟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下列对唐朝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力强盛

    B.民族政策开明

    C.男女平等的理念

    D.对外交流频繁

  • 2、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用鼎明确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各地发展不平衡

    B.周王室实力强

    C.青铜铸造业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 3、距今约7 000,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山顶洞人

  • 4、“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时期

    A.诸侯争霸 B.纷纷变法 C.百家争鸣 D.商业繁荣

  •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商朝

    D.夏朝

  • 6、唐朝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工具,它"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种工具的用途是( )

    A.播种

    B.灌溉

    C.冶铁

    D.织布

  • 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B. 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C. 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8、下列文物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     

    A.社会生活丰富

    B.铸造技术高超

    C.雕塑技艺的精湛

    D.绘画艺术的精美

  • 9、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带有一定的夸张或神化成分。传说虽含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但不等于真实的历史。史实,则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史实就是历史上确定发生过的事。以下属于史实的是(     

    A.半坡人种植粟

    B.盘古开天地

    C.炎黄战蚩尤

    D.大禹治水

  • 10、六年前(2007年)418日上午,在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隆重举行了万众瞩目的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 B.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们之间进行过战争 D.曾经联合起来打败蚩尤

  • 11、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入抬进官,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的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A.蔡伦

    B.王莽

    C.韩信

    D.张道陵

  • 12、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 大禹   B. 李冰   C. 秦惠文王   D. 秦穆公

  • 1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 14、下列不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是

    A.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 颁布“推恩令”消弱王国势力

    C.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5、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统一的因素包括(     

    A.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B.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C.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D.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 16、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中属于张仲景的是(     

    A.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制成“麻沸散”

    D.创编“五禽戏”

  • 17、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未代君主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1600

     

    盘庚迁都牧野之战

     

     

    A.

    B. 纣王

    C. 文王

    D. 武王

  • 18、传说4000多年前,黄帝、炎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

  • 19、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南宋时期,被人们崇敬和怀念的著名抗金英雄是

    A.寇准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岳飞

  • 20、七彩云南风景优美,气候怡人。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是____,目前所知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 22、北宋商品经济非常繁荣,东京已打破了________ ___________分置的布局,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

     

  • 23、南北朝时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_______

  • 24、请仔细观察下边《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相关问题。

    (1)运河两端为A._____(地名)B._____(地名),运河四段分别为C段的_____、D段的_____、E段的_____和F段的_____

    (2).运河的历史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的交流。

  • 2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公元前209年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在___________(地点)起义,揭开了反秦大旗。

  • 26、杜甫的作品被称作(     )。

  • 27、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水稻。

  • 28、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_,以分知州权力。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

  • 29、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_____。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死后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她是_____。 

    (3)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的是_____。

    (4)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

    (5)蒙古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历史人物是_____。

    相关内容:A. 武则天  B. 文天祥   C. 杨坚  D.文成公主   E.铁木真

  • 30、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西晋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发生了“____”,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孟子 “礼治”

    荀子 “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治民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本册书学过的朝代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灰烬、兽骨和树籽等。

    (1)材料一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火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材料四  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4)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四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材料五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5)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