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苏无锡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马坝人博物馆 D.河姆波遗址博物馆

  • 2、最早记有“禅让”之事的是被儒家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尚书》,其中《尧典》中有“尧舜禅让”,《大禹谟》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A.“贤”与“能”

    B.部族领导能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取得的领地

  • 3、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南宋时期,被人们崇敬和怀念的著名抗金英雄是

    A.寇准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岳飞

  • 4、“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一,这里的“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A. 秦灭六国   B. “焚书坑儒”   C. 大泽乡起义   D. 蒙恬反击匈奴

  • 5、东汉中期以后,国家陷入混乱,政治黑暗的表现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外戚和丞相交替专权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 6、下列人物中有一位被秦始皇奉为自己的理论指导老师( )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韩非子

     

  • 7、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山顶洞人

    B. 元谋人

    C. 蓝田人

    D. 北京人

     

  • 8、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章。从史实来看

    A. ①②都正确   B. ①②都错误

    C. ①错误,②正确   D. ①正确,②错误

  • 9、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少数民族指的是(     

    A.匈奴

    B.氐族

    C.羌族

    D.鲜卑

  • 10、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原因是(  )

    A.拥有关中 B.废除苛法 C.重视人才 D.释放奴婢

  • 11、下列图片反映了魏晋时期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万国尽征成,烽火被冈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712-770年)在《垂老别》中所描绘的社会惨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隋的暴政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

  • 13、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时都注意减少大工程的兴建和用兵。文帝时,每三年才征发一次徭役。景帝时,将始役年龄推迟至二十岁。这些举措(     

    A.促使西汉治世局面的产生

    B.避免了汉初经济的衰败

    C.导致汉朝的人口迅速增长

    D.免除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 14、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阿倍仲麻吕是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B. 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建筑技术等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C. 《大唐西域记》是记叙大唐与日本交往史实的一部书

    D. 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被称为“遣唐使”

  • 15、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杨坚建立隋朝

    B.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大运河

    C.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D.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 16、“挖通大山,疏导河道,凿穿龙门……疏导三江五湖,使他们注入东海,以造福黔地(贵州)”下列事件与《吕氏春秋》这段记载有关的是

    A.大禹治水

    B.黄帝造舟

    C.王景治黄

    D.李冰修建都江堰

  • 17、根据中央的安排,三孩生育政策已于5月31日开始实施。有评论指出放开三胎,甚至全面放开,到鼓励生育,迟早都会来的。人口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末年

    C.乾降末年

    D.道光年间

  • 18、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

    A. 耧车   B. 水排   C. 牛耕   D. 辕犁

     

  • 19、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落后,到了东晋南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从未发生过战争 B.南方的土地比北方的多

    C.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 D.南方没有少数民族

  • 20、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B.汉化措施消除了民族隔阂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坚决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都   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22、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___________抗金,___________抗元。

  • 23、(湖南张家界中考)根据下图《战国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_

     

  • 24、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

  • 25、约公元前________年,禹建立了夏朝;公元前________年,嬴政建立秦朝。

  • 26、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汉朝早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7、张仲景:东汉名医,著有《____________》一书,他发展了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称为“______”。

  • 28、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 29、公元前119年,西汉大将卫青、________率领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

  • 30、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国力大大增强,这次变法史称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唐太宗这个历史人物后,把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与相关名言进行梳理,请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分类连线。

    用人          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重农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纳谏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民本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天下英雄入吾殻中矣

    民族关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举出三国的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各学派互相争论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受到打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该措施的建议者是谁?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