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天地同悲。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2、“成由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国家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下列皇帝中,具备节约美德的是( )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文帝 D. 汉武帝
3、下列关于我国早期国家发展更替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商—西周—夏—东周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东周—夏—西周
4、如下图所示是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A处为( )
A.西汉 B.西晋 C.三国 D.东晋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阪泉之战
D.牧野之战
6、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是
A.祖冲之
B.刘徽
C.郦道元
D.顾恺之
7、赵匡胤为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文臣担任地方官
B.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C.设大都督府
D.设太尉
8、下列与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措施无关的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合并州县
C.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D.建立刺史制度
9、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0、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11、春秋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
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金属货币广为流通
12、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
A. 洛阳白马寺
B. 嵩山少林寺
C. 拉萨大昭寺
D. 曲阜孔庙
13、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考察调研,“中医药”成为他此行考察中的一个关键词。“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 )
A.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方针
15、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轰而起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
A. 大搞建设 B. 大炼钢铁 C. 一大二公 D. 浮夸风
16、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17、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B. 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 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
D. 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
18、南朝政权更替的先后顺序
①宋②梁③陈④齐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 ③④
19、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
A.蒙恬
B.董仲舒
C.霍去病
D.苻坚
20、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 )
A.1966年10月16日
B.1964年10月16日
C.1966年11月16日
D.1964年11月16日
2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代表作有《如梦令》。曹雪芹创作的《_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2、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著名抗元将领______组织南宋余部顽强抵抗。
23、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24、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是____,目前所知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25、杰出的历史人物善于开创历史新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形成________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
(3)东汉初期统治者开创的盛世局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_____________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7、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______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______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
28、________统治时期西汉达到鼎盛。
29、在《辽、北宋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两个政权英文代号。
A 、辽 B、北宋
30、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形成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31、一组:人 物 言论或主张
A、孔 子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孟 子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孙 武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董仲舒 (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E、司马迁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组:人 物 成 果
A、扁 鹊 ( )麻沸散
B、华 伦 ( )望、闻、问、切四诊法
C、张 衡 ( )地动仪
D、王羲之 ( )圆周率
E、祖冲之 ( )《兰亭序》
32、根据下列提示倌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
(2)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家
(3)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4)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名医
3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样对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并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商君”是哪个历史人物?写出以上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薰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历史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中国古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有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你认为这些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