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隋文帝注重学识 | 科举制正式确立 |
B |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C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 导致地方藩镇割据 |
D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 |
A.A
B.B
C.C
D.D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
A.秦孝公
B.光武帝
C.汉高祖
D.秦王嬴政
4、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B.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
C.国家实行积极的农业政策
D.复种能大大增加粮食品种
5、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①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
②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
③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
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7、历史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无声的历史教科书。如图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它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请你说出它的距今年代
A.170万年 B.18000年 C.7000年 D.5000年
8、下列哪一文物不应该出现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
A.
B.
C.
D.
9、下列诗句,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苏湖熟,天下足”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10、下列古代盛世社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开元盛世 ③康乾盛世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11、学习历史需要归纳比较。在学习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后归纳总结其共同点,其中能入选的是( )
A.双方仍然在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辽和西夏每年都要缴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张飞仍鸡毛——有劲难使”“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歇和语都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请问该书的作者是( )
A. 罗贯中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汤显祖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要反对秦的暴政。”这个画面发生在( )
A.陈胜吴广起义中
B.长平之战中
C.巨鹿之战中
D.楚汉之争中
14、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说明科举制度的创立主要目的是
A.选拔人才
B.统一文化
C.注重门第出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5、春秋末期,先后北上争霸的长江下游的诸侯国是
A. 吴国、越国
B. 晋国、楚国
C. 齐国、秦国
D. 燕国、赵国
16、下图是秦朝为了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政治制度,它是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17、“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文中“贵国”指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18、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A.百家争鸣 B.楚汉之争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19、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以后, 他们改变了过去“掬(捧)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
A.贸易交流促进了文明进步
B.贸易改变了各国的饮食习惯
C.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D.瓷器在宋朝开始传入东南亚
20、周平王东迁后,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诸侯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这说明
A.周王室衰微
B.周平王改变了统治方式
C.分封制得到强化
D.社会整体上安定团结
21、________年,隋灭 __________,重新统一全国。
22、“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谚语是宋初某政策推行的结果,这一政策是(_____)
23、表现:(1)农业: 春秋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__ ,促进了农业上的_______,促进了生产力变革性的发展。为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条件(2)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24、杜甫的诗有“________”之称。
25、白的诗飘逸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的美誉;《____》出现于明朝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26、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1)东汉时期,宦官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日益普及。
(2)“医圣”张仲景写成《____________》一书,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7、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_____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古代工程。
(1)能起到防洪、灌溉、运输等作用并造福千秋的古代工程是﹣﹣ 。
(2)为保卫国家,抵御匈奴侵犯的古代工程是﹣﹣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
(2)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_____________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______ ,创作了悲剧《窦娥冤》。
30、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
31、连线
孟子 “礼治”
荀子 “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治民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
(2)作品《史记》的作者______。
(3)“书圣”指的是______。
(4)“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_____。
33、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时期。为此,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大汉王朝的兴盛”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汉朝盛世】
两汉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一时之间成震四海,号召寰宇,这与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
(1)历史上西汉与东汉都曾有辉煌的治世,使汉朝“威震四海,号召寰宇”。请你写出1个治世的名称。
【顶峰时代】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子,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雄才大略,革故鼎新,开疆拓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了最繁盛的顶峰时代。他在位50多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空缺的内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简表
政治 | 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实行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
经济 | 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②官营、专卖 |
思想 |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对外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科技文化】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辉煌的时代,它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又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有很大提高。
(4)汉代有哪些重大科技文化成就?请你举出其中的1例。
(5)综合上述材料,如果作为一个执政者,你认为应当具备怎样的治国理念,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