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
A.勉强自保 B.争夺霸权 C.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D.发展经济
2、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
A.历史的倒退
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生产力的下降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3、下列史实的发生,不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任用姚崇为宰相
C. 玄奘西去天竺 D.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4、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均畅通无阻
B.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
C.唐朝采取对外开放、兼容并包的政策
D.唐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尚武风气盛行
5、秦始皇的暴政统治遭到后世多方批评和谴责,但他制定的皇帝制度及其整合和规范的皇帝观念却被后世继承下来,如皇帝尊称为“圣上”“圣皇”,皇命称为“圣旨”“圣诏”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后世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
B.君权神授思想能解决君臣矛盾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皇帝制度及观念利于维护统治
6、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造反。汉武帝为解决这一困局
A.实行盐铁专卖
B.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C.颁布"推恩令"
D.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7、远古人类遗址位于北京附近的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8、下图是秦末到“文景之治”时期人口数量比较表,下列与“文景之治”期间人口变化无关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赋税徭役的减轻
C.严刑苛法的废除
D.盐铁官营、专卖
9、下列与秦末农民大起义不相符的是
A. 项羽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
B. 大泽乡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D.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指的是刘邦。
10、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1、孙中山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内容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这首诗里提到的“我先”是指( )
A.盘古
B.女娲
C.炎帝
D.黄帝
12、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
①欧阳询 ②颜真卿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西安文明网报道:《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于2016年7月21日在江苏卫视播出,林心如在剧中饰演的是传奇的光武帝妻子阴丽华,这个皇后据说是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后在刘秀一统天下时成了一代国后,光武帝统治时期实施的政策不包括( )
A.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B. 合并郡县,惩处贪官污吏
C. 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 D. 内迁少数民族,缓和民族矛盾
14、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巨变之中。“巨变”是指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5、我国古代有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A.《黄帝内经》
B.《兰亭集序》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6、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已经会使用火 B. 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 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 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17、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这一政治制度确立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8、相传大约4000年前,尧年老时,推举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任命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又让位于禹。历史上把这种制度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19、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是为了
A.防止国家分裂
B.加强军事力量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知州权力过大
20、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史实中,属于他的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置行省 D.开凿运河
21、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________》;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____”
22、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_________。
23、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士。
24、二、赤壁之战
1.原因:____年,曹操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经过:曹军与孙刘联军在____对峙。周瑜采用____打败曹军。
3.影响: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5、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________》;而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6、《________》是西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27、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8、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_____);明朝时(_____)(人物)率船队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9、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结合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对外关系的历史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8)请你谈谈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30、齐、楚、秦、燕、( )、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历史并非枯燥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载体 | 案例 |
诗歌 | 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 )”。 |
史著 |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历史巨著_______记述了历代政治、军事等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绘画 | 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 )(朝代)都城东京的社会风俗,为后人提供丰富的资料。 |
杂剧 |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作者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2)材料二中图一纪念币上是一位北宋词人,他对词的发展有什么突出贡献?元朝的戏曲空前发达,图二反映的内容是这一时期哪位杂剧作家的作品?
(3)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