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苏苏州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炎联蚩败统天下,种养车行屋建藩。教化群生兴社会,中华始祖拜轩辕。”该诗句歌颂了谁的主要功绩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皇帝

  • 2、与西汉相比,东汉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A.农民起义后建立的封建王朝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 3、观察下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一家争鸣

    C.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D.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飞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 5、东汉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的人口纷纷南迁,产生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南方人口大量外迁

    B.为江南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C.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D.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 6、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设通判一职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创立科举制

    D.削弱相权

  • 7、战国时期,位于最西面的一个诸侯国,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

  • 8、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顾恺之

    B.贾思勰

    C.钟繇

    D.祖冲之

  • 9、小明同学编写了历史课本剧《孔子》的以下台词,下列台词符合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B.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残害生命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D.要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 1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 11、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当时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 蕃坊

    B. 市舶司

    C. 蕃学

    D. 驿站

  • 12、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   

    A.青铜器种类多

    B.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C.礼乐制度完备

    D.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

  • 1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它们都定都在(       

    A.西安

    B.洛阳

    C.开封

    D.建康

  • 14、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他是

    A.刘徽

    B.钟繇

    C.顾恺之

    D.祖冲之

  • 15、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 16、“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历史人物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周瑜

  • 17、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 1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19、秋收起义后,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赣南根据地

    D.湘赣边根据地

  • 20、与秦末的农民战争相比较,东汉时期爆发的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广泛使用   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涿鹿之战后,各部落交流融合,形成   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

  • 22、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_____

  • 23、华佗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为“医圣”。

    错误: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

  • 24、战国时期出现的______局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 25、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 2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________”;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

  • 27、对后世楼房的出现提供启发的建筑是________

     

  • 28、原始农耕文化中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半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 29、如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请填写出图一、图二中的五个政权名称:

    A       B    C       D   E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历史行政机构名称。

    (1)元朝时期在台湾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朝时期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3)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

    请你将以下政权名称、建立者及都城,用线段正确地连接起来。

    政权的名称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元昊   开封

    西夏 赵匡胤   兴庆府

    北宋 阿保机 上京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再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916年,契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     

    改正:________

    (2)唐玄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改正:________

    (3)北宋时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改正:________

    (4)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改正: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   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二   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材料三   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   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属于什么学派?

    (2)材料二中的“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3)材料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属于哪个学派?

    (4)材料四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5)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历史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