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林长春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对“民族大交融”理解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

    B.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C.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

  • 2、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 3、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  )

    A.海上丝绸之路 B.丝绸之路

    C.滇缅公路 D.川藏公路

  • 4、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人们有廉价的纸张可用,与哪一位人物分不开(     

    A.蔡伦

    B.毕昇

    C.张衡

    D.祖冲之

  • 5、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用商鞅变法说明其认为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6、小张去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参观,在参观中,他不可能见到(     

    A.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B.精美的玉器和敲击乐器

    C.成套的青铜酒器和精美铜牌饰

    D.有关武王伐纣的遗迹

  • 7、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是(  )

    A. 大西 B. 大金 C. 大顺 D. 张楚

  • 8、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展开活动:“模仿北京人的一天生活”,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使用打制石器猎取食物

    B.使用磨制石器猎取食物

    C.会人工取火

    D.会缝制衣服

  • 9、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出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一位书法家的作品被当时人称赞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

    A. 钟繇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 10、“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须提前办理手续,最有可能去的机构是(       

    A.蕃坊

    B.市舶司

    C.蕃学

    D.知府衙门

  • 11、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 1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纪念的是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海军将领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葛云飞 D.谭嗣同

  • 13、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盘庚迁殷 B.西周建立 C.平王东迁 D.西周灭亡

  • 14、“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一境况,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

    B.大量征兵、催缴赋税

    C.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 15、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被统称为“南朝”。这四个王朝都定都于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平城

  • 16、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佗——推算出圆周率   B. 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

    C.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D. 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

  • 17、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六辅渠

     

  • 18、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代表“曹魏”政权区域的是(     

    A.A

    B.B

    C.C

    D.D

  • 19、孝文帝改革后,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许多百姓家里有胡床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 20、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所称赞的“秦王”指的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 22、西汉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东汉的建立者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 23、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________发展而来的。商朝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 24、隋炀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__,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__________

     

  • 25、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6、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秦国修建了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些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 27、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28、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1)1838年,道光帝派①(人名)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虎门销烟成为了②(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2)图二标志着③运动的爆发。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④。虽然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它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一章。

    (3)图三的起义爆发于⑤年,这场革命被称为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老子的著作是《________》,孔子是大思想家和______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 3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____的名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II 半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时代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水稻

    农耕时代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

    (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的国王-- ______ 。

    (2)汉武帝时期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 ______ 。

    (3)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 。

    (4)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______ 。

    (5)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______ 。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的政权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哪一遗址反映了夏朝的文明?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制度变革)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材料三  如图

    (4)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材料四  如图所示

    (5)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6)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