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明二者都( )
A.引发了文字狱
B.削弱了儒学地位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损害了国家统一
3、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殇殇,缅怀祖德,矢弗忘!国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他们都是黄皮肤
B. 他们是中国大陆的移民
C.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炎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 中国人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4、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A. 发现了圆周率
B. 编写《九章算术》
C. 推算圆周率
D. 书写《兰亭集序》
5、商朝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商朝青铜器中出土的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
6、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禽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A.①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
C.获得秦孝公的支持
D.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8、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始终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三幅图支持安阳是商周时期的古都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A.群居生活
B.氏族公社的生活
C.原始农耕生活
D.游牧生活
10、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主要活动在被称作“腹里”的中书省管辖的地方,今天的哪一地区是在“腹里”范围?
A.山东
B.浙江
C.陕西
D.河南
1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进身之阶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材料中作者认为儒学的发展( )
A.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吸收了道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与繁荣
D.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
12、下列诗句与唐玄宗后期的统治相关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3、在张家口市区西部群山之中,有一座山峰叫赐儿山。在山腰深处建有古云泉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是佛、道建在一处的寺庙。上部为道,下部为佛。我国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始于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A.西周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 )
A.约公元前21世纪早期
B.约公元前21世纪晚期
C.约公元前20世纪早期
D.约公元前20世纪晚期
15、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6、“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海、南海
B.辽东、临洮
C.灵渠、辽东
D.临洮、陇西
17、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出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君弱臣强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18、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形成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19、陈琳国在他的读书札记《西晋治世为何昙花一现》中说:“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下列历史事件对西晋“骤灭”有影响的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外戚专权
D.王莽篡权
20、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下人物与其创造发明关联错误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司马迁﹣﹣《史记》
C.华佗﹣﹣“麻沸散” D.张角——佛教
2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大运河是 朝 (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运河的中心是 ;北达 (今 );南至 (今 )。
(3)写出大运河四段的名称:A B C D____________
(4)A段沟通了 和 两大水系。(2分)
22、唐朝时期,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北宋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3、(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2)东晋的______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人文初祖是________
24、“声不能传于异地,面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也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其中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_________。
25、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_____
26、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7、在约__________年,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28、忽必烈完成全国统一前,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______________。
29、_____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明朝时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0、淝水之战的影响:
①对前秦的影响:淝水之战以后______很快土崩瓦解,______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②对东晋的影响: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______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1、孔子 道家 仁者爱人
老子 儒家 无为而治
墨子 法家 兼爱非攻
韩非 墨家 以法治国
孙武 兵家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32、列举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和六部名称。
33、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难舍难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
材料二: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
——摘自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937-1945》
(2)依据材料二回答,抗战爆发后为什么会停止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战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3)依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