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初的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鼓励生产 B.发展经济 C.巩固统治 D.无为而治
2、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3、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依序的军事政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大泽乡 B.陈县 C.咸阳 D.巨鹿
5、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型即唐玄奘。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是现在的
A. 中国广州
B. 中国北京
C. 中国新疆
D. 中国西安
6、陆游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北伐中原,结束三国鼎立
B.收复河山,渴望国家统一
C.忧国忧民,同情人民疾苦
D.仗义执言,揭露统治腐朽
7、在近代中国,你认为要实现国家和人民富强的前提是
A.进行实业救国 B.进行制度改革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8、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非攻”。这一学派应是( )
A.儒家
B.道
C.墨家
D.法家
9、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今年的祭拜主题延续了以往的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轩辕帝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10、“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反映元朝( )
A.政令传达迅速
B.重视科技创新
C.海外贸易发达
D.中央集权衰落
11、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开凿灵渠
B.修筑长城
C.治理黄河
D.修筑都江堰
1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半坡遗址中发现有公共墓地,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木结构水井。这表明当时( )
A.城市已经开始出现
B.开始养殖家禽家畜
C.国家形态已经产生
D.农业聚落初步形成
13、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A.规定严明军纪
B.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C.严禁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4、如下图反映了中国南方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经济重心南移,①应该是( )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5、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6、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凝聚社会力量,抗击新冠肺炎。下列中国古代皇帝中体现关注民生的有( )
①唐太宗②隋炀帝③武则天④唐玄宗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在某问答节目中,小华看到一道题: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请从以下答案中为他选择一个最准确的( )
A. 楚 B. 韩 C. 齐 D. 晋
18、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这一做法反映了汉文帝( )
A.监视地方官吏
B.提倡勤俭治国
C.控制豪强地主
D.废除严刑苛法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锅米饭,一碗白粥,一碟小菜,尽显潮汕人的日常饮食习惯。米饭,永远都是南方人餐桌最令人“踏实和满足”的主角。下列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0、继秦之后,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建立了,它的建立者是(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刘彻
21、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________”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
22、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3、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
②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_____”。
③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24、请把下面的朝代代码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在适当的位置中,完成一幅本学期的朝代列图。
A 元朝 B 唐朝 C 北宋 D 隋朝
25、《____》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26、夏启继承了禹的位置,标志着____________。夏朝建立了_________制定了______,设置_____,还制定了_______,称为________。
27、916年,-----------------------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政权。
28、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
29、填空题。
(1)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3)宋朝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旅店在当时叫 。当时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30、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
31、将下列尊称前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A画圣 杜甫( )
B诗仙 孙思邈( )
C药王 吴道子( )
D诗圣 赵匡胤( )
E宋祖 李白( )
32、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材料二:
材料三:
(2)阅读材料二地图,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元朝设立的管理现在的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回答,谁的发明和推广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四: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间可就。
(4)材料四中所记载的科技成就是谁发明的?
材料五: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5)从材料五中可以看出,指南针已经使用于哪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