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市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见下图)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外戚宦官专政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侯王
D.淝水之战爆发
3、下图人物创立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4、下列组图可以用来说明( )
A.东汉的强大
B.东汉的灭亡
C.东汉的兴衰
D.东汉的建筑
5、在我国远古时代,经常发生很大的水患,造成巨大灾难。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这个人物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早期国家的建立
7、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表明设置台湾府有助于( )
A.发展农业生产
B.巩固东南海防
C.实行对外扩张
D.赶走荷兰殖民者
8、据《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统计,两宋时期,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方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宋代有水利工程1043项,其中北方仅78项。这一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B.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9、《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 行中书省
B. 中书省
C. 三司
D. 宣政院
10、秦始皇的建国治国方略突出反映了下列哪一派别的主张(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繁重的徭役 B.统一度量衡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12、七年级(178)班的同学们想要编演一部《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他当上皇帝以后,次年改年号为“开元”
B. 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C. 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进士科最重要
D. 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13、下面方框中的内容是某一同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摘抄的笔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主题∶内容∶双方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每年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影响∶结束长达10余年战争状态,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A.唐蕃会盟
B.宋夏议和
C.渲渊之盟
D.宋金和议
14、史称西夏的政权是由历史上的党项族所建,关于党项族及其政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唐朝时,党项族已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B. 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西安
C.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D. 西夏政权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并创制了西夏文字
15、2022年4月5日上午,清明公祭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本次公祭典礼以线上举办为主,综合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四海同钦,缅怀初祖”的氛围。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尧和舜
B.炎帝和黄帝
C.黄帝和蚩尤
D.舜和禹
16、在高明区某中学七年级举行的历史故事大会上,某位选手抽到一组词语“霸王别姬、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和这些词语有关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垓下之战 D.赤壁之战
17、“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寓意可以在以下哪本著作里寻找到
A.《诗经》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8、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9、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B.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摆脱不良的社会风气
20、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它”是
A.昆曲
B.唐诗
C.宋词
D.元杂剧
21、西汉的建立者是________,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________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2、 隋朝大运河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
23、填空题
(1)东汉时期 (人名)改进造纸工艺。 (人名)独创了楷书书法,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东到辽东。
(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____;东晋画家____代表作《洛神赋图》。
24、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或时代。
A→商朝→B→春秋→C→秦朝→D→新朝→东汉→E→两晋→F
25、贞观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宋太祖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
26、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_____)。
27、唐朝后期,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狂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______,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______帝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29、清朝雍正设立的____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清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____”。
30、光武帝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31、( )杜甫 A.领导抗倭战争
( )朱温 B.“诗圣”
( )铁木真 C.《农政全书》的作者
( )戚继光 D.“成吉思汗”
( )徐光启 E.后梁政权的建立者
32、完善科举制的三为皇帝
五.材料分析题(7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材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请回答:
(1)商鞅变法是发生在什么时期?(不是回答具体的时间)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
(2)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4)假如你是当时的奴隶主旧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根据材料指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