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的人物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他是( )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2、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该现象( )
A.是安史之乱的结果
B.受澶渊之盟的影响
C.表明宋代重文轻武
D.导致两宋偏安一隅
3、标志着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B.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4、宋朝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D.美观
5、“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哪个人物的思想?( )
A.庄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6、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时期中外交往这一主题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鉴真盲目行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8、明朝时,下列哪些省份的商人带有重金,从事贸易活动,形成著名的商帮
A. 山东和河北
B. 北京和南京
C. 陕西和河南
D. 山西和安徽
9、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0、某位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自豪的说:“他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据此判断该历史老师姓
A.夏
B.商
C.周
D.秦
1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统一货币 B.秦统一文字 C.秦统一尺寸 D.齐统一文字
1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
A.洛阳、涿郡
B.余杭、长安
C.洛阳、长安
D.余杭、涿郡
13、从文学作品中学习历史。“运用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铲除邪 恶势力的愿望”。这一描述符合下列哪部作品的特点( )
A.《资治通鉴》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志通俗演义》
14、有人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子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下列思想属于墨子的是
A. “无为而治” B. “兼爱”“非攻”
C. 实行“法治” D. “仁”和“德治”
15、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实行分封制
16、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写道:“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史实可以说明这一认识的是( )
A.李白的诗歌
B.曲辕犁的发明
C.曹雪芹的《红楼梦》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7、《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大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阿房宫
D.长城
1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人对大运河历史作用的评价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 沟通南北交通
B. 巩固对隋朝的统治
C.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 促进南北民族融合
19、下列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国家分裂与科技进步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政权分立与经济发展
2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1、周口店__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2、根据下列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一,唐朝都城___________,布局严整,市、_________分明,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2)图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它的出现,反映了宋代___________业的繁荣。
(3)图三,这位人物是____________,她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4)图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__________”
23、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
24、隋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为后世的强感定了坚实的基础。
(1)________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2)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5、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______,简称“行省”。
26、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27、《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张仲景写成的《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8、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______,其建立者为______。
29、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是最早种植__________的国家。
30、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31、连线
朝代 开国君主
(1) 隋朝 A 李渊
(2) 唐朝 B 杨坚
(3) 北宋 C 耶律阿保机
(4) 辽 D 赵匡胤
(5) 西夏 E 赵构
(6) 南宋 F 元昊
32、列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四例。
33、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B点所代表的国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在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与陆地相对应的海上还有一条航线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