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黑龙江七台河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B

    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固体变成红色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A.A

    B.B

    C.C

    D.D

  • 2、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4、为了区别酱油和食醋,小光提出:“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 5、含碳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含碳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大理石

    C.干冰

    D.天然气

    (2). 下列CO2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

    B.人工降雨

    C.制造纯碱

    D.作气体肥料

    (3). 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构成分子相同

    D.都是有毒气体

    (4).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CO2的质量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

  • 6、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大理石

    C.滴加石蕊试液

    D.加热碳酸溶液

  •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 8、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公共场所洗手池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 9、如图为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牌矿泉水成分()

    偏硅酸()   25-55

    K+       1.0-3.0

    Ca2+     35-55

    Cl-       13-25

    A.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B.其中K+、Cl-均为金属阳离子

    C.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其成分是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的

  •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KMnO4

    B.H2O2

    C.CO2

    D.液态空气

  • 11、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   熟石灰   消石灰

    B.冰   干冰   可燃冰

    C.烧碱     苛性钠       火碱

    D.纯碱     苏打     碳酸氢钠

  • 12、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由16个原子构成

    B.间苯二胺含有

    C.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1

  • 13、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40℃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甲大于乙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D.2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

  • 14、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纯净的河水       ③液氧       ④糖水       ⑤雨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④⑤

  • 15、螺蛳粉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具有一股特殊的酸辣味,让人闻香止步。从分子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16、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为78%

    B.四种物质中甲、丙、丁由分子构成,乙由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 1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其中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钠制玻璃

    B.用大理石作华表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D.锰钢用于钢轨

  • 18、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氢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氯化钠、甲烷、水银

    D.洁净的空气、硫酸铜、液氧

  • 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故化学变化一定会有热量放出

    C.蜡烛、硫粉、氢气等燃烧有火焰产生,故可燃物燃烧一定产生火焰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20、下表中的物质、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化学式

    用途

    A

    氧气

    O2

    光合作用原料

    B

    干冰

    H2O

    可作制冷剂

    C

    甲烷

    CH4

    可作燃料

    D

    氮气

    He2

    填充飞艇

    A.A

    B.B

    C.C

    D.D

  • 21、磷酸奥司他韦具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其化学式为C16H31N2O8P。下列有关磷酸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磷酸奥司他韦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31:2

    C.磷酸奥司他韦由58个原子构成

    D.磷酸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22、图1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按图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t2℃时,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3和NaCl溶液

    C.“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

    D.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m(KNO3)>m(NaCl)

  • 23、下列灭火措施对应的灭火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灭火措施

    灭火原理

    A

    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着的家具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将蜡烛吹灭

    隔绝空气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

    移除可燃物

    A.A

    B.B

    C.C

    D.D

  • 24、下列从微观角度解释“水沸腾”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 25、已知一种碳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6

    B.2

    C.8

    D.14

  • 26、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将暗紫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把红热的银白色的金属细丝C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试回答:

    (1)写出AD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有关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通电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2此实验说明水由    元素组成。

     

  • 29、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

    (1)自来水厂净水通常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作絮凝剂。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具体名称,下同)。

    ②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

  • 30、某同学把4g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生成SO2的质量(g)

    6

    8

    8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_g;

    (3)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__________。(填“是”或“否”)

  • 31、化学基础与常识

    (1)为了全民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低碳”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3)井水是我市农村的主要生活水源,井水一般为硬水且硬度较高。在生活中一般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天然气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燃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 32、根据①木炭、②红磷、③铁、④硫四种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请填空:

    (1)能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______;(填物质名称,下同)

    (2)产生浓厚白烟的是______

    (3)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

  • 3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食盐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从成分上看,食盐中除含NaCl外还有KIO3,其中KIO3的作用是_____KIO3中碘元素(I)的化合价是_____,食用时勿长时间加热,原因是碘酸钾受热会分解:2KIO33O2 + 2RR的化学式是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3)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任写一条)。

    5)铝合金比纯铝有更广泛的应用,是因为铝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如_____ (写出 1 条即可)。

  • 3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一氧化碳 ②活性炭 ③氖气 ④稀硫酸 ⑤金刚石 ⑥石油,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填序号 ):

    (1)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_ ;.

    (2)填充于试电笔的灯管中,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

    (3)属于化石燃料是________

  • 3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从微观上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

    (2)检验某井水是否为硬水:取样滴加肥皂水,搅拌后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水样是硬水。

    (3)将自来水制成纯净水的一种方法:________

    (4)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②40℃时,12.5 g该物质投入50 g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若要使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再加入_______g该物质。

    (5)高温条件下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①钛合金   ②氮气   ③干冰   ④甲烷   ⑤红磷

    (1)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2)用于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

    (3)用于制人造骨骼的是_______

    (4)用于作燃料的是_______

    (5)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_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的是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将CO2CO(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开活塞a,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 38、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及下列仪器和相关用品。

    (1)请选择可以制取气体装置所需的仪器_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若要收集较纯净该气体所用的收集方法______,该方法判断收集满时的现象______,瓶中能收集到该气体是因为反应生成气体,使瓶内______,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中收集满气体。

    (3)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______,利用题中所给仪器和药品就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其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氧化铝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________

    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得出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_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铝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_________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 40、将一只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浓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