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填空:
I.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1)①CO2________;②H2O________;③HClO________;④NaOH________;⑤Na2O2________;⑥NH4Cl________;⑦CCl4________。
Ⅱ.有下列物质:①O2、②CO2、③NH3、④Na2O、⑤Na2O2、⑥NaOH、⑦CaBr2、⑧H2O2、⑨NH4Cl、⑩HBr。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只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3)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4)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5)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1)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②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3)②、③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⑤、⑥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依次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请回答:
(1)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试管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保存含Fe2+的溶液时,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溶液是否变质,应采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将硝酸表现出的性质填在下列各反应操作或现象后: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1)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___。
(2)常温下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HNO3__。
(3)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色__。
6、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H2O2②Na2O2③CO2④Ne⑤MgC12⑥NaOH⑦O2。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不含有任何化学键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3)与 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
(4)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_。
7、现有三种短周期元素:①H;②Na;③Cl。
(1)②的单质在③的单质中燃烧,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①与③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8、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
(2)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
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
与
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
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当铜表面析出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_
电子
10、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H |
| ① | |||||
|
|
| ② | ③ | O | ④ |
|
⑤ |
| ⑥ | ⑦ |
| ⑧ | ⑨ |
|
(1)元素①~⑨形成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化学式)。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⑥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③、⑨和H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的盐,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⑤、⑧按原子个数比2: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可证明②和⑦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酸性溶液中,②的简单氢化物与O2组成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1 | ① |
| |||||
2 | ② |
|
|
|
|
| ⑤ |
3 | ③ |
|
|
|
|
| ⑥ |
4 | ④ |
|
|
|
|
| ⑦ |
(1)表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非金属性最强;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金属性最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运用滴定法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①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
检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排除气泡 E.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F.记录起始读数
②滴定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着__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④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则滴定终点的读数为____mL。
(2)常温下,用0.1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mol/L HCl溶液和20.00 mL0.1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___ mL。
③D点对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请计算 68.4g 蔗糖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______。
(2)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请计算用 684g 蔗糖为原料制取葡萄糖,并由葡萄糖完全转化为酒精,生成酒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______。
14、传统的生物脱氮主要包括有氧条件下的硝化反应过程和缺氧环境下的反硝化反应过程,其工艺如下图所示。硝化过程中,先后被氧化为
和
。
硝化过程中会使溶液酸度提高,需要加入NaHCO3进行中和;反硝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碳源(甲醇等有机物)将硝化反应中生成的
和
还原为N2,如:5CH3OH +6
= 3N2↑+5CO2+7H2O+6OH-
(1)请写出硝化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若1mol继续被氧化为
,需消耗O2____L。(标准状况)
(3)现在很多国家采用半硝化工艺(ANAMMOX) ,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厌氧氨氧化时与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若采用该方法,请判断是否需要加入碳源(甲醇),并简述理由______。
(4)研究发现,脱氮工艺常会产生一种温室气体N2O,目前普遍认为形成于硝化阶段,则生成N2O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15、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 H元素除外)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 。
(3)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近年来,镁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军事等产业中应用迅猛发展。
①写出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某研究性小组探究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刚开始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镁条作负极;但随后很快指针向右偏转。开始阶段,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随后阶段,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