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徽马鞍山2025届初一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B. 我,一个莘莘学子,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爱学习的心。

    C.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D. 美国在南海炫耀武力的行径,再次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周,重庆一中教师做客大渝网“2017初升高学科圆桌会•语文”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为初三学子提出了几条宝贵的意见。

    B. 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会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追求。

    C. 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

    D. 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

     

  • 3、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的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

    A.既箭无虚发,射得准,又刚劲有力,射得远

    B.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C.既箭无虚发,射得远,又刚劲有力,射得准

    D.既刚劲有力,射得准,又箭无虚发,射得远

  •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浮光掠影的信息社会,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B季羡林这位于人生路上探骊得珠的耄耋老人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关切,平淡之中蕴藏着珍奇,朴实之中透露着雍容。

    C美国政府似乎认为,二战以后干涉别国内政屡遭失败的事实不足为训,仍然在世界上四处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D她原本近视得很厉害,做完激光手术,她拥有了一双明眸善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三省吾身/

    B. 先君子来室中坐,之/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 而笑曰/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D. 至使久而即乎其/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2请用3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用原文回答),并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以下是重庆市某中学学生做的一次关于“车窗抛物”的综合性学习调查,请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材料二:重庆高速交警二大队调查得知,3月18日上午,在重庆渝北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小轿车,途经成渝高速前往成都方向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

    材料三:3月23日下午4时许,重庆市新溉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渝 BXXX”的黑色丰田车,在新溉路靠近龙头寺公园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和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渝北区回兴路段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材料四:重庆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略显无奈地表示。

    (1)阅读上面四则材料,分析“车窗抛物”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中出现的“车窗抛物”屡禁不止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广大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重庆高速交警准备向社会征集一些有关杜绝随意车窗抛物的宣传标语,请你也为他们拟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班准备周二下午三点在班级教室开展一次以“拒绝车窗抛物,彰显乘车美德”为主题的班会课,作为班长,你准备电话邀请竺春璋警官来学校参与此次活动,并做一个有关车窗抛物危害的主题报告,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望岳》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5)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无坚不摧的“水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高压水射流来切割材料的技术,这种高压水射流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

    “水刀”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一般来说,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动铅笔芯的直径还要细一些,水从出口喷出时的压强非常大,相当于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使被加工受冲击的的部位在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切割工件的目的。

    “水刀”的性能优越,“水刀”几乎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无论是工字钢、装甲板还是防弹玻璃,都可以被“水刀”随心所欲地切削。用“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也没有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还能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水刀”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都可以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使用“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水刀”的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水刀”具有不是刀却胜于刀的特点,因此在采矿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在坚硬的岩石上打眼,还可以用来破碎岩石。在南非,工人利用“水刀”在地下几千米的金矿中切割石英岩壁上的矿块。我国有些煤矿使用了一种“水刀”采煤机,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来采煤,效果非常理想。由于“水刀”切割不会产生火花,不存在使气体燃烧而发生爆炸的隐患,因此可以代替常规的爆破方式。由于“水刀”切割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因此在制鞋工业中,用它来切割鞋片,快速又省力。它可同时切割四层泡沫塑料而不走样,还能节省10%-15%的材料。此外,“水刀”在造纸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工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刀”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它将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1】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材料】日本东京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科学家曾用“水刀”在家兔身上做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肝、肾和其它器官的手术。虽然动物实验距人体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用“水刀”为病人做手术也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现在,加拿大的医生就常用类似“水刀”的工具做骨切开手术,效果很好。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风车里的故事

    朱敏江

    ①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一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

    ②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 记忆,却无法带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印象藏在左心房最柔软之处。

    ③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家乡的风车是由木头制成,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 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迹,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星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米和稻谷等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星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

    ④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 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

    ⑤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 一些秕谷,还夹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粉墨登场了。

    ⑥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 瞬间就有一股风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 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 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 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重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 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落地面。

    ⑦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 将锥顶推翻,并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

    ⑧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 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畚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就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

    ⑨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

    ⑩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的精灵 女孩,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不一会儿,地面就银白一片,犹如进入银装素襄的世界。

    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让风车少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了风车。

    风车虽已远离繁华,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当大雪纷飞之时,麦壳从风车口飘然而出仿佛雪花飞舞的景象,恍如就在眼前。

    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光下那一个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不但写出了木制风车造型优美的特点,而且也介绍了木制风车的工作原理。

    B. 风车好玩,给儿子带来了快乐,于“我”却是一段不曾忘却的美好时光。

    C. 小孩子玩风车会肚子疼的情节说明那时的人们缺少知识,欺骗孩子。

    D. 文章第段的叙述表达了“我”对风车已逝的惋惜。

    2文章依据时段着重写了关于风车的几个故事,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人物

    情节

    ___

    “我”

    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其他孩子摇风车

    稍大些

    “我”

    ②  __________

    邻家小妹妹

    风车扇麦子的情形引来邻家妹妹拍手称赞

    人们外出谋

    生时

    当地人

    ③  __________

     

     

    3赏析句子。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2)赏析第⑩中加点词语。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文章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内容的理解。

  • 11、晶莹的瞬间

    ①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琴声徐缓,如歌如诉,尽管优美,但谁也不能否认蕴藏在这歌声中的忧伤,这淡淡的美丽的忧伤轻轻扣击着听者的心情,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引动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②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③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园的我,告别父亲,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下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时望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女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色,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静入睡,即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 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④就在我渲染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作者听完肖邦的钢琴曲后心情很忧伤压抑。

    B. 本文主要运用了插叙,回忆了很多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我邂逅一个小姑娘的故事。

    C. 文章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第一次是为了具体表现小姑娘的天真乐观;第二次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予我深远的影响。

    D. 开头和结尾都出现钢琴曲,钢琴曲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第③段中,我遇到小姑娘后心理情感发生了变化,说说是如何变化的?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赏析“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2)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鲁迅《雪》)

    本文第二段与链接材料中都有对“雪”的描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它们各自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亮的,就很美好。太阳是明亮的;照在草地上的月光是明亮的;宽敞的教室是明亮的;温暖智慧的目光是明亮的;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明亮的……“明亮”这个词还能给你哪些联想?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扣题作文。

    明亮的________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