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徽安庆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C.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十能之,己千之;人一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准确测定珠峰高程,所以测量登山队在珠峰周边设了6个交会点位。

    B.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而且是家庭私事。

    C.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我们必须做好疫苗研发工作,加快新冠疫苗研发进程。

    D.董事长在会议上一再强调,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 3、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包括座右铭、墓志铭、居室铭。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编纂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是明代学者、文学家。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附近很远的地方。

    B.老村长带领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

    C.一些商店挂出了“衣冠不整禁入”的牌子。

    D.坚持原则是对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海浩瀚,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耐人寻味

    B. 敌人表面上耀武扬威,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C. 未来在他眼里,就如同飞船前面那氤氲不定的黑暗,不可捉摸

    D. 他为了找寻失散的孩子,走遍了天涯海角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立(chù)   育() 污huì为人知(xiǎn

    B.dào)   古(héng午(shǎng) 白雪皑皑ái

    C.如(赘(léi溅(bìng)   盘卧龙(qiú

    D.shì)   字tiè)   热(chì) 忧心忡忡chōng

  • 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元(xūn)       (qìng)       (kàn)        恶(zèng)

    B.呜(yàn)       溅(bèng)       (dùn)       (guǎ)

    C.古(gèn)       (qì)          (tiē)          热(chì)

    D.醒(wù)        问(jié)        佩(qīng)       果(shuò)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傅永发愤读书

    李延寿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青州入魏/以为大有所益

    B.洪仲深让而不为报/久,目似瞑

    C.二十余/元方时七岁

    D.有友人之书而不能答/蒙论议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有 气 干 拳 勇 过 人 能 手 执 马 鞍 倒 立 驰 骋

    【3】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⑥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 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

    B.第⑥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

    C.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D.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2】第③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本文第段画波浪线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使用了相同的插叙写法,请比较它们在写作意图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课文《紫藤萝瀑布》)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文革的大风暴来了,还见了一次给他贴的大字报,幸而这有如阵风阵雨,不到片刻就过去。但交往总是不便了,何况其时我更是自顾不暇。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知道老人幸得安居,食住如旧,也就放了心。其时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干校结业,因为妻室是有两只手,仍在城里吃闲饭的人,所以没有返城居住的权利,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这几段话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德?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

    2为什么作者说“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3写吕叔湘先生说自己以后写文章不敢太草率,有何用意?

    4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是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半命题作文

    总有一个心愿没有实现,总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那么现在,请你发出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