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840年
| 1870年
| 1900年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22%
| 14.8%
| 8.4%
|
A. 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 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B. 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A. 古代希腊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4、“火烧连营”、“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这些典故反映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八王之乱”
5、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不包括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
D.造成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
6、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使美洲流失了大量劳动力
C. 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 使非洲经济加速发展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全球开始统一”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理性主义的传播
D.西欧城市的兴起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大化改新
9、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10、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11、“到他们那个时代为止,古罗马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工程师”。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遗址是( )
A.
B.
C.
D.
12、某校历史组举办了绘制中世纪庄园漫画的活动,同学们在漫画中加入了对庄园的简介,下列简介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内部土地分为自营地、份地和共用地
B.庄园的居民是领主的佃户,他们没有自由
C.佃户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D.庄园的领主可以随意的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
13、“两弹功臣,……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领跑者;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以上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应献给
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14、如果想了解阿拉伯社会的状况,你会选择下列哪部著作?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哈姆雷特》
15、汉武帝初年,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措施是:
A. 直接分封大大小小的诸侯 B. 允许诸侯王再分封,建立小诸侯国
C. 收分封诸侯王的权力归于中央 D. 武力平藩
16、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
A.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D.使它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7、1939年—1945年的德国、国内劳动力奇缺,在兵工厂中,老人和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德国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 B. 德国已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
C. 德国积极扩军发动世界大战 D. 德国遭到巴黎和会严厉制裁
18、日本《五条誓文》记载:“……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最能体现该要求的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倡“文明开化” C.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19、近现代以来,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世界的面貌。下列有关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18世纪中期,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③美国人福特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开始破裂,这是由于
A.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界团的形成 B.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D.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21、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国父”______带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最终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战结束后,印度人民在______领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3、19世纪中期,___________严重阻碍了俄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
25、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____________成长起来,有些贵族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被称为________。
26、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统治权实际上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上。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27、1487年,迪亚士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____;1519年,______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28、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是______。
29、【殖民扩张·血腥残酷】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也有助于逐渐形成_________,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0、从________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______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32、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期。在欧洲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地理大发现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4世纪,欧洲出现的这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核心精神是什么?
(2)这场运动中出现的“美术三杰”除了达·芬奇还有哪两位?
(3)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哪一事件?
(4)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5)以上两个事件对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起到了什么作用?
33、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亚洲先人们很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之后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记录着亚洲先人们和平交往、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试举两例加以说明。除了和平往来,暴力冲突客观上也促进文明交融,请举一事例并予以说明。
(2)首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开始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列举一例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
(4)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庄园图解(如图)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上册》
材料二:从庄园制度向租佃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五件重要的事情:一、土地资源成为真正的私产。二、土地的耕种者获得了自由,从而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三、农业生产不再满足庄园主和庄园成员需要为目的,加入了商品流动大潮。四、农民获得了向城市移民的权利,农村人口开始急剧涌向城市。五、农民摆脱了受封建主保护的桎梏,转由国家的法律制度保护,开始向近代社会靠拢。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上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发现当时庄园有哪些基础建筑和设施?请你猜测有哪些人居住在庄园中?当时的庄园有何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