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2、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3、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4、如图所示,护士在帮小李抽血前,先用橡皮软带绑住他的手臂上端,此时,橡皮软带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会因此浮现而利于抽血,使得血液回心脏的( )而受阻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室
D.右心房
5、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6、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7、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8、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下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
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
D.种子在 25℃时比 18℃更容易萌发
9、在木本植物的树干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A.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C.韧皮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D.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10、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1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共同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导管、人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肺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12、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13、一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 )
A.实验组
B.重复组
C.对照组
D.无关变量组
14、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16、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1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内都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有光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8、肌肉注射先锋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先锋霉素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9、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20、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21、青春期的身体三个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____、传播途径和____三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____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2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了有规律的反应,就叫______。
24、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结构基础是什么?
25、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问
(1)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 B代表_________, C代表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E代表_________。
(2)完成一个反射除了要有以上完整的五部分外,还要有
(3)膝跳反射属于反射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射,该反射完成的中枢在_______,复杂反射完成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
26、人体的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肝分泌的______。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______和______。
27、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 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______。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对血液的______作用以形成原尿,以及肾小管对原尿的______作用以形成尿液。
28、若血液从较粗的血管流向较细的分支血管,则这种较粗的血管是___________;若血液从较细的分支血管流向较粗的血管,则这种较粗的血管是___________。
29、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图,请填出序号所指结构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0、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时,进行了三组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 管中不搅拌。 请回答:
(1)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 ② 和______ 作对照。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_________都有关系
(3)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______必要(填“有”或“没有”)。
31、请将细胞中下列结构与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线粒体 A、动力车间
细胞膜 B、内含遗传物质
细胞核 C、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 D、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32、放线菌是一种具有放射状分枝的丝状体。(______)
33、每年的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由于我国青步年近视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刻不容缓。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中[_____]_____变大。
(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______。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屡 D、大脑应层、视网膜
(3)青少年应注意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过度疲劳引起_____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就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应如何预防近视?_______(写出两种措施即可)。
(4)有人患了夜盲症,这可能与体内缺乏维生素______有关。
34、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营养物质淀粉在[1]_____开始被消化。
(3)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_____(填序号),它能分泌。
(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_____]_____,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它的内表面具有_____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_____,仅由一层构成。
(5)端午节吃粽子,大家其乐融融,请你说说粽子中的糯米和花生被人吃进体内后,糯米和花生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_____→③→⑤→_____→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