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ABA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晶莹的(__________) 弯弯的(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十+买=卖
虫+圭=(_____________)
米+子=(_____________)
白+水=(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4、根据课文填空。
此时,田野里一片( )。阳光( )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有( )的睡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 )了。冬天来了, ( )和( )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是啊,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 )!它整天( ),嘀嘀咕咕。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天鹅呀(_____)
2.汽车缓缓地向前开去(______)
3.你今天吃早饭吗(______)
4.上课铃响了(______)同学们恋恋不舍地走进教室(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fèn dòu tái wān yǒu yì rén mín hàn zú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千人糕和平常吃的糕不一样。(______)
【2】普通的糕因为包含了很多人的劳动,所以叫千人糕。(_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______)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天然的“指南针”。(______)
3.《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 (______)
4.“千人糕”得名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劳动才能做成。 (______)
5.老牛不想帮小马过河,所以才说水很深。 (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秋季的早上荷塘的美景。(____)
(2)《绝句》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_____)
10、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力气总算没白费”和“天上有一朵白云”的“白”的意思相同。(______)
(3)带“冫”的字和冰冷有关,带“氵”的字和水有关。(______)
(4)“微笑、明亮、洞穴、窄小”这些词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______)
11、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到哪儿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也找不着了。就这样,贝贝一回家,总要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妈妈问:“你怎么能天天丢东西呢?”
贝贝皱着眉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你要想办法,让铅笔、橡皮有一个家。”
贝贝眨眨眼,是啊,文具盒不就是铅笔和橡皮的家吗?她低下头,不做声了。
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前,贝贝总要检查一下,看看铅笔、橡皮是不是放进了文具盒,是不是都回家了。她的铅笔、橡皮也就总能找得到了。
【1】文中哪些句子说明贝贝改正了缺点?用“-----”画出。
【2】橡皮、铅笔的家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3分)
(2)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 ”在文中画下来。 (3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画上“﹏﹏”。(4分)
(4)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请写下来。(5分)
13、“思”与“做”
文中“我喜欢”一共出现了 次。第一次“我”喜欢 ,第二次“我”喜欢 ,第三次“我”喜欢 ,第四次“我”喜欢 。
14、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1.这段有共( )句话。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纤夫们笑了,一边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纤夫们“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上”小猴
“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chán),时间一长,大家都叫他“马上”小猴。
“小猴,快给弟弟摘个桃。”猴妈妈说。
“①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可是在草地上的身体却一动也不动。
这时,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好从他眼前飞过,一向喜欢蝴蝶的他欢叫起来“妈妈,快帮我抓住蝴蝶!”
猴妈妈想了一下,应道:“②好,马上。”可手却没有抬。
眼看着蝴蝶扑扇了几下翅膀,得意扬扬地远远飞去,小猴气得在地上打滚。不知怎么的,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痛,原来压在了一只刺猬身上。他急得直喊:“妈妈,快,快把刺猬抓走!”
“③好,马上。”猴妈妈口上答应着,却坐着不动。小猴“妈啊,妈啊”地叫着,眼泪直流。猴妈妈这才起身,帮他取下了刺猬。
妈妈对他说:“孩子,答应别人的事要马上去做,光说不做是不行的。”从此,小猴再也不说“马上”这个口头禅了。
【1】大家一开始为什么叫小猴“‘马上’小猴”?用“﹏﹏﹏”画出来。
【2】短文中出现了三次“好,马上”这句话,认真读短文,完成表格。
说的话 | 谁说的 |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
①好,马上 | (_____) | 妈妈让小猴给弟弟(摘桃子) |
②好,马上 | 妈妈 | 小猴让妈妈帮他(_____) |
③好,马上 | (_____) | 小猴让妈妈帮他(_____) |
【3】妈妈“想了一下”的原因是( )
A.妈妈不想帮助小猴捉蝴蝶。
B.妈妈在想怎样抓住机会教育小猴。
【4】小猴明白了什么道理,从此就不再说口头禅“马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我神州,称_____,_____美,可入画。
2.端午节的时候,__________。
3.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
4.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民谣《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喜欢它?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给出的词语造句。
1.大象 孔雀 猴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朗 弯腰 踢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 窗户 鸟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一片 趴在 叶子上 小毛虫 一条(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提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认真观察图片,然后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