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
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00mA
C.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金秋时节,金桂飘香,这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4、如图表示的是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让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频率太高
B.响度太小
C.速度太快
D.频率太低
6、古诗《扬子江》中,有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关于诗中所说的“磁针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针石只有一个磁极
B.磁针石“指南方”,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磁针石静止时,其S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D.磁针石周围存在无数条磁感线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灯L1断路
B.开关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8、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A.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刻度尺
D.量筒
9、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0.2A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现在教室里的气温约-20℃
D.家用台灯正常发光时电流约为10A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①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得快 ②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③在10~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④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正确
11、在一段平直的大道上,有甲、乙、丙三辆小汽车依次向梵净山方向行驶,已知甲车最快,乙和丙快慢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梵净山方向行驶
B.以丙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三车向梵净山行驶,是以梵净山作为参照物
D.以丙作为参照物,甲、乙两车向梵净山行驶
12、太阳能路灯系统可以保障阴雨天气15天以上正常工作。它是由LED光源、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主要部分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ED光源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元件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光能
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时产生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D.阴雨天路灯工作时,蓄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13、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冲出“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口里呼出“白气”是汽化形成的小水珠
C.这两次“白气”都是液化形成的水蒸气
D.这两次“白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把如图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 )
A.能够熔化一部分
B.不能熔化
C.全部熔化
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和
为三个定值电阻。
、
的阻值分别为10Ω、5Ω。当开关
、
闭合,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开关
、
闭合,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两端的电压为
;当开关
闭合,
、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两端的电压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9V
D.的阻值为30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热了
C.质量一样的两杯水,温度高的,含有热量多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其质量没有关系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3。当只闭合开关S,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U1,再将S1闭合,滑片P移至最右端,电压表示数变为U2,R3的电功率为P3;当只闭合S、S2、S3,滑片P仍在最右端时,R3的电功率为的电功率为P3',电流表A与A1示数之差为1.5A。已知:U1∶U2=5∶9,P3∶P3'=9∶25,P3'=7.5W。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只闭合S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7.5W
B.只闭合S时,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电功率为1.875W
C.只闭合S2、S3,电路的最小总功率为33.75W
D.只闭合S、S2、S3,电路的最小总功率为41.25W
1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D.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19、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准备用乒乓球拍去击打下方的水珠。乒乓球拍从地面到太空中的空间站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L不亮,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或电阻R上,为检测故障,现提供完好的电压表、电流表、另一检测灯泡作为检测工具,要求在不拆除原电路的条件下,选择其中一个连接在A、B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电压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泡L短路
B.如果检测灯泡不亮,则一定是灯泡L断路
C.如果选择电流表,一定不会造成电源短路
D.如果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
21、下列四个实验能反映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22、对如图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3、在如下几个电路图中,闭合开关后,能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的图是( )
A.
B.
C.
D.
24、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B.高铁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00m/s
C.中学生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25、用天然气烧水,天然气是 (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要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初温为20℃、质量为3kg的一壶水,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天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80%被水吸收,则要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取3.0×107J/m3,C水=4.2×103J/(kg·℃)】
26、物理学家___________(人名)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传说他被一个下落速度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的苹果砸中,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7、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已知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108 km,则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_________s。
29、长安臊子面是乡村的一道民间特有美食,臊子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___________运动,将一碗臊子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0、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很烫,铁丝内能是通过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增加,此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某汽车百公里耗油5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q汽油=4.6×107J/kg)
31、一个质量为200g的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是l100g,那么此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2、八月桂花香是____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____。
33、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把小石块投入瓶中而喝到了水,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水面上升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神舟十五号”宇宙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加速上升时,它的机械能逐渐__________,到达预定轨道后与天宫空间站对接成组合体(如图甲所示)。当空间站组合体在运行轨道上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如图乙所示),空间站组合体的动能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空间站上硕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空间站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35、小明在伊通河畔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通过测量密度鉴别小石块的材质。
物质名称 | 密度g/cm3 |
灰铸铁 | 7.2 |
金刚石 | 35 |
花岗岩 | 2.6~2.8 |
混凝土 | 2.2 |
砖 | 1.4~2.2 |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操作如图甲所示,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用量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与上表中的密度值对比后,初步判断小石块可能是___________。
36、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热量只能自发地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7、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是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 ;
(3)在图(b)与(c)与(d)三图中,动滑轮 的机械效率最低.
38、
(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体积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体积有关,水的体积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体积”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4)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39、如图是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次数 | A点/A | B点/A | C点/A |
1 | 0.5 | 0.3 | 0.2 |
2 | 0.6 | 0.3 | 0.3 |
3 |
| 0.3 |
|
(1)请按照图甲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让电流表测量B点的电流__________;
(2)在测量C点的电流时,小明将电路连接起来,闭合开关,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①第三次实验时,A点电流如图丁所示,则A点的电流为 __________A;
②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明是通过 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多组数据的(选填前面的字母)(A.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B.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40、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___________的高度;(选“M”或“N”)
(2)图乙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则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4)小华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_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小华换用烧瓶装水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丁所示,烧瓶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瓶内气压变化,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所以水又再次沸腾了。
(6)另一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所示,试管甲管口朝上,试管乙管口朝下,均内有适量水,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固定,然后对大烧杯进行加热,待大烧杯内的水沸腾后,会发现试管甲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试管乙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均选填“能”或“不能”)
41、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小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
(2)另外两组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在相同的坐标纸上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a、b两条曲线,他们得到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以下是某小组的记录数据,你觉得第______分钟所记录的数据明显有失误,可能读温度计时粗心造成的。你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时间/min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温度/0℃ | 92 | 95 | 97 | 97 | 98 | 98 | 96 | 98 | 98 |
42、A、B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a、b所示。图___________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A、B两组同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实验中A小组所用的水比B小组所用的水_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
(3)在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和“白气”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冰、②霜、③露、④雪);
(4)某组同学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收集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
A. 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 开始时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C. 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 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板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43、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实验序号 | 小球质量m/g |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 小球往返摆10次所用时间t/s | 小球往返摆1次所用的时间t/s |
1 | 20 | 0.8 | 0.10 | 18.0 | 1.80 |
2 | 20 | 1.0 | 0.14 | 20.0 | 2.00 |
3 | 20 | 1.2 | 0.10 | 22.0 | 2.20 |
4 | 30 | 1.0 | 0.14 | 20.0 | 2.00 |
5 | 30 | 1.0 | 0.10 | 20.0 | 2.00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按图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实验室中找到了细线、20克和30克的小球,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______和______;
(2)选用序号4、5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______(选填“猜想1”、“猜想2”或“猜想3”)进行验证;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若要增加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增加人的质量
B.增加秋千的绳长
C.增加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44、为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石棉网、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重要仪器有______。
(2)表格中“加热时间”反映了物质______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
①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当______一定时,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②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物质吸收的热量还与物质的______有关。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Δt/℃ | 加热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4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18 V,请根据下列题设条件解决问题。
(1)仅在CD间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求R1的阻值;
(2)仅在AB间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6 V,求此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
(3)若在AB和CD间同时接入量程符合要求的电压表,现有规格分别为“50 Ω 1 A”和 “20 Ω 1.8 A”的滑动变阻器可供R2选择。当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两个电压表示数差值最大,求出两个电压表示数差值的最大值及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和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
4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min.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多少m/s?
4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的阻值为
,灯泡L标有“
”字样,闭合开关
,灯泡正常发光,求:
(1)通过电阻的电流;
(2)通电,灯泡
消耗的电能。
48、如图,B点为水下人在A点看到海岸上一棵椰子树像的位置,请画出人看到B点的光路图,并大致确定椰子树的实际位置B′。(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49、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50、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范围。(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