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厉害了,我的国》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荧幕上,引发了观影热潮。
C.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
B.只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大家,这些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C.他非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事,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D.在团队技能大赛中,小王不听大家劝告,一意孤行,最终导致比赛的失利。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g) 秩(chì)序 潜(qián)心贯注 ##dot## 鲜(xiǎn)为人知
B.镐头(tòu) 侮(wū)辱 锋芒毕露(lù) 九曲(qǔ)连环
C.亘(gèng)古 ##dot## 矗(zhù)立 鞠躬尽(jìng)瘁 ##dot## 塌(tān)败小屋
D.哺(bǔ)育 ##dot## 召(zhào)唤 ##dot## 憎(zēng)恶敌人 逻辑(jí)关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
B. 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得是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C. 有意见你就提出来吗,何必发那么大的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D. 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
5、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呕心沥血……
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
C.锲而不舍
D.呕心沥血
6、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鲁迅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D.《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元勋 深宵 高粱 一泄万丈
B.山颠 誓言 默契 苛捐杂税
C.霹雳 取谛 烦燥 言外之意
D.谰语 荒僻 怪诞 警报迭起
8、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____)
(2)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认为作战最重要的条件是鲁庄公是一位执法严明、尽职尽责的国君。
B.在描写“击鼓”“逐师”的过程中,曹刿只说了“未可”“可矣”四个字,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伏笔,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C.鲁庄公虽战前仓促应战,战斗中又想急躁冒进,战后对胜利还有点稀里糊涂,但并非一无是处,如他能坦诚待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能改等。
D.本文写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写法上颇有特点,将重心放在“论战”,略写战争场面。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9、阅读陆游《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0、下列材料都是网友针对当下生活中的“低头族”引发的相关评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材料二】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材料三】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1)依据材料,给“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说说“低头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也针对这一现象在网上参与讨论,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
(1)羌笛何须怨杨柳, 。
(2)《从军行》(其四)中表现将士们顽强斗志的两句诗: , 。
(3)《使至塞上》的写景名句 ,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精彩比喻句是 , 。
(5)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她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文段二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
(1)文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她”是________。
(2)文段二中的祥子萎靡不振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五色斑斓梨花溪
①阳春时节的川西平原,处处都是如诗如画的醉人美景。闭上眼,似乎都能看见花团锦簇的胜景:白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青的,一条条,一块块,肆意铺陈,一直绵延到天际,渗入心底。这个时节,春天的味道弥漫天地。深呼一口气,整个人,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不出去走走,真就有负春光了。
②这几年,川西梨花的盛名日胜一日。汽车出了成雅高速新津出口,穿过一个平坦小坝子,便迅速进入深丘地带。沿小溪溯流而上,在茂林修竹中蜿蜒曲折前行。清新空气里,淡淡的花香若隐若现。路边,先是一株两株,再是三株四株,梨花树次第展现。几个弯道之后,忽然间,满山遍野的梨花便扑面而来,如飞雪密密匝匝洒遍起伏的山野。一片片,一团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彼此独立,又相互呼应。梨花似白雪,高洁静美,素淡从容,优雅得让人无语。
③走近细看,又是别样的风景。梨花溪以梨花闻名,她的美丽动人之处,却不仅仅在于梨花。繁茂的梨花林里夹杂着三三两两的桃树。粉红的桃花仙子旖旎妖娆,飘落在雪白的梨花海中,杂花生树,相映成趣,竟成动人心弦的点睛之笔。花之下,地之上,是夺目耀眼的油菜花,尽情铺展开一片明媚的金黄。路边田间,无数不知名的小野花也正静静地绽放,用一抹浅浅的微笑回应春天的问候。它们给人的欣喜和感染,不在桃红梨白菜花黄之下。百媚千娇,争奇斗妍,灿若云霞,蔚为壮观,是一种争妍斗奇的喧嚣美;星星点点,散布乡野,无意争春,静谧安然,是另一种无言的生命的美。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莫非花儿亦如君子,千姿百态,自拥美丽,各有千秋。花舞人间,春光荡涤了尘世的喧嚣,梨花溪里已然恍如仙境。
④路边挤满了各色车辆,人们为着这洁白的梨花而来,为着这飘逸的桃花而来,为着这自在的小花而来。下了车,嘻嘻哈哈融进了花的海洋;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晒晒太阳,看看报纸,品品香茗,挖着野菜,踏着青草,放着风筝……所有人都沉醉在这漫山遍野的无边花丛间,没有高低贵贱,没有人间琐事,只有这无边无际的花海,只有花海里沁人心脾的花香,只有这五色斑斓诗情画意的无限春光。
【1】春天的梨花溪有哪些别样的风景?请概括作答。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路边田间,无数不知名的小野花也正静静地绽放,用一抹浅浅的微笑回应春天的问候。
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守承诺
①约翰·博斯托克一家住在英格兰伯明翰,约翰家除了有六个房间,还有一个后花园。
②不久前,约翰想搬到其他地方去住,所以准备卖掉现在居住的房屋。卖房信息在房屋交易网站挂出不久,先后有几位买主前来参观,最终,约翰和其中一位达成买卖协议。
③25年前,约翰搬到这里居住,一家人在此开开心心生活了很久,如今即将离开,心中十分不舍,于是决定对房屋和花园进行一次全面修缮,好让它以最佳面貌迎接新主人的到来。约翰是典型的理工男,平时很少打理后花园,孩子们也不常去那里玩耍。不知不觉中,后花园杂草丛生,藤蔓缠绕,尤其是那些树木,早已成为参天大树,有的地方已经密不透风。
④周末这天,约翰收拾好工具,推着小车早早来到后花园。剪掉缠绕的花草,搬走腐烂的树枝,扔掉多余的石块……,约翰从早干到晚,直到第二天中午,花园才渐渐露出原先的样子。
⑤此刻,约翰累得腰酸背痛,他慢慢地直起腰,眼前忽然出现一个陌生的小屋,中间是尖拱门,两侧是尖拱窗,因为经历了很多年风吹雨淋,小屋木质结构已经腐朽坍塌,但外部石头框架依然保持完整。
⑥令人惊奇的是,石头框架表面镶嵌着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有的极不规则,这些怪异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古老、神秘的异域风情。
⑦是什么人于什么时间建造了小屋?建造小屋的意义又是什么?约翰是数字工程师,这些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搞清楚小屋的历史情况,约翰将小屋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站,希望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⑧神奇小屋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也纷纷加入其中,一些人更是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参观。面对这个刚刚面世的小屋,专业人士兴致盎然,他们围着小屋又是拍照,又是测量,又是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⑨在专业人士帮助下,有关小屋的历史一点点浮出水面。原来,这是一个建造于300年前的小型建筑物,属哥特式风格,但没有实用功能,应该是贵族给孩子们建造的娱乐玩具,或者类似于雕塑一样的观赏性艺术造型。小屋表面镶嵌的贝壳、牙齿、骨头,是印第安人或其他古老民族的图腾。
⑩网友们还大胆猜测,约翰家以前应该是贵族庄园,说不定还有某些神奇的东西隐藏其中,未来不是没有发现的可能。神奇小屋,贵族庄园,加上网友们的种种猜测,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约翰家价值连城。消息传开后,古董商人和收藏家纷纷开出高价,希望将约翰家收入囊中。
⑪电话、邮件、书信,面对大家开出的条件,约翰始终不曾有过任何动摇,他总是很耐心地婉拒道:“尽管房屋还没有出售,但我和买家之间有过协议,所以我要信守承诺,绝不会加价出售。”最后,约翰对房屋新主人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保护好房屋和花园,因为它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
【1】选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选文多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4】你认同选文第⑪段中约翰的做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15、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世上从来不缺乏心存远大理想的人,然而能尝试着朝理想迈开脚步的人却远少于此。那些让梦想不再遥不可及的人,总少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扬帆起航……
请以“起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得出现可能导致泄密的真实姓名及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