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狗年已展千重锦”最能搭配的下联是( )
A.肥猪拱户门庭富
B.猪岁再登百步楼
C.猪肥万户示丰年
D.猪生财富报春来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公等遇雨”中的“公”也是对对方的敬称,“公等”是“你们诸位”的意思。
B.《儒林外史》是明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出自于《儒林外史》。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yùn ﴿ 菡萏(hàn dàn) 静谧(mì) 随声附和(hé)
B. 蜷(quán)曲 瘫痪(tān huàn) 莅临(wèi) 恍(huǎnɡ)然大悟
C. 贮(zhù) 蓄 澄清(dèng ) 攲(qī)斜 水波粼粼(líng)
D. 宛转(wǎn) 粗犷(guǎng) 池畦(qí) 高邈(miǎo)深远
4、下面的材料中,依次填入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社会中,我们究竟有多少个身份,恐怕谁都说不清楚,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读书人始终是一个高贵的身份。因为阅读使人拥有文化和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品格。能够涵养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① 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② 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只有 ②才
D.①只要 ②就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八位著名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收诗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春节、雨水、春分、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6、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顿时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感到一直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A.“攀谈”“咳嗽”“耽误”是动词,“瘦弱”“笨拙”是形容词。
B.“惊奇地发现”“好好读书” “老人的故事”都是偏正结构短语。
C.划横线的句子中,“老人”是主语,“饱经风霜”是状语,“出现”是谓语,“笑容”是宾语。
D.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是“一直感到”。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淑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月如眉挂柳湾”,写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温暖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树梢上。
B.“越中山色镜中看”,写的是水色山影,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风景。
C.“半夜鲤鱼来上滩”,描绘鱼抢春水、涌上溪滩的情景,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
D.全诗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景色之美和渔家的欢快之情。
8、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⑴公亦以此自矜(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_____)
⑶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_____) ⑷见舟而畏之(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共同的道理?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该散曲的_______,曲中最能表现作者哀情的词语是“_______”。
【2】下列对本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三句描绘的景物前的修饰语,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B.全曲有景有人,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秋思图。
C.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首句为该曲的诗眼。
D.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的心情。
10、某中学开展“礼赞祖国航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读下面的消息,为其拟写一个陈述主要事实的标题,15字以内。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2022年4月16日下午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和成员到机场迎接。
标题:
(2)“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的火星车,是“火神祝融”登陆火星的意思。下面是为“祝融号”拟写的对联,请选出最佳下联与上联组合,只填序号。
祝融俯瞰昆仑月,________________
①华夏得意写华章
②天问遥飞乌托邦
③离骚九歌向天问
④嫦娥腾空穿云汉
【注:乌托邦,火星上的一个平原的名字,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离骚》《九歌》《天问》都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名字。】
11、古诗文积累。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朱自清)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12、小泰发现诸多名著在命名上大有乾坤。请你参与,和他一起探究。
聚焦人名
(1)下面是小说的阅读摘录和批注。请结合画线句替他解惑。
“这点神气使她——正如一切贫而不难看的姑娘——像花草似的,只要稍微有点香气或颜色,就被人挑到市上去卖掉。”(老舍《骆驼祥子》)
批注:小福子这个人物在命名上有何深意?
着眼地名
(2)下面是小泰查阅的有关《西游记》的地名资料。这种资料查阅的方式,如何帮助他更深入理解这本书?请参考加点词具体阐述。
地 名:灵台方寸山(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的地方)
资料查阅: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记》,此是宗旨。(李卓吾)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第三只眼”助力训练指导
①滑行、腾空、旋转、落地……在2月18日举行的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谷爱凌就像插上了翅膀,顺势腾空,流畅转体,平稳落地,超高难度动作在她的控制下轻松而平稳,给人的感觉,谷爱凌既能轻盈飘逸又可充满力量。
②谷爱凌夺冠,U型场地技巧走进大众视野。这个项目在中国依然小众且专业性高。在2018年,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序幕刚刚拉开,该项目国家集训队就提出需求,能否为项目研发一套能精准测量运动员腾空高度、射出速度、起跳角度、位移信息的系统设备。
③为什么要进行精准的数据测量?因为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和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都属于技巧类雪上项目,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踢空高度、动作难度、动作的流畅性和美观性来打分。其中,在技术构成中,滑雪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动作腾空的高度,动作的腾空高度又决定了动作旋转的难度值。
④也就是说,想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拿到高分,就要保证一连串的动作都高质量完成。这时,滑行技术就是基础、腾空高度是关键,动作难度练就绝技,动作策略的组合体现智慧。研发专家说:“并不是一味的高难度动作就能拿到高分,为运动员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完美动作组合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⑤结合实际需求,相关专家针对高寒地区雪上技巧项目,研发了北斗导航U型场地数字化测试系统,用来精确采集运动员的信息数据。
⑥系统包括小型固定基站、微型移动站和数字化U型场地等后处理软件,采用两点定位和后差分处理方式,在寒冷条件下定位精度为±1.5cm。它主要就是在运动员的头盔上戴了一个微型移动站,再利用地面固定的接收站,两者进行RTK的后差分处理,运动时的指标信息都会实时显示在教练员的平板电脑上。
⑦因为设备重量轻,便于携带,可在高寒条件下高精度采集运动员的腾空高度、射出速度、空中姿态等数据,这套设备或像为教练员打开了“第三只眼”,帮助经验丰富的教练员精准找到运动员的技术优劣势,优化运动员动作,进行科学训练。
⑧2019年,该套系统已经开始辅助国家队运动员训练,是目前技巧类滑雪项目中科技助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特色——科技冬奥。
(《科技日报》2022.2.21,有删改)
(1)选文题目中的“第三只眼”指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2)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研发“第三只眼”的意义是什么?
14、阅读理解
东湖之畔
阿莹
①我每每途经凤翔就想去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却都被纷繁的公务耽搁了,那天午后能走进这块与杭州西湖并称的园林似乎挺意外的。
②步入苏东坡题名的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便落入了眼帘,湖光潋滟,轻吻堤畔,隐约可见水下的鱼儿不慌不忙地游着,见到人来扑通一声便钻进深水了。岸上一排浓密的垂柳倒挂水边,随风摇曳着,时有柳梢轻轻划过水面,浅浅的涟漪便一波一波地推广开来,与那鱼儿泛起的水纹撞在一起,顿时碎成了乱乱的光波。园里恬静极了,我们在浓柳下的岸边小路上亦步亦趋,不时有细柳抚过肩头和脸颊,柔柔的,痒痒的,像有少女藏在暗处逗人开怀呢。这东湖虽不及西湖的水多,却依然有着特别的韵味,似乎凡被苏东坡点化过的地方,都呈现出娇柔妩媚的姿态。
③苏东坡一生东奔西跑致力于疏浚水利,不论是西湖,还是眼前的东湖,当初都是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宁,偏偏日后成了一方景观。湖边那间宋代风格的四角亭,应是盛名已久的喜雨亭了,尽管风雨已经把柱石剥蚀得斑斑驳驳,但四檐高挑,风雅飘逸,轻轻移步过去,一段文苑趣事就逶迤而来了。那年苏东坡刚刚度过25岁生日,便携着科举前三的威风,在仕途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可谓春风得意到东府。但那小小的通判实为太守副职,遇有旱魃袭扰,必须四处拜神,为百姓祈雨降福,绝不敢有半点懈怠。苏东坡急赴太白山祈神求雨,法事已毕,依旧红日当头不见雨滴。苏东坡发现山神的称谓不知何故被降档次,顿感事态严重,提笔给宋皇写了一出奏本,恳请将太白山神由侯爵升为公爵,以解山神之郁闷。宋皇阅后敕命“恩准”,苏东坡立即斋戒沐浴,还从庙里取来一盆“龙水”敬献到太白山神灵前。很快,天上便飘来一团团乌云,雨竟然一连下了三日,全县人在雨水中欢呼雀跃,也把苏东坡的义举诠释得活灵活现了。当年轻的通判手舞足蹈回到家里,便情不自禁把后花园刚落成的亭榭呼为喜雨亭了。晚上更是文思泉涌,一口气写成了《喜雨亭记》,把人们盼雨祈雨喜雨的神形刻画得空灵细致,至今还是中学生必读的课文。我围着那小小亭阁转了一圈,细细体会着苏东坡当年的喜悦,仿佛立在中间的那方石碑也左右晃动舞之蹈之,演绎起苏东坡当年的欣喜。
④倘佯在岸边小道上,曲径通幽,亭台迥异,使得东湖之畔别有一番韵味。似乎院里林林总总的建筑都扯上了苏东坡的名号,如今却是难考真伪了。但我以为那间凌虚台应是不假,长檐飞翘,歇山灰瓦,凛然透出宋代姿色,但水泥的痕迹多少让人沮丧。那是当年与苏东坡同县为官的陈太守在自家庭院的造化,上世纪才从城里移到东湖岸边。当时年轻的苏东坡与年长的太守多有不睦,他应邀为太守后院的亭阁题写《凌虚台记》,显然年轻人内心是纠结的,文中多有不恭游离其间。但我佩服那陈太守的肚量,居然一字未改就镌刻到自家花园里,可见其修养之绵厚。后来,苏东坡仕途坎坷,一定悟到了自己年少轻狂,便在黄州任上为陈太守撰写了墓志铭。苏东坡一生是极少为人题写墓志的,多少达官贵胄重金邀请都不屑一顾,那陈太守也的确因这篇记叙而流芳百世了。这似凸显了苏东坡人格的完善,由此可见太守当年也有大智慧。
⑤我喜欢浓荫深处那间君子亭,静悄悄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柳条后面,走到近前才看到红绿相间的石柱,以及亭伞下梅、兰、竹、菊四块画碑。凤翔人说这四块画碑当是苏东坡的真迹,我看那碑的刀功并不精湛,但一枝一叶,卓然而立;一招一式,清高风骨,当是卓越的文人画风格。这苏东坡确实才华横溢,不但诗文壮美浪漫,而且笔墨功夫了得,书法在当时就已风靡朝野,连公文信函都被人藏为珍爱,绘画技艺更为灵动,一皴一涂直把文人画推到了空前高度。所以将这小小的古亭谓之君子,也是极为恰当的。苏东坡在凤翔磨炼三年,文笔颇受宋仁宗和丞相欧阳修的赏识,随后便进京,职位更是直升到翰林学士,几乎相当于副丞相了。但是苏东坡的命运似乎就隐藏着坎坷,朝廷两派争斗让大才子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他第二次外放出京,官职一降再降,辖地一远又远,最后竟然流放到海南岛上任一闲差,使得步入衰年的英才度日如年。后来因皇权更迭,他才得以重返陆地,且此时的苏东坡早已没有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只盼能与家人团聚安度余年,而且此时的苏东坡已经修炼得没有了任何棱角,遇到任何人都谓之以君子,正像这间小小亭阁,宛如君子在水一方,眺望着尘世间的芸芸众生,脸上已然冷清得没有了一点点表情。
⑥东湖边上还辟有一处长长的碑廊,一通通石碑沿着从湖边起步的一条廊道,深深浅浅地镶嵌在白墙上,都是历代风雅之士歌颂苏东坡的诗词。
⑦从东湖出来天色将晚,我与朋友转身进了县城夜市,这里已然热气腾腾了,人们左顾右盼穿行其间,小商贩高声叫卖着凤翔特产,似把东湖的斯文撕扯得七零八落。但我想苏东坡当年是喜欢这种场面的,君不见那些带着酒味的诗句那么动人洒脱,更有东坡肘子东坡香酩流传在世呢。于是我也趋风附雅要过几个小菜,拧开一瓶西凤,就着月光在东湖边小酌起来……
【1】作者在第①段中为什么说感到似乎挺意外的”?
【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哪些景物?
【3】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述。
【4】作者在第④⑤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游记的?
【5】阅读第⑥⑦段,联系全文,简要归纳选文的主题。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享受的时光,有人喜欢在清晨时分奔跑于山林湖岸,有人喜欢在午后的阳光里静品闲书,有人喜欢在夜深时凝望星空遐思迩想……你的美好时光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3)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