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瓶塞/塞北 朝霞/改朝换代 气喘吁吁/长吁短叹
B.昭告/召开 沏茶/响彻云霄 杜鹃啼血/根深蒂固
C.着凉/着急 闷热/闷闷不乐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伫立/贮存 灰烬/尽善尽美 锐不可当/遮风挡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不可思意 徒劳无获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B.忍俊不禁 姗姗来迟 心有灵犀 以身作责
C.疲惫不堪 忧心冲冲 如释重负 不期而至
D.步履蹒跚 蜂围蝶阵 海市蜃楼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B. 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 新版火车票的“细节魅力”反映出铁路单位在服务上锐意创新的诚意和务实改进的智慧。
D. 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降低了一倍。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D. 《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公等遇雨”中的“公”也是对对方的敬称,“公等”是“你们诸位”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B.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C.高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D.近十年,随着进城务工及定居人口的增加,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倍。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7、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读的“五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在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之间的称谓,如:“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以“卿”称;大兄只是对自己哥哥的爱称。
C.在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如: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火伴,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D.在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词语的典故,如:“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8、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②,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③,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④,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注释 ):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③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o ),屡次。 注:萧瑀(人名)
【1】解释加点的词
(1)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________) (2)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________)
【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以塞忠谏之路也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3】翻译
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4】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一位君主?
【5】唐太宗“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于是得来了“贞观盛世”,联系我们所学课文,请再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9、闲居初夏午睡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说说“芭蕉分绿与窗纱”中“分”的妙处。
【2】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新华社每日电讯2021年6月7日总投资60亿元、历时四年打造的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芒种时节开城迎客。以厚重的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最新潮的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这座特别的“幻城”通过讲述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指引今天的人们触摸中原大地的文明脉络。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绘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如今,传统与现代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次“圈粉”。从自醒到自信,文化大省河南的“破圈之路”,正逢其时。
(2)下图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形象标识墙,该标识墙主要由黄土地、古城墙、麦子组成。请你说说这样设计有何妙处。
11、古诗文默写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5)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6)素湍绿潭,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12、名著阅读: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这一情节中,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谁了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托付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在下面填空:
被托付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名称: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向日葵
刘梅花
(1)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
(2)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这么一说,我和弟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我俩都很懒的。爹谄媚地笑着,黄黑枯瘦的笑脸也像葵花一样,跟着我们转,那么饱满。
(3)浇水就要追肥,这简直是一定的。爹拎着铁锹,在每株葵花根底下剜一个小坑,我跟在后头,往小坑里填一把化肥。弟弟扫尾,一脚踢进去土,把土踩实,埋好化肥。弟弟踩得很快,在后面喊着:“梅娃子,你快些行不行?”
(4)我跟得紧,葵花硕大的花盘和爹擦肩而过,反弹过来,梆的一下打在我的脑门上,打得我晕头转向。爹一转身,讨好地笑,他知道我动不动就尥蹶子不干活了。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还不都在自家的田里。
(5)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喝水,直喝得嗓子里打嗝儿。
(6)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狗撵着一样。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
(7)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嘛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
(8)太阳在哪,花朵就朝着哪。多么神奇的花呀!
(9)我爹坐在田埂上。他看着一地碎金子一样的花,满眼的舒畅,回头说:“丫头,这葵花开美咧!”
(10)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11)万籁俱寂,只有花开的声音。鸟不鸣,花却喧嚣。看一眼,被野性的美击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太美的东西,让人自卑。
(12)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开盛后,就收了。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谢是开花的盛事。葵花籽饱满之后,花盘都要被割下。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里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
(13)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
(14)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
(15)不是,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十万拐杖,脖勾都朝前伸着,向着太阳,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这疏朗辽远的意境,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16)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上学迟了。出了村子,突然被一种浩大的气势震撼了: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清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
(17)我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大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
(18)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坚持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生,万物荣。而这肃穆,这萧瑟,都是天意——只有草木自己洞悉。
(摘自《文学报》)
(1)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文章情节 | ① | 葵花盛开 | 葵秆挺立向东 |
“我”的情感 | 不情愿 | ② | ③ |
(2)语言品析。
①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14)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以“向日葵”为题有何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是什么。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庆元的廊桥
刘静
①廊桥又名屋桥、风雨桥、蜈蚣桥,是在桥上加盖亭台楼阁等廊屋建筑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按结构可分为木拱、乎梁、石拱三种,
②庆元现存的廊桥在此基础上样式有所变化,衍生出大约六种。这些廊桥,未用一钉一铆,全靠椽、桁紧密衔接,桥、廊、楼、亭、阁、屋合一。
③以月山村“月山五桥”为例,如龙桥是全国有确切纪年、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其外观,单跨木拱厚重朴素,重檐翘角飞扬灵动;其内部:藻井的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像朵朵盛开的莲花。整座挢呈“八”字形,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宋代木构建筑的遗风。这是一座国宝级的廊桥。与如龙桥遥遥相望的是来风桥,是一座石拱廊桥,半圆形石拱,在溪水的倒映下,省拱组成一个四月形,水从桥洞缓缓流出,原来桥上有一副对联:“水从壁玉怀中出,人在莲花瓣上行。”是此桥附近美好景色的真实写照,步蟾桥则为大跨度石拱廊桥.步蟾,意味着“步入蟾宫”,暗合“进入月山村,必经此桥”,又寓意“蟾宫折桂”。石拱与倒影合成一个大圆圈,互相映衬,远望之,美得动人心魄,其名与月山村呼应,又寓意深远,包含美好祝愿,桥上有对联:“笔伐桂枝何周斧,登云有路步蟾宫。”村民希望学子们走过此桥,均能高中,巧合的是,当地科举出仕之人的确较多。还有别致的白云桥,是斜撑式平梁木廊桥。全长仅8米,净跨只有7.5米,有廊屋3间。重檐歇山顶,下设花格窗,九檩四柱梁架,中心间顶部设八角开花藻井,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美人靠,中心次间东侧为神龛,桥面用青砖和卵石以几何纹铺墁。该桥玲珑别致,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科学、艺术研究价值。还有袖珍的秤坑桥,是伸臂式平梁木廊桥,全长6.9米,净跨 2.9米,这可能是全国最小的廊桥了。
④五座廊桥桥身斑驳,飞檐灵翘,与青山绿水副为一体,古韵悠然,在岁月的浸润下内化为一种婉约之美,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景观图。
⑤从大的结构上看,这些桥有着木拱支架的美妙弧线,十分契合力学原理,技术手法高超。从细节上看,桥上的花窗形态变化繁多,折扇形、葫芦形、蕉叶形、寿桃形,一方面超透气作用,另一方面是美化装饰效应。人们行走在廊桥之中,如果没有窗子,就会感到昏暗闭塞。有了这些别出心裁的花窗,通透的同时,又能观望远景,透过不同形状的花窗看到的景色都框上了活泼流动的曲线,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意味深长。
⑥可以这样认为,庆元廊桥“可行”“可望”“百游”,将完美的视觉形象、传统的实用、功能与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紧密结合,每座廊桥都是颇具特色的建筑典范。
(选自《文艺生活》)
【1】说说庆元现存的廊桥总体特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品读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还有袖珍的秤坑桥,是伸臂式平粱木廊桥,全长6.9米,净跨2.9米,这可能是全国最小的廊桥了。
【4】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5、作文小练笔
春天来了,请你写出你某次春游中所看到的景物,描写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不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