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黑龙江黑河中考三模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之前受疫情影响,我市劳务输转工作形势严峻。为此,酒泉敦煌市积极探索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模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积极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岗位补贴。此举旨在(     

    A.实现同步富裕促进公平

    B.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C.建设高福利水平的国家

    D.政府承担全部保障责任

  • 2、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赛事筹备过程中,浙江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将“智能亚运”办赛理念贯彻到赛事的各个环节,从场馆运营维护到服务保障,再到观赛体验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赛事智能化水平,使场馆管理更加精细、服务保障全面升级,为观众和参与者带来了更加精彩的亚运体验。这表明浙江省(       

    ①运用发散思维,开拓创新技术多样化应用场景     ②坚持辩证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运用超前思维,调整和改变亚运会的发展趋势     ④借助联想思维,围绕亚运找到技术的多种功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3年前7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59万亿元,增长2.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3%。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7.4%;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35%。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66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出口总值的58.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①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贸易强国             ②不断拓宽外贸市场的多元化

    ③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④外贸产业结构优化、质效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百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齐“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换一种方式学习诗词,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用科技手段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④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全部继承即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里斯本条约》规定,欧盟的任何举措都不能影响成员国的权利,涉及欧盟的重大决议需要由政府间机构和成员国来制定。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委员会推进能源自主和绿色转型的努力一方面受到“美国优先”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成员国不同的能源结构、内部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影响,欧盟的共同能源和气候政策呈现出矛盾性的特征。材料说明(     

    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而有局限性

    ③欧盟是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

    ④欧盟委员会行使最高决策权,维护其成员共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2023年8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在实现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的基础上,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团队将进一步发展高功率加热和电流驱动、等离子体先进运行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堆芯级等离子体运行。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科学实验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广州市某高中组织学生参加“沿着地铁线路,追寻革命史迹”研学活动。下图为某学生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心骨

    ②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类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另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两类性质的国家既有许多相似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国家本质角度看,两类国家的明显差异是(       

    ①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不同       

    ②国家维护的统治阶级不同

    ③国家专政的对象不同       

    ④国家制度的代议制形式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我国2023年第三季度GDP增长5.2%,显示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长期基础仍待加固,短期内总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未来亟需可持续的韧性增长。以下能直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措施是(     

    ①坚持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②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法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③提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激发市场活力

    ④提高企业所得税征收中研发费用扣除比例,激发创新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借改革东风,广东电网公司以“引资、引制、引市场”为目标,推动能源发展公司首次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出一条传统企业迈向多元股东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下列能正确反映股权多元改革路径的是(     

    ①企业股权多元改革→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②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长效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③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机制,把科研、产品、增收创效等要素融合贯通→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④企业股权多元改革→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实行市场化用工机制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云冈石窟是展现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西域的绚烂旷达、北疆的雄浑豪放、中原的优雅细腻,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风貌在此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云冈石窟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既有来自西方的占希腊式柱身、仿罗马柱石雕,也有高鼻深目、须发卷曲的胡人形象、还有西域服饰文化的痕迹,见证了不同文明的对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互学互鉴中日益趋同

    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④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因为(     

    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发展实体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3、下列与下图漫画《不忍心看》(作者:何青云)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B.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C.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D.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 14、盐津的王大爷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他自己开了一个苞谷酒作坊,既当老板又当员工;进入新时代,他扩大手工作坊规模,雇工经营。在这期间,王大爷工作经历的所有制经济分别是(     

    ①国有经济

    ②个体经济

    ③集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15、2023年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河北省尚义县四台遗址重大发现。四台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大型旷野遗址。据此推断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可能是(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 

    ②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从下图我们能够感悟出(     

    (注: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总额。)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国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未变

    ③自贸区建设成绩斐然,为新时代高水平扩大开放开辟了新途径

    ④自贸区建设所积累的制度创新成果,对全国各地区具有普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同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同盟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问世在实践上(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

    D.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 18、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该意见的出台(        

    ①基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重要

    ②有助于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

    ③基于民营企业家积极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④有助于发挥民营经济对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讲话中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使党在革命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     

    ①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党不忘初心,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将自身的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结合

    ④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并成为其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门诊共济”成为日前大家讨论的热词,这次改革是两个共济,一个大共济,一个小共济。大共济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在全体参保人群范围内实行共济保障;小共济就是实施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在家庭成员间实施共济保障。门诊共济有利于(     

    ①政府加大医保支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③减轻居民就医负担,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④扩大资金使用范围,增强社保整体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出上述论断,是因为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     

    ①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②统治阶级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③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士壤

    ④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了重要指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       )

    ①抓住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统筹国家粮食布局

    ④立足关键部分,重点聚焦粮种安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4、跨越2000多年的蜀道明珠翠云廊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古至今延续的保护传统。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砍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明代剑州知州李璧颁发“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同时规定“官员离任交接”,核定清点古柏增减情况并进行奖惩,这一制度沿袭至今。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     

    ①构建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

    ②坚持为民执法,提高服务效能

    ③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

    ④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曱与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先交纳15万元的定金后,乙即把房子的钥匙给甲使用;同时约定甲付完全部房款后即可办理房屋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后因房价迅速上涨,在甲没有付完全部房款之前,乙就要求曱归还钥匙,并解除合同。甲无法接受,遂将乙告上法院。

    结合本案,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否取得了房子的所有权,请说明理由。

    (2)指出法院对甲的诉讼请求应持的态度及理由。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实现扶贫目标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具体措施

    经济学依据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安排高校实施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计划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

     

     

  • 28、材料一 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材料二 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怎样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

      一个人的成长,既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教育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建设实质上就是文化建设。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加强家风建设,通过家规家训有奖征集、影像家谱全城巡展、书香家庭和礼仪之家评选等活动,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家庭工作品牌。2014年启动文明家庭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探索以良好家风带动社会文明风尚的新路径、新方法.2016年12月,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影大会上,深圳市有两户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深圳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注重学生每一学段的发展,根据学段特点设置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动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用青春梦筑起中国梦,把个人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1)运用整体和部分的有关知识,分析深圳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理性。

    (2)用青春梦筑起中国梦,需要从家风建设开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假设你所在的社区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请针对同龄人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两条切实可行的自勉座右铭。(要求原创,每条字数限制在15个字以内。内容要有针对性、可行性,积极向上,与文明家庭主题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