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白山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统治日益衰落

    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 3、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苏轼提出“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其中所蕴含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导向体现在(       

    A.朝贡贸易

    B.蒙古西征

    C.西学东渐

    D.闭关锁国

  • 4、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内外百官和王室宫廷均在监察范围内。后来御史单独成为御史台,其职权只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A.相权因御史独立而遭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

    C.御史台权力地位不断上升

    D.王室和宫廷不再受外来监督

  • 5、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由此可见理学认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应当是(     

    A.知行合一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天人感应

  • 6、下图所示文物,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是(     

    A.灌溉工程的修建

    B.商业中心的繁荣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货币的广泛流通

  • 7、如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以行省制度管理所辖疆域

    B.边疆治理尊重民族习俗

    C.国家治理呈现出多元特点

    D.吸取前朝国家治理经验

  • 8、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购买了大片低洼的沼泽地并加以治理,不仅种植粮食,还凿水池养鱼,筑舍养猪,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江南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

    C.农业发展推动手工业进步

    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 9、下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由此可知唐朝(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各项科技领先于世界

    C.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

    D.佛教思想最受到尊崇

  • 10、如表所示为部分晚清知名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王韬(1828—1897)

    广贸易、开煤矿、兴铁路、造轮船,效法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实现君民共主

    薛福成(1838—1894)

    发展工商业,实现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发展商办机器工业,盛赞英、德君主立宪制

    A.政治革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洋务派对西学的大力宣传

  • 11、如表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概况,这段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1898年

    大生一厂

    1903年

    大生二厂

    1915年

    增设布厂在海门筹建第三厂

    1921年

    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

    A.国民政府政策的影响

    B.列强侵华方式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 12、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B.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以及深通经学的女文士。她们写下了众多的诗、赋、谏、铭、颂、书,并流传于后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气的开放

    B.玄学学术的发达

    C.文学艺术的繁荣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14、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规定生员要熟读经史、律诰、礼仪等书。学校定期举行“养老之礼”“视学之礼”等活动。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

    B.社会教化备受政府重视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D.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 15、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B.尊重地方历史传承

    C.安抚地方豪强势力

    D.彰显皇帝统治权威

  • 16、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被剥削残害至死的矿工尸体堆放的坑道,被人们称为“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中,掠煤达1400多万吨,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B.日本侵华以经济掠夺为主,政治掠夺为辅

    C.日本侵华由局部发展为全面

    D.大同地区成为日本侵华的唯一能源基地

  • 17、在东北,日本关东军特务部专门成立了“采金事业调查部”,开始勘查东北的金矿。下面是国家地质局出版的关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华地质矿产探查时空分布记录情况。日本的这些举措(       

    A.表明中国矿业开采技术落后于日本

    B.说明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日本能源补给

    C.是为了满足日本“以战养战”的需求

    D.折射出国民政府政治统治的腐朽与无能

  • 18、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 19、如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

    1731—1740年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 20、据史书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河(今西辽河上游)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史书描写的民族建立的制度为(     

    A.猛安谋克制

    B.南、北面官

    C.行省制

    D.四等人制

  • 21、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宣布关税自主;同年5月,设立财政部,明确规定了包括关税在内的一切税务要归该部管辖。这些措施(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B.表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C.扫除了民营经济发展障碍

    D.使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 22、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 23、如图为古代世界中两个区域文明的示意图。与下列两图所示区域文明对应的是(     

    A.印加文明、东非一系列国家

    B.玛雅文明、西非一系列国家

    C.印加文明、西非一系列国家

    D.玛雅文明、东非一系列国家

  • 24、下表为晋冀鲁豫解放区下辖的河北武安县五个村的土地变动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     

     

    40户地主

    667户贫农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1946.5.4号前

    4874亩

    20%

    3222亩

    6.1%

    1946.5.4号后

    1508亩

    6.1%

    7174亩

    29%

    A.统一战线范围扩大

    B.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的主要历程,东汉时期烧出了________、南北朝时期________、元代进入了________时代。宋代的瓷都是________

  • 26、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27、美苏关系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20世纪

    70年代

    日趋

    紧张

    苏联入侵_______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_______

    1985年

    以后

    走向

    缓和

    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_______对话机制。

    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_______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战略收缩:苏联从_______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 28、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____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____民族国家。

  • 29、________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30、意义

    (1)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________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2)为________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 31、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______________。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________________。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2.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俄罗斯帝国

    9世纪,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__________的影响。16世纪初,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______________正式加冕为沙皇。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 32、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1956年初,①__________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

    (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33、古希腊文明

    (1)地理条件:古代希腊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爱琴文明: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____文明和____文明。

    (3)城邦政治: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典型特征是____,公民____参与国家管理。

    ①类型: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____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____的典型,公民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②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____,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4)思想文化

    ①文学:古代希腊的神话、____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历史:希罗多德首创“____”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____、柏拉图和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 34、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动乱不已。

    (2)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的①___________深感失望。

    (3)人们寻找新的②_________的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唐朝的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是什么?

  • 36、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 37、“岁币”出现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 38、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 39、中共十八大以来是如何建设法治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