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浙江宁波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唐代,福建地区有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等5州;北宋初年增加了邵武军、兴化军和南剑州,二级政区扩大为8州军。这反映了当时

    A.福建成为南方经济发展中心

    B.人口增加改变了地方行政制度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域建制

    D.行政区划的调整兼顾区域平衡

  • 2、有学者评价某制度时,称其开创了“量出制入”的先河,在核算财政支出的基础上确定赋税征收额度,并按照州县的实际情况分摊赋税,仅征收户税和地税,更为重要的是户税以资产为宗旨且所有居民均需要纳税,体现出赋税征收的先进性和公平性。该制度为(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 3、唐代劳动人民对耕作工具进行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之后最先进的工具,它是

    A.直辕犁

    B.二牛抬杠

    C.曲辕犁

    D.郑国渠

  • 4、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据此判断,苏联政府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6、199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此后,“村村通”在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领域陆续展开,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     

    A.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C.为开展三线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7、下图展示的是魏晋墓群中鲜卑族步陆孤氏陆丑墓葬出土的文物。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                                        卑路斯一世银币

    正面文字为“我们的主上”“阿纳斯塔修斯’;背面为两个祭司守护圣火坛的图像,“永恒的皇帝”,背面有“君士坦丁堡”及印记;正反两面有波斯文字

    A.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巨大

    B.中国与西欧直接往来增多

    C.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活跃

    D.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 8、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部分地方督抚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这说明(     

    A.清政府最高权威遭遇挑战

    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使中外反动势力走向联合

    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 9、唐太宗往往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预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集团。该做法旨在(        

    参预朝政时间

    贞观元年(627)

    贞观三年

    贞观十七年

    贞观十三年

    贞观十八年

    姓名

    杜淹

    魏征

    刘泊

    张亮

    褚遂良

    官职

    御史大夫、

    检校吏部尚书

    秘书监

    黄门侍郎、

    参知政事

    刑部尚书

    黄门侍郎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调监察谏议

    D.提高行政效率

  • 10、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

  • 11、1918年2月21日,苏俄政权发出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法令。法令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战时措施。这一系列措施

    A.针对了俄国相对落后的国情

    B.总结了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C.打破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制约

    D.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 12、《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13、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陈云把搞活经济比喻成鸟,把国家计划比喻成笼,他指出:“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跨省跨地区……也可以跨国跨洲。另外笼子本身也要经常调整。”陈云提出“鸟笼经济”理论的实质是(     

    A.强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B.确立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目标

    C.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D.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 14、1937年起,中苏两国开启了由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经果子沟到伊宁、霍尔果斯口岸的西北国际大通道,苏联援建的伊宁机场也增加了空中运输线。开通西北通道的目的是(     

    A.护卫丝绸之路

    B.武装保卫延安

    C.支援中国抗战

    D.参与解放战争

  • 15、孟子认为对市场商业、关卡商旅均不应征税,只能对农业征税。对农业征税时,官府只能征收扣除成本后的收成部分,而且应该实行“什一而税”的低税率。这体现了孟子的(     

    A.仁政理念

    B.重农思想

    C.民主观念

    D.辩证思维

  • 16、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这一材料可以说明当时

    A.通过科举制选拔经世之才

    B.新式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

    C.北洋政府统治基础的形成

    D.六部分别办学培养对口人才

  • 17、贾谊在《新书·等齐》中描述了汉初官制:“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据此可知,汉初(     

    A.政治设计削弱中央集权

    B.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C.形成了完备的官僚体系

    D.正确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 1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统治日益衰落

    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 19、下图为1979年四川出土的一件石田塘模型。一侧凿出两块水田,一块田里积有堆肥,另一块田里两个农夫正俯身劳作;另一侧凿出水塘,塘中置一小船,还有鳖、青蛙、田螺、莲蓬等,这就是汉代陂池稻田模型。这反映当时(     

    A.劳动者积极性空前高涨

    B.多种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C.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D.铁犁牛耕得以广泛推广

  • 20、辽中京是辽中期修建的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环套组成,呈“回”字形平面形制。该城一改契丹传统城市“坐西朝东”为“坐北朝南”。史书记载:“(中京)鄂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唐洛阳)之制”。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文化融合程度较深

    B.辽国城建蕴含阴阳五行思想

    C.国防影响城市方位布局

    D.坊市制度在辽国已经被废止

  • 21、1914年一战爆发后,格劳秀斯的部分观点(如“禁止主权国家任意发动战争、整个世界有权判断和惩罚这种行为”)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1915年,英国学者在伦敦成立了“格劳秀斯学会”,致力于格劳秀斯学说的传播和研究,欧洲学术界出现“格劳秀斯时代”一词。这一时期的“格劳秀斯热”主要因为(     

    A.政府放松思想控制

    B.近现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C.欧洲政治局势严峻

    D.参战国坚守国际法原则

  • 22、“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 23、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地方治理呈现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加强

    C.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

  • 24、明清时期,族规需要宗族向地方政府申请批准,逐步普及了朱熹《家礼》对冠婚丧祭四礼的礼节,族长需要政府委任。据此可知

    A.社会治理能力增强

    B.宗法社会逐步消解

    C.儒家伦理得到重塑

    D.礼法合流趋势加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率领________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

  • 26、建立政权与入主中原

    (1)________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________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________年,金迁都________,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 27、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______________的问题。

  • 28、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纲领。

  • 29、________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________”进行“________

    (1)“新政”的内容与________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清政府力图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________

    (2)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________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 30、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

    (1)九一八事变:________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

    (2)七七事变:________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________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________爆发的标志。

    (3)德国闪击波兰:________年9月,德国以“________”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___爆发。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________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4)苏德战争:________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________

    (5)太平洋战争:________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________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 31、日本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毅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________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 32、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______________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_______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大经济体。

  • 33、(题文)李贽:

    (1)生平: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

    (2)地位: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3)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 34、疫病防治措施

    (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区域

    措施

    古罗马

    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_________、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古代

    中国

    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_________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2)防治疫病的方法

    ①东晋葛洪所著《_________》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_________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3)建立疫病救治机构

    ①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②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_________患者。

    (4)近代医学进步对疫病传播的控制

    18世纪

    晚期

    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_________大大降低

    19世纪

    法国巴斯德创立的_________,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1928年

    青霉素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对_________束手无策的状态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请叙述中国东周、两宋、明清等历史时期重要的经济政策的特点。

  • 36、(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6分)

     

    结合材料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

     

  • 37、“赤脚医生”

    材料: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 38、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 39、五四运动的导火线?2个阶段?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