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通化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辽中京是辽中期修建的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环套组成,呈“回”字形平面形制。该城一改契丹传统城市“坐西朝东”为“坐北朝南”。史书记载:“(中京)鄂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唐洛阳)之制”。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文化融合程度较深

    B.辽国城建蕴含阴阳五行思想

    C.国防影响城市方位布局

    D.坊市制度在辽国已经被废止

  • 2、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明穆宗当即“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初,“仅福建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成效明显。”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传统朝贡贸易体系的瓦解

    B.在对外贸易关系中处于优势

    C.政府废除了闭关锁国政策

    D.民间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

  • 3、有学者指出,西周时贵族拥有作战、军器制造、养育战马的权利,平民只是军队中的附随,无正式编配入伍的资格。战国以来,随着步战取代车战,作战规模扩大,更多的农民被纳入战争队伍。这一变化(       

    A.重构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B.剥夺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 4、明清时期,苏州涉及商人呈文、政府批文的碑刻共126通。1802年前的40通中多以铺户、商民称呼商人。1802年后的86通中,有35通称科举或捐纳功名的商人为职,18通称会馆的管理者为司事、董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世致用推动阶层流动

    B.弃儒从商成为主流趋势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

    D.资本主义萌芽加速发展

  • 5、1896-1897年,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期间,撰写并刊发《变法通议》《古议院考》《商战论》等文章,受此影响,谭嗣同等人陆续发表了《中国自强策》等百余篇政论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维新派(     

    A.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B.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

    C.开始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

    D.坚定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信念

  • 6、1405—1433年,明朝政府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分别据经历编著了《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可用于研究(     

    A.古代中外关系的发展

    B.明朝在大西洋航线上的贸易情况

    C.明代后期的财政困难

    D.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 7、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其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据此可知清政府(     

    A.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C.此举激化了民族矛盾

    D.说明民族平等政策得到了贯彻

  • 8、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与这段发展“高峰”有关的国际背景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C.新中国初期实施了“一五计划”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9、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晚上去听人说书

    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

    C.穿着黄色的棉袍

    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

  • 10、纵观近代不同时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以原始积累为目的,方式表现为血腥野蛮;19世纪早中期以拓宽市场为目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目的,以瓜分世界为方式。形成不同时期扩张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

    B.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和手段

    D.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

  • 11、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国之所以不昌也,在于民智未开。”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开启民智的运动。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国民大革命

  • 12、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这场大火似乎也引发了法国人对本土历史遗产的关注,维克多·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也因此销量大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A.将美丑对照的原则运用到了极致

    B.以英雄为主题鼓励人们与命运斗争

    C.是一部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

    D.被后人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

  • 13、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

    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 14、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     

    明代

    7处(九江1处、大运河6处)

    清乾隆时期

    34处(京师3处、直隶5处、辽宁2处、山西l处、山东1处、江南7处、浙江2处、江西2处、湖北1处、四川2处、福建2处、广东2处、广西2处、内蒙古2处)

    A.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江南市镇逐渐衰落

    C.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 15、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危机,为此,各国调整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积极建立福利国家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16、清代户部所属共二十四关,嘉庆十六年(1811年),粤海关的税收额约为117万两,其余二十三关税收总额是311万两;嘉庆十七年(1812年),粤海关的税收总额为135万两,二十三关税收总额为313万两;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粤海关的税收额达180万两。而嘉庆十七年(1812年),广东全省实征地丁银为105万两。这一时期(  )

    A.清朝海外贸易获得发展

    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萌发

    D.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 17、铝与铝合金因其优越,作为汽车新型材料突起。同时,德国宝马、美国福特、日本丰田、中国比亚迪等各大汽车品牌制造厂家也悉数加入到轻量化项目的阵营中。这表明新材料技术(     

    A.被应用到各生产领域

    B.得益政府的支持

    C.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

    D.受到多国的重视

  • 18、公元624年,唐朝规定凡天下人户、根据其资产,定为九等,户籍三年一造.规定每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在城邑居住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监督。据此可知,在唐朝(     

    A.赋税征发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B.两税法的实行推动社会治理

    C.政府放松了百姓的人身控制

    D.地方行政制度保障统治利益

  • 19、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     

    A.托管制度

    B.反殖民化的原则

    C.安理会投票程序

    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 20、法国于1791年颁布《专利法》,将发明成果视为发明人的固有财产,无须获得国家的授权就可以获得保护。此项规定(     

    A.保护了工业产权

    B.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削弱了封建势力

    D.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

  • 21、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该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2、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 23、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

    B.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与日寇抗战到底之决心

    D.在战略上做好了抗日准备

  • 24、《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内容共计282条,见如表。据表可以得出,该法典(     

    1—5

    6—25

    26—88

    89—126

    127—194

    关于审判

    关于盗窃动产和奴隶

    关于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等

    关于借贷、经商、债奴等

    关于婚姻、家庭

    195—214

    215—240

    241—277

    278—282

     

    关于伤害不同地位的人的处罚

    各种职业人员的报酬和责任

    关于租用工具、牲畜及雇工

    关于奴隶等

     

    A.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B.涉及民法等诸多领域

    C.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D.开创律例合编的先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 26、古代西亚文化主要成就

    (1)文字: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____”,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2)文学:《____》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

    (3)建筑和艺术

    ①苏美尔人: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

    ②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____

    ③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体现了____统治者的威严。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____》。   

    内容

    ①前言宣扬 ____,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____、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评价

    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____历史的重要资料

  • 27、电视的产生

    1926年,英国人________发明了电视。

     

  • 28、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朝的民族关系: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端于何时?秦朝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

    (1)发端:________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端

    (2)处理民族关系: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北击________,修筑________;南抚_______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郡。

  • 29、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环境污染

    城市____遭严重污染,还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贫富分化

    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在____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的发展,私人汽车的普及,____成为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普遍问题

    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

    化问题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____、交通拥堵、____等问题,且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 30、《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义和团的旗号是________;《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转变为________;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 31、两弹一星

    (1)原子弹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建成②___________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2)导弹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③_________试验成功。

    (3)卫星

    ①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________发射成功。

    ②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 32、既有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的时代内容,又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

  • 33、食物冷藏技术

    (1)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________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________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3)中国冷链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 34、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________”和“________”,以德服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思考一下圈地运动在英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作用。

  • 36、美苏关系缓和的时间和表现。

  • 3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020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什么地方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请列举在长征中四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4)在长征胜利84周年之际,许多人重走长征路。你认为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2)分别阐述材料三中图1和图2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1类型的材料与图2类型的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 39、1840年—1949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这百多年里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反侵略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先后领导或发动了哪些革命运动进行抗争?(各举一例)

    (3)各阶级抗争的结果最能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