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古早期,土地耕种一年后休耕一年的二田制是西欧诸国最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制度。13世纪,重犁和马挽具的广泛应用使三田制得以在英国推广,大量村庄和庄园努力减少它们的休耕地。由此可知(     

    A.庄园式劳作普遍存在于各文明区域

    B.农业技术创新引发土地所有制变革

    C.劳动工具进步助推社会生产力提高

    D.中古欧洲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 2、对如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世纪中后期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公里

     

    欧洲

    美国

    世界总里程

    1845年

    9200

    7500

    20500

    1860年

    51900

    49200

    108000

    1874年

    136000

    116000

    282000

    ①铁路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美在全球铁路建设占绝对优势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④贯通全世界的铁路网络得以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3、钱穆先生论曰:“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据此可知,钱穆先生认为(     

    A.社会进步通常具有曲折性

    B.改革往往导致历史的倒退

    C.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灭亡

    D.民族融合不利于统治稳固

  • 4、王旭东在《先秦史研究》中写道:“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商品经济导致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

    B.商品经济导致西方越过血缘政治

    C.地理环境产生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

  • 5、2019年1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全面施行。该税法免征额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0000元);对稿酬、劳务报酬、工资薪金以及特许权使用费四项劳动性所得进行综合征税;新增加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继续教育支出、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该税法的实行(     

    A.基于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B.旨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D.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没收日伪财产归根据地革命政权所有,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还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这些措施(     

    A.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特点

    B.为土地革命提供有利条件

    C.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得益于国民革命顺利推进

  • 7、罗马皇帝哈德良于131—132年以雅典为中心建立了“泛希腊同盟”,“力图将希腊人的民族情感引向文化和礼仪渠道”,认为其“比喜好竞争而又招人讨厌的行省共同体更能有效地将这种民族情感置于帝国体制的束缚之下”。这种做法(       

    A.将增加希腊城邦的反抗

    B.顺应了传统的自治理念

    C.会导致城邦理念的渗透

    D.表明罗马抛弃行省制度

  • 8、唐初的科举考试进士科以诗赋为主。但中唐以后,进士科几乎每次开科内容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为主题。这种变化体现了(     

    A.政府放松了对科举的管理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 9、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颁布于1912年,废除于1914年。这部法律是(     

    A.《清帝逊位诏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0、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下诏在各地修建孔庙,此后辽朝境内的“华夷”都共同尊孔子为“大圣人”;西夏开国君主元昊把《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翻译为西夏文。辽和西夏的这些做法(     

    ①结束了辽、西夏与宋的并立局面   ②造成了不同民族地区的矛盾激化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指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康有为的主张(     

    A.改变了清朝的权力结构

    B.坚持中体西用的方针

    C.为变法运动创造了条件

    D.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 12、北宋初期,统治者在地方设包括转运使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四监司”,州一级除设知州(或知府等),又在州一级增设通判。这样做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减少决策失误

    C.节约财政开支

    D.提高行政效率

  • 13、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     

    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

  • 14、1971年,在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墓中有女子采桑图;1972年,嘉峪关东四十里的戈壁滩上东汉砖墓内亦有大量反映蚕桑、丝绢及纺织工具的彩绘壁画。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汉代(  )

    A.西北地区的蚕丝业有所发展

    B.河西走廊是丝绸西传的通道

    C.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加强

    D.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 15、下图为隋朝粮仓分布示意图,据图可知当时(       

    A.粮食主产区分布于江南地区

    B.国家仓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

    C.仓库设置都集中在首都地区

    D.运河开通便利物资运输储藏

  • 16、清朝中期疆域辽阔,政府在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此外,在边疆地区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其中伊犁将军管辖的主要地区是(     

    A.西藏

    B.新疆

    C.东北

    D.台湾

  • 17、《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A.崇尚战争的技艺和勇敢精神

    B.严格遵循“仁”和“礼”的原则

    C.贵族活动礼仪化色彩依然浓厚

    D.军事演习已经有明确的规范

  • 18、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抗战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为186万人,其海外兵力为358万人,在华兵力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等等,这些说明了中国抗战(       

    ①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19、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20、下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清代

    A.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

    D.社会危机逐渐凸显

  • 21、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敌后抗日根据地

    C.国民党统治区域

    D.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

  • 22、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的“两弹”元勋。他隐姓埋名工作28年,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邓稼先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观条件是(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为国献身的爱国精神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23、“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对于国营经济实行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实行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在财力上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这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     

    A.效仿了苏联模式

    B.从本国国情出发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协调发展

  • 24、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要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14世纪起,封建领主为追求更大利润将庄园的劳役地租折算成货币来征收,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劳役劳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采邑制度的瓦解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古代西亚文化:地位: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____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 26、________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________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成了________的主张。大会实际上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________正式形成

  • 27、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中,________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________

  • 28、明朝前期,派人到________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并对东北________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 29、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2)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________,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________挺进。

  • 30、(1)时间: _____ 年7月16日至23日。

    (2)地点:上海。

    (3)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__________,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_____ 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 31、扩展:

    (1)范围:从18世后期到19世纪中期,从英国逐渐扩展到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两岸逐渐深入______,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2)推动方式:各国政府通过____________、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 32、史籍与史实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繁荣,大量的史籍中保留了丰富的史实可供后世研究。其中《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尤为重要。

    A.《史记》B.《资治通鉴》C.《宋史》D.《明史》

    (1)请将以上史籍按照体例分类(填写字母)

    编年体:   纪传体:  

    (2)请将以上史籍与其记载的史实进行配对(填写字母)

     

    史实

    史籍

    史实

    史籍

    秦灭六国

     

    废中书省

     

    绍兴和议

     

    陈桥兵变

     

    赤壁之战

     

    武王伐商

     

     

     

  • 33、我国在世界上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科学家是________;首次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

     

  • 34、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__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可以与日月同辉。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之区别

    ③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喊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原则?

    材料二: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以上均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 36、选官、用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请回答:

    (1)我国隋唐以前出现过的选官、用官制度有哪些?(至少举出两种)

    (2)从隋唐开始,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用官制度是什么?请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 37、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 38、“哥伦布大交换”给世界造成哪些影响?

  • 39、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