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815年英国议会颁布《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但是到了1841年,英国取消和降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了上风。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现新变化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D.世界贸易呈现多中心新格局

  • 2、明初俸禄给米,间以钱钞,或米钞兼支。至宪宗成化年间,官俸仍给米绢。武宗正德三年改为“……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至世宗嘉靖八年起,才“课税、官俸且俱用银”,一应开支“应给钱者悉予银”。这一过程表明(     

    A.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银本位货币制度确立

    D.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 3、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而清康熙九年,则将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至正二品。雍正七年,又升格到正一品。明清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说明(     

    A.内阁大学士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B.中枢权力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C.清朝较之于明朝更重视士大夫

    D.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并对失去文官体制传统保护的高级文官实行合同制。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治性的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这些情况的出现(     

    A.严重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结合

    B.推动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C.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制衡机制

    D.背离了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则

  • 5、观察如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中程”运输的主要是(     

    A.瓷器

    B.枪支

    C.黑人

    D.贵金属

  • 6、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家洲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时说:“汉武帝在推行儒术的时候,通过垄断教育,进而控制仕途,树立儒学的主导地位。”汉武帝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创设太学

    C.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D.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 7、19世纪中期,首先建立文官制度的是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8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

    C.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9、图1、图2分别是不同年份日本陆海军军工厂职工数、机械马力数对比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日本(       

    A.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B.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C.实现了陆海军均衡发展

    D.官僚寡头掌握实际权力

  • 10、976年,宋太祖有意迁都于洛阳或长安。大臣李怀忠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他指出:“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据此判断,北宋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是(       

    A.水陆交通的改变

    B.历史传统的影响

    C.南方经济的发展

    D.政治中心的东移

  • 11、1896-1897年,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期间,撰写并刊发《变法通议》《古议院考》《商战论》等文章,受此影响,谭嗣同等人陆续发表了《中国自强策》等百余篇政论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维新派(     

    A.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B.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

    C.开始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

    D.坚定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信念

  • 12、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 13、15世纪以后,德意志地区的工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工商业中心一般都分布在边远地区,与外界联系较多,而与内部联系较少。这一状况(     

    A.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B.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

    C.促使德意志宗教改革

    D.阻碍了德意志对外经济往来

  • 14、1998年中国进行的第四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从推行“撤地建市”的市管县体制改革,发展到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许多地方已经实行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少数地方正在探索行政上的省直管县。这一改革(     

    A.扩大了基层的自治权

    B.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C.优化了政府管理结构

    D.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

  • 15、西汉的户籍,一般称为名、名数、名籍等,百姓按什伍乡里划分相居,名列户籍。造籍时,同时附带土地调查——这是由居民自己申报所有财产,包括土地。各家所报是否属实,由所在地邻里党三长负责。造籍完成以后,各地派出上计吏带着籍帐上交京师。这说明当时(     

    A.国家赋税征收得到了根本保障

    B.土地兼并受到严格的限制

    C.基层管理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D.地方治理具有理性化色彩

  • 16、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为了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的经济措施与手段有(     

    A.“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B.在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C.逐步实现“一化三改”

    D.以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 17、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说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B.普通农户收益大大减少

    C.人口变少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D.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 18、清初遗民小说《女仙外史》系统阐述了治国安邦的理想,包括官制、科举、赋税、刑法、水利、军事、医学等方面的创制与改革。这些描写(     

    A.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B.促进了儒家民本思想发展

    C.试图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

    D.反映了文学世俗化的倾向

  • 19、知名殷商史专家胡厚宣先生认为:“殷商自成汤建国,通过对周围方国的频繁战争,疆域及势力空前扩大。……以王畿为中心的商代统治区域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但其势力所及之地,其文化对各地的影响,则大大超越了这一范围。”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商王朝对国家实行管理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

  • 20、下表反映出(     

    北魏至唐丁中、赋役年龄表

    年代

    成丁年龄

    赋役初始年龄

    北魏太和

    15

    15

    隋开皇

    18

    18

    唐武德

    21

    20

    天宝

    23

    ——

    A.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政府财政危机的加剧

    C.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

    D.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

  •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国务员的职责体现了(     

    A.民主共和

    B.主权在民

    C.三民主义

    D.权力制约

  • 22、代议制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统而不治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 23、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 提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 例如: 在湘鄂赣地区颁布“不准女人裹小脚”“加大剪头发的力度”等法令,并取消了“童养媳”和“侍女”的规定。苏区政府意在(     

    A.解放群众思想

    B.推动经济发展

    C.进行文化建设

    D.提升生活质量

  • 24、有英国学者指出:“南京的占领完全改变了天王的战术,他不再继续进行由前进的恐怖来制衡满洲的、迅速和凯旋的进军,却把他的党徒集合在南京及郊区周围,在同一时期从事组织有朝廷和法院的正规政府。”该学者意在强调(     

    A.清政府赢得战略主动

    B.太平军的机动性降低

    C.农民运动走向正规化

    D.战术决定天国的命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材料A

    可怕的断肢从综合医院的登记数字看出,伯明翰工业居民发生的事故,非常严重,屡见不鲜。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工厂对维修工作重视不够,以致机器的护栏长期失修;还有不少事故是由于工人衣服松垂的部分被机器挂住,把不幸的受难者卷进机器中。女工的头巾及长发,男工和童工的围裙或松垂的衣袖常常是造成可怕断肢的原因。

    《关于劳动居民卫生状况的报告(中译本)》·《上院文件》,英国国家档案,1842年,第27P208

    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______;属于非原始史料:______。(填写字母)

  • 26、美洲族群的变化

    (1)出现新的族群: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人和_______数量的激增,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2)主要居民: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_______的主要居民。

    (3)形成新的美洲文化: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_____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 27、19463月,英国前首相 __________在美国的富尔顿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序幕拉开。“__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 ______________格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向_______________转型。

  • 28、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________大部分地区

  • 29、________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集中在江南

    ①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__,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________了航程

    ②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________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________的粮食

  • 30、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31、近年来,希腊等欧洲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 对社会和谐稳定弊大于利

    B.忽视低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造成有关国家财政困难

     

  • 32、_______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______________的最早尝试。

  • 33、抗美援朝: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________,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志愿军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 34、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社会形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相互关系: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____发展,表现出明显的____特征。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文化多样性出现的背景以及应对的策略是什么?

  • 36、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立场和方针政策?

  • 37、天平天国运动的内讧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 3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请完成:

    (1)简述这一体系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

    (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存在不会长久?

    (3)简述这一体系与中国的关系。

  • 39、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什么?它催生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开始摆脱自然力的束缚,进入怎样的时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