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然后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标志长寿;龙龟负书的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B.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
C.保证纸币的美观耐用
D.体现金融领域的创新
2、对于最初接触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存在着对“男女混杂”的担忧,因此早期的经营者为消除这一疑虑,单独辟出女座(间)。但随着人际流动的频繁,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对“男女混杂”习以为常。这一变迁( )
A.体现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
B.表明男女社会平等已经实现
C.受维新变法解放思想的影响
D.是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的表现
3、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4、史书记载,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体现( )
A.藩镇割据
B.朋党之争
C.郡国并行
D.外戚专权
5、经历北周武帝灭佛后,隋文帝下诏“复立佛、天尊(道教)像”,并令“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者,以不道论”,同时又多次下诏强调儒学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治理借助了多元文化
B.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C.民间抵制佛道思想的传播
D.儒学得到全面复兴
6、如图为辽宁省博物馆馆徽,徽章中的图案原型为出土于辽宁省牛河梁遗址中的玉猪龙。其做工细致,首部雕刻采用了玉雕技术中难度最大的圆雕技法。据考证,它是红山文化先民为祭祀神灵,祈求神灵护佑农业丰产、种族可以安全过冬而制。这反映了红山文化( )
A.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B.与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时期
C.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D.开始了原始农业的大生产
7、如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 )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8、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广泛分布、多元一体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出多元一体这一特色的是( )
A.姜寨聚落遗址有着比较丰富的陪葬品,但墓葬群的差别不大
B.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神庙址
C.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被认为与红山文化的龙鳞纹有关联
D.良渚古城的城墙是良渚文化显露在地面上的最后遗存
9、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学社会地位下降
B.传统价值观念改变
C.法家农战思想盛行
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10、王阳明发挥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朱熹所说的绝对至上的“理”,被王阳明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去了。这一主张( )
A.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
B.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激励了人们格物致知以求理
D.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
11、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反映了(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耕犁基本定型
12、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掀起政治学习的高潮。各地创办了各种短期的政治大学或训练班,帮助知识分子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短期内,有20余万人人学了这类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习主要是为了( )
A.提高知识分子理论素养
B.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C.贯彻和落实“双百”方针
D.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颁行,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的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这主要反映了清政府( )
A.维护统治需要
B.中央权力式微
C.主权意识淡漠
D.不谙外交惯例
14、“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①分封制 ②皇帝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郡国并行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古代,除游牧民族的迁徙外,农耕民族也会因多种原因迁徙。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广泛移民于地中海周边地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等地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那里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和省份。引发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控制其他国家
B.为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
C.寻找稳定的生存环境
D.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
16、《粤海关志》中记载:“国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至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此处的“国朝”指的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保留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8、在雅典人乃至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宗教崇拜与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神明是城邦秩序的守护者,敬事神明和城邦政治秩序的稳固息息相关。因而凡敬神祭神之事,城邦都须过问。城邦是宗教崇拜的引导者与管理者,反过来,宗教崇拜亦强化城邦政治秩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腐蚀青年、不敬城邦神明和发明新神被判处死刑。这表明
A.雅典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雅典城邦主流思想排斥人文精神
C.雅典社会崇尚城邦利益至上
D.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虚伪的制度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六朝定都于南京。三国东吴时,南京已有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彩灯多山织锦制成。南朝时,南京每逢岁时节庆便呈现“灯火满市井”的盛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纸张用途的扩展
D.市坊格局的改变
20、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科学
B.批判伦理纲常
C.呼吁自我解放
D.倡导文学革命
21、日本遣唐使归国后大都被重用,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人物。这说明当时日本( )
吉备真备 | 归国当年被朝廷重用,促进日本模仿唐制进行礼仪、历法等方面的改革 |
膳大丘 | 在回国后,被天皇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推动了日本奈良时代儒家学说的发展 |
大和长冈 | 在唐学习了十七年的律令刑制,成为日本律法界的权威,并与吉备真备共同修了律令二十四条 |
A.快速完成了近代化
B.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深受唐文化的影响
D.积极寻求对外扩张
22、中唐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同时,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治的改革 ②交通的畅通 ③开放的风气 ④遣唐使到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下表是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选出来的国家领导人表
主席 | 副主席 |
毛泽东 |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
总理 | 副总理 |
周恩来 | 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1952) |
其中有下划线的领导人为党外人士,通过这一表格可以说明新中国当时( )
A.实行人民代表制度
B.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D.新政权得到了巩固
24、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
A.人民军队即将展开战略反攻
B.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C.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D.国共两党合作局面正式破裂
25、主要内容
①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____的建立。
③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⑤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26、宋元时期——高度繁荣
(1)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____”。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____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27、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新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
28、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
(1)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____的国际化。
(2)2010年,中国成为____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____银行。
(4)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29、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________,创建了________。
(2)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________,点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开辟了“________”的道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后来,毛泽东又理论上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即________、________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30、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
(1)表现(防御阶段):
①1937年________(八一三事变后)----意义:打破了________的计划。
②1937年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抗日)----典型战役及其意义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1938年________----典型战役及其意义取得了抗战以来的________。
④1938年________——1938年________、________失守后,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
(2)对正面战场的评价:
在抗战初期,是抗战的________,粉碎了日本________的计划,但由于国民党推行________路线,导致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31、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1)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2)文化创作弘扬中华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______深度发展。
(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
3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________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3、连线题(注意:把选项填到括号里,连线不给分)
浪漫主义文学(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现实主义文学( ) B《悲惨世界》
康德 ( ) C《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 ( ) D《红与黑》
牛顿 ( ) E《纯粹理性批判》
34、扩展:
(1)范围:从18世后期到19世纪中期,从英国逐渐扩展到________和_____,从_________两岸逐渐深入______,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2)推动方式:各国政府通过______、______、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35、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谁为师?为什么孙中山后来提出“以俄为师”?
36、“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的意义是什么?
37、二战的历史影响?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39、清朝统治内部危机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