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响应国家号召,从1964年秋至1966年,共将411座工厂迁到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以上现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
①有助于改善工业的布局 ②源于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③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图中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格局变化
B.国家性质剧变
C.科学技术发展
D.民众需求多元
3、下图采自明邝璠《便民图纂·耕织图》,图旁的文字信息为:“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上述图文信息反映出当时( )
A.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征
B.农民努力克服地形制约
C.高产作物得到了推广种植
D.江南地区耕作技术发达
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
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文明的发展进程,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是( )
A.发明了阿拉伯文字
B.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
C.普及了活字印刷术
D.开创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6、《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说:“自汉魏之际佛教初入,就因与道教表面相似而调和、附属道术为‘佛道’,两晋时期佛教有所发展后,因发现与儒家、道家思想不同而始有冲突,由此而引起儒玄佛三教之间的各种争辩。”隋朝调和三教的主要途径是( )
A.援礼入佛
B.三教合归儒
C.建立理学
D.道法自然
7、有学者评论道,鸦片战争以严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该地理学著作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材料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的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海国图志》
D.《瀛寰志略》
8、下面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史籍对“入仕”或“参政”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佐证这一时期( )
记载 | 出处 |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 | 《韩非子·亡征》 |
“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史记·货殖列传》 |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 《战国策·秦策五》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权力集中依赖文化统一
C.商业成为政治统治的支柱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9、元朝创立行中书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制度( )
A.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
B.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削弱了地方行政能力
D.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10、亚历山大向外征服的过程中,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这些做法( )
A.彰显了武力征服的合法性
B.旨在传播各地文化与风俗
C.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D.体现了亚非文明的先进性
11、13世纪,从英格兰早期御前会议中分离出的王室法庭,每年都要向各郡派出得到王室委任的巡回法官,前往案件发生地听审案件,然后将陪审团的裁决送回威斯敏斯特以供中央法庭裁决。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B.法律程序渐趋完善
C.自治城市权力缩小
D.专制王权日益强化
12、18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营,负责在攻坚中挖地道、放地雷以轰塌城墙;1852年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师。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工匠阶层的愚昧
B.太平天国的鼎盛
C.社会矛盾的尖锐
D.民族危机的加深
13、据《巴县档案》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编联保甲以靖地方事,照得弭盗安良须清牌甲,城乡市 镇挨户联牌,不必拘定里甲,只就方隅次第十户立一牌,十牌立一甲长,互相联络,轮流稽查”。材料说明( )
A.里甲制度得以延续
B.边疆危机影响政局稳定
C.地方创新管理制度
D.改土归流政策成效显著
14、南北朝时期,不但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统治者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记忆。这反映了当时( )
A.南北的生活方式趋同
B.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
C.宗法观念被普遍接受
D.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15、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未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16、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中国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④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7、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
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
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
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18、下图是计桂森创作的题为《老百姓帮我们排戏》的漫画,原作刊载于1944年5月24日的《解放日报》,类似主题的漫画还有不少。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 )
老百姓帮我们排戏
A.遵循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方向
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民主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践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19、15世纪起,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圈占土地,雇农民养羊,发展了畜牧养殖,农民群体数量大大减少;而同时期中国地主热衷兼并土地,招募农民在土地上耕种,农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土地肥瘠不同
B.生产水平差异
C.经营方式有别
D.政治体制迥异
20、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了陶盆、陶罐、石斧、石铲、骨鱼叉、骨镞等物品。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C.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D.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21、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据此可知
A.改革实现了两国政治的民主化
B.两国在政治上实行权力的制衡
C.两国在完善政府结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D.两国通过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员腐败
22、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 )
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完善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
D.利于商民对西周的认同
23、史载,宋真宗对宰臣王旦等说:“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该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用于研究( )
A.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朝廷经济决策
C.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
D.南宋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燃料危机
24、1870~1913年间,德国的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总和还要多。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达到16%,仅次于美国。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
A.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日趋扩大
B.缘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表明生产技术的市场化形成了行业垄断
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25、近日发现欧洲中世纪领地契约部分残片,根据内容推断西欧形成了________,此契约的订立者是________和爱德华四世公爵。
26、租佃关系发展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________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27、特点【知识点149】
(1)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发展主要集中在____方面,重工业薄弱
(3)____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4)传统的____仍占绝对优势
(5)发展时间短暂,昙花一现。
28、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成立:____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举措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____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____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____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9、反佛思想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时间 | 人物 | 内容 |
南朝 | 无神论思想家____ |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身神不灭的观点,提出____,对佛教进行抨击。 |
魏北周及唐朝等 | 统治者 | 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
唐中期 | 韩愈 | 提出____,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____ |
30、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战前: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____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____。
31、影响宗教改革进一步________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________的成长;民族教会的建立推进了欧洲________的形成和________事业的发展
32、夏朝的统治
①中央:________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________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33、背景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34、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35、举欧洲走向联合的重大史实。
36、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37、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和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了哪些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分别是什么?
38、近代以来,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
(1)指出牛顿的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其发现有何意义?
(3)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其成就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
39、简要叙述洋务运动过程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