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辽宁锦州高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医院的病历记录显示,这个楚楚可怜的孩子在分娩时掉入了取暖的火盆,全身60﹪深度烧伤,随时有生命危险。

    B. 1957年,黄裳被定为右派,春秋鼎盛的他从此搁笔二十年。费尽心血与财力搜藏得善本、稿本,全部被搜刮净尽。

    C. 新闻讲究真实性,我们可以有一说一,实话实说,不能牵强附会,借所谓网民之口,说出不经之谈,这样的报道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D. 7月21日,我们在迁西见到魏淑敏亲手写给该县党史办的回忆材料,她的父亲魏楚波毁家纾难、一心抗战的事迹让人深感震撼。

     

  •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 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 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 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 “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将华佗下狱。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B. 刚刚离开欧也妮后,夏尔脑子里还有她高贵、纯洁的形象,甚至把头几次商业成功归功于她的祝福与祈祷,并写信向她报喜。

    C. 《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之间并非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与鲨鱼争夺马林鱼的搏斗中,圣地亚哥对鲨鱼的赞叹,便是明证。

    D. 《明天》的结尾处,丧子的单四嫂子希望在梦中与儿子相传,朦朦胧胧地睡去。作者并不去写她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这是为了减少作品的消极色彩而采用的曲笔。

    E. 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博友认为,规定气候资源归国有并非不经之谈,但要防止《条例》在执行时伤害市场公平,进而挫伤民企积极性。

    B.有些女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能照出人影的东西,总喜欢凑过去照几下——你看,她又在玻璃窗前顾影自怜了。

    C.被批评者与批评者能够敛声屏气坐下来对话,消释不快,这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实在少见,余秋雨和余杰就做到了这一点。

    D.现代人过分强调商品包装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衣着的包装,但盛妆丽服裹下的灵魂,究竟有多少分量,却无人注重。

     

  •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7 年6 月1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产能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三年前,2014 年6 月27 日下午,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卢货航”)的波音747—8F全货机“郑州号”满载欧洲商品,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三年来,河南航投与卢货航不断完善通航点布局和航线网络,航点覆盖全球9 个重要枢纽城市,航班由开航时的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5 班。截至今年5 月,累计执飞航班1365 班,货运量达22.39万吨,每周贡献货运量近3000 吨。

    2017 年5 月3日凌晨,阿联酋航空EK327 航班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顺利起飞。银川成为中国第4 大对阿航空口岸。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一样,中国多地机场加强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于民航业来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2014 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打开了中外电影合作新局面。三部中印合作电影项目《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及《大唐玄奘》最终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丝路沿线国家悉数上映。此外,还有中捷、中俄、中英、中泰、中越等合拍的大量影视片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拍摄团队远赴欧洲、东南亚、非洲实地取景拍摄。这些都折射出中国电影日益开放的姿态、多元包容的取向。

    除了合拍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行业也正在逐渐实现全球化。近年来,《美人鱼》《长城》等影片走出国门,登陆好莱坞影院,《长城》更是开拓了中美合拍片的新模式。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进入中国市场。

    近日,旨在“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办方宣布,每年将与沿线国家共同举办双边或多边电影展映。今年“最佳金丝带”电影奖花落俄罗斯电影《白虎》。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

    材料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览表

    (图表来源:人民网)

    1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的开通是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的重要体现。

    B. 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是民航业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的关键所在。

    C.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影行业呈现日益开放的姿态和多元包容的取向,不断探寻发展新模式。

    D. 大量优秀的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强。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所叙述的“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为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多维空中走廊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B. 材料二简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中国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多元模式的广泛探索。

    C. 中国与欧洲国家“空中丝绸之路”的迅捷高效和超大运力,只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有益补充。

    D. “空中丝绸之路”的构建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实施,是“一带一路”倡议跨国度跨文化跨领域思维的重要体现。

    E. 根据三则材料,“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其中,对亚洲国家产生的影响最大。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新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礼”是儒家思想核心之一。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态度“哂之”,认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感恩回报、抚养祖母终老的尽孝之心,终养之志,使读者从文字间感受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孝道。

    (3)在古诗中,我们可以学习诗人借“雨”来描写音乐的手法,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写出箜篌声高亢、有力,直冲云霄,冲破天际,表现出音乐的震撼力;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用“雨”声来形容琵琶声的沉重急促,化抽象为具体。

    (4)我们在游赏山川之际,面对大自然的壮美景色,有时也会像苏轼游赤壁时,望江、月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

    (2)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慨叹英雄人物随着岁月流逝早已不复存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除了不应追求物质享受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称得上好学。

    (2)杜牧在《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秦将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奢”,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感叹其掠夺的“贪”,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势。

    (3)古人常在诗词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用来抒发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唐宋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   。(《诗经·氓》)

    (2)   ,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4)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转朱阁, ,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民惟邦本, 。(《尚书·夏书》)

    (8)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 1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______,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2)故木受绳则直,____。(荀子《劝学》)

    (3)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司马迁《史记》)

    (5)______,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譬如平地,____,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7)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香雾云鬟湿,_____。(杜甫《月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注】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本诗写于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以一个“润”字写出了突降的大雨带来生理上的清凉感,也表现了盼望己久的甘霖降临带来的心理上的喜悦。

    B. 颔联以“不愁”和“且喜”形成对照,以异于寻常的情感突显了诗人不顾己身、为民而喜的情怀。“喜”是全诗的诗眼。

    C. 尾联用衬托手法,直抒胸臆,无田尚且欣舞,何况有田的农人,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之心。

    D. 本诗引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然贴切,但两诗表现出的精神气韵却不相同。

    E. 这首诗语言诙谐幽默,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殷切关心,展现出一位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文人士大夫形象。

    2本诗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写“喜雨”,但喜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彦远字子高,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寺丞。举进士第,以殿中丞为御史台推直官。通判明州,迁太常博士。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尚书祠部员外郎、知润州。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内无声色之娱,外无畋渔之乐,而前岁地震,雄、霸、沧、登,旁及荆湖,幅员数千里,虽往昔定襄之异,未甚于此。今复大旱,人心嗷嗷,天其或者以陛下备寇之术未至,牧民之吏未良,故出谴告以示之。苟能顺天之戒,增修德业,宗社之福也。今契丹据山后诸镇,元昊盗灵武、银、夏,衣冠车服,子女玉帛,莫不有之。往时,元昊内寇,出入五载,天下骚然。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湖、广蛮獠劫掠生民,调发督敛,军须百出,三年于今,未闻分寸之效。惟陛下念此三方之急,讲长久之计,以上答天戒。”

    时旱蝗,民乏食,彦远发常平仓赈救之。部使者诘其专且搉价,彦远不为屈。召为右司谏,请勿数赦,择牧守,增奉入以养廉吏,息土木以省功费。迁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会诸路奏大水,彦远言阴气过盛,《五行传》言“下有谋上之象”,请严宫省宿卫。未几,有挟刃犯謻门者。特赐五品服。

    又上疏曰:“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唐开元户八百九十余万,而垦田一千四百三十余万顷。今国家户七百三十余万,而垦田二百一十五万余顷,其间逃废之田,不下三十余万,是田畴不辟,而游手者多也。劝课其可不兴乎?本朝转运使、提点刑狱、知州、通判,皆带劝农之职,而徒有虚文,无劝导之实。宜置劝农司,以知州为长官,通判为佐,举清强幕职、州县官为判官。先以垦田顷亩及户口数、屋塘、山泽、沟洫、桑柘,著之于籍,然后设法劝课,除害兴利。岁终农隙,转运司考校之,第其赏罚。”

    彦远性豪迈,其任言职,数有建明。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彦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B.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C.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D. 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也称补荫、奏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官员的子孙因先辈有功取得入仕权利而补任官职。这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

    B. 宗社,是宗庙和社稷的合称,代指国家。宗庙,古代指天子、诸侯、大夫和庶人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C. 常平仓,指朝廷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

    D. 劝课,“劝”意思是鼓励,“课”是指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在古代,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勉励督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彦远广才多能,曾任多职。他熟稔边事,知晓农事,了解国情;多次升迁,曾任大理寺丞,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提拔为尚书祠部员外郎,掌管润州。

    B. 彦远洞察国事,积极献策。他上书国有“三方之急”;建言严赦免、增俸禄等事;强调重视农业,开垦荒田,设置专门机构,落实农业工作,加强对主官的年终考核。

    C. 彦远体恤百姓,积极救灾。当时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缺粮乏食,他打开常平仓,发放粮食,赈济灾民,却被部使者定罪为专权擅断,独定粮价,但他不为所屈。

    D. 彦远谏言有方,言辞恳切。他多以“天”来进谏,借助灾异事件以示上天警戒,劝诫皇帝要顺应天意,选择良吏,安抚百姓,增修德业。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臣的拳拳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其或者以陛下备寇之术未至,牧民之吏未良,故出谴告以示之。

    (2)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何提高个体文明素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认为主要靠教化,有人认为主要靠规则,也有人的主张异乎二者。

    对此,作为高三学子的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