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临汾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光屏

  • 2、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100℃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2s

  • 4、如图是小明在地铁站台的平面玻璃安全门前候车时看到的情景。关于这些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台内的灯光在门上的“提醒标识”表面发生了反射

    B.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门中像将随之向两边移动

    D.当小明远离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变小

  • 5、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

    B.如图乙所示,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

    C.如图丙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

    D.如图丁所示,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6、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 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A.太阳光:聚到一点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C.用放大镜看字

    D.钢笔“错位”了

  • 8、如图所示是教材中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C.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不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9、如图所示,小明用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纸上,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窗户在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窗户在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窗户在透镜的焦点上

    D.窗户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

  • 10、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 11、对下列民间俗语或古诗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熔化吸热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捞月一场空——平面镜成虚像

    D.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

  • 12、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说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 13、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A.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B.水中清晰的倒影

    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 14、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变大的是(  )

    A.铁棒磨成针

    B.橡皮泥捏成小船

    C.冰熔化成水

    D.使用中的粉笔逐渐变短

  • 1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16、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最大质量的两个航天器在太空“握手”。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太空拍摄到地球,说明地球是光源

    B.“梦天实验舱”从地球到太空中质量不会变

    C.完成对接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D.拍摄合影用的照相机与眼睛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

  • 17、中华成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铁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变小

    D.“井底之蛙”,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 1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4∶1

    B.4∶3

    C.8∶1

    D.2∶1

  • 19、地震时,发生地震的源头“震源”会同时同地发出不同速度的两种波——纵波、横波。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某次地震中,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传递速度小于横波

    B.监测站距离震源距离是75km

    C.纵波到达监测站用时100s

    D.地震发生后25s,纵波最远距离震源75km

  • 20、下列与人体有关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体重约60N

    B.成年人的脚长约25d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心脏搏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 21、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 22、图中6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  )

    A.3g

    B.30g

    C.3kg

    D.300g

  • 23、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A.箭筒能提高士兵的听力

    B.箭筒可以改变马蹄声的音色

    C.箭筒可以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

    D.马蹄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 2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s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图中各图的纵坐标s′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横坐标s表示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其中正确反映了二者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舞台上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原理是:喷撒干冰时,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要_____(“吸收”、“放出”)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 26、如图甲,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越来越快,这个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___;图乙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在水平桌面上不再做直线运动,这个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___

  • 2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电,此时将摩擦过的丝绸靠近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会相互______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______

  • 28、蒸发和沸腾是______的两种方式,为了让湿衣服尽快的变干,经常将衣服撑开是为了______加快蒸发;家用高压锅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______,更容易将食物煮熟。

  • 29、一切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___中传播,____不能传播声音。

  • 30、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若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使球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的力是由于 ___________(选填“球拍”“球”或“人手”)的形变产生的,该力改变了球的 ___________;在参加冰壶队比赛中,冰壶离开手之后在水平冰面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 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 3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选填“”或“ ,物体的长度是__cm

  • 3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我们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关系时,要保证液体的______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法。

  • 33、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_cm。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来___________

  • 34、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__s。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

    (3)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计算出的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0.8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5)如图所示,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的是______

    A.

    B.

    C.

    D.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列车从上海到苏州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请通过计算比较。

  • 37、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甲地出发开往距甲地150km的乙两,这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走完前120km后改用40km/h速度走完后续路程。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 38、已知某物休的长宽高分别是25cm4cm10cm;物体的密度是2g/cm3。求:

    (1)该物体的体积;

    (2)该物体的质量。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______

  • 40、在下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 41、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射在镜面后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