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2、临近秋冬,儿童支原体感染肺炎高发。为了保护自己,医院工作人员需要长期佩戴口罩,这就导致了在与病人沟通时需要不断提高音量。这种方式改变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3、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4、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
B.4:9
C.2:3
D.9:4
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6、如图1、2所示,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有质量不相等的水,用木棍敲击瓶子的下部,利用示波器得到了甲、乙、丙三种波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敲击的是同一个瓶子
B.乙和丙敲击的是同一个瓶子
C.甲和乙敲击的力度相同
D.乙和丙敲击的力度相同
7、图是光通过透镜P、透镜Q和眼睛的光路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是凹透镜
B.图中的Q是凸透镜
C.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
D.图中的眼睛可用凸透镜纠正
8、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段的长度等于
段的长度.足球通过
段所用的时间为0.5s.
段的长度为3m,则该足球从
经
到
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4m/s
B.6m/s
C.7m/s
D.以上都有可能
9、下列各种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猎豹飞奔
C.心花怒放
D.枯叶飘落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噪声
11、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泳军以28金雄踞奖牌榜首位,女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该项目亚洲纪录保持着李冰洁从第一个50米开始领先,随后凭借稳定的配速,将领先优势不断扩大,最终以8分20秒01的成绩摘金。关于李冰洁比赛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 )
A.李冰洁相对于池壁是运动的
B.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游泳池
C.判断李冰洁获胜的方法可以采用比较游到终点时用时是否最短
D.从她听到哨声入水到游至终点上岸的过程做的是变速运动
12、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1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B.南极的气温约为12℃
C.正常骑行自行车速度约5m/s
D.500mL水的质量约为500kg
1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固
D.升华和凝华
15、把如图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 )
A.能够熔化一部分
B.不能熔化
C.全部熔化
D.无法确定
16、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某次实验用显微镜清楚观察到载物片中被观察的物体,其中物镜的焦距是2.5cm,则:物体到物镜距离可能为( )
A.5cm
B.3cm
C.2.5cm
D.1cm
17、下列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D.冬天,用电热水壶烧开水时冒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18、棉花糖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的一种食品,如图所示。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凝固
B.熔化、升华
C.熔化、凝固
D.升华、液化
19、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P,如图所示,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向左平移
B.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C.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入射光绕入射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1、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与温度无关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2、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如图所示,在珠海航展中,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在空中进行12吨投水演示,判断飞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树
B.远处的山
C.河里的水
D.飞行员
24、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她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B.她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她在段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她在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段
25、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______W2,P1_______P2(选填“>”、“<”或“=”)。
26、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35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27、电冰箱能够制冷是因为在制冷过程中发生______和______物态变化。
28、一块1kg的木板,密度是0.6g/cm3,将它截去2/5,剩下木板的质量为______kg,密度为______kg/m3,体积为______m3。
29、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说明___________;
(2)图丙“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图甲实验中若光沿入射,反射光线沿
射出,则说明___________;当光沿
方向入射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度。
30、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这就是________定律。
31、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______F2; 0~8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______W2;0~8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功率: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判断)
32、学校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后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3、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
(1)其内部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充斥着空气,因此极为轻盈,密度仅为0.16 mg/cm3,为______g/cm3。则体积为2m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kg。
(2)实验发现“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因此具有很高的______性。
34、如图所示,小球从A处落下,在B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其中C点为BD之间的中点,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做功,BC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功率为P1,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功率为P2,大小关系是P1______ P2(选填“<”“=”或“>”)。
35、小龙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形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折射角达到90°),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龙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
入射角i | 0° | 10° | 20° | 30° | 40° | 41.2° | 41.8° | 42° |
折射角γ |
| 15.2° | 30.9° | 48.6° | 74.6° | 81° | 90° | / |
反射能量 | 5% | 7% | 26% | 43% | 77% | 84% | 100% | 100% |
(1)根据光的折射定律:补充上面第二行第一个空___________;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i≥___________时,折射角达到90°,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如图中图线___________(选填“a”、“b”或“c”)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车里一位乘客乘车经过如图所示的路牌处,请说出以下左右两种路牌各表示什么?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该乘客至少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岳池?
37、有一段铁路与公路并行且平直。一辆小汽车沿公路以60 km/h的速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是0.5h。一辆火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20min。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38、一个铜球的质量为356g,体积是50cm3,已知ρ铜=8.9×103kg/m3。请用两种方法判断这个铜球是不是空心的。
39、如图,AB、CD是由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请先确定光源S 的位置,然后用对称法补充光路。
40、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41、如图,光线AO从空气射到玻璃表面,请画出光线AO进入和离开玻璃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