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2、如图是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矿泉水,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会儿瓶壁上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出现在瓶身内壁
B.矿泉水瓶壁上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矿泉水瓶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最后矿泉水瓶壁上的水珠消失,这是升华现象
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1<f2
D.两次在光屏上成像一样大
4、下面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和鸟发出的是超声波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传到人耳不需要任何介质
5、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太阳
C.窗外的云朵
D.驾驶舱内的机长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摄影作品将之展现得奇妙而瑰丽,如图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露珠下被放大的叶脉
B.皮影戏
C.奇妙的“倒影”
D.瑰丽的彩虹
8、下列数据中,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C.中学生脉搏跳动60次所用时间是10s
D.自行车速度约为5m/s
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的密度大约是
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10、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了准备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下列器材组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11、雨过天晴,荷叶上散落着许多水珠,它们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图所示。透过水珠看叶片,叶片上的纹理变粗了。此时水珠相当于一块(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12、《西游记》是大家都喜爱的国产动画片,不看画面只听声音。就能分辨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在说话,这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3、人在岸上看到水池底部的虚像,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中,哪一幅是正确的( )
A.
B.
C.
D.
1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
B.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太阳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15、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min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17、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
A.偏小
B.偏大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
18、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B.
C.
D.
19、规格相同的塑料瓶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20、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其密度为0.16kg/m3,用该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为8cm3的“碳海绵”竟可以放置在花瓣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3的气凝胶材料质量为160g
B.8cm3“碳海绵”的质量为1.28g
C.气凝胶的密度0.16kg/m3的物理含义是质量为1kg的气凝胶体积为0.16m3
D.“碳海绵”可放置在花瓣上说明气凝胶材料延展性良好
21、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绿红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
22、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冬天房间开暖气时,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23、对于惯性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惯性与它静止还是运动无关
B.物体的惯性与它是否受力无关
C.物体的惯性与它受力大小无关
D.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24、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收、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凝固(放热)
B.雪形成——凝华(放热)
C.雾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
25、盐水冻结法在地铁建造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是利用盐水作为调整地下温度的主要媒介,液态盐水会使土质内的水分充分冻结,从而提升地下土质的坚硬程度并保证下方施工者的安全。阅读材料可知,土质内水发生___(填物态变化)并___热量,说明盐水的凝固点___0℃。
26、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场景,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______的原因。
2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距地面高度380km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运行,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是90分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由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17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图甲所示,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圆周率π=3)
(1)当火箭升空时,火箭相对地球处于 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在太空中运行的天宫二号上的两名宇航员在说话时,他们 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2)如图乙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此时天宫二号所做的运动 ___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___________km;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___________km。“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及正常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时“天舟一号”的运行速度为 ___________km/s,即 ___________m/s。
28、 (1)小明同学从家乘公交车去文化宫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车以54km/h合______m/s匀速行驶,经过了1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km;
(2)甲、乙两车同时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甲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其中______(填选“甲”或“乙”)的速度比较大,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填选“东”或“西”)运动。
29、如图所示,在北方的冬天,一般要利用暖气供暖,将洗过的衣服放在暖气侧面烘干,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加快了___________的。
30、请填写下列用途中涉及了物质的哪种性质。
A.导电性___________
B.绝缘性___________
C.导热性___________
D.隔热性___________
E.磁性___________
31、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接下来5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32、72km/h=______m/s;0.7h=______ s。
33、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34、托盘测力计上,放着5千克的重物,(g=10N/kg)。在物体上表面给它施加20N竖直向下的压力时,示数是___________N,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用3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物体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35、小华和小丽在实验室做测量酒精密度的实验。
(1)小华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台面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为了使测出来的酒精密度尽可能地准确,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
②将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酒精的体积记为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记为m2;
(3)按正确步骤测量:量筒中酒精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空烧杯的质量为32.4g,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酒精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4)同组的小丽用另外的方法来测量酒精的密度,她取来一块密度为ρ0的鹅卵石,利用电子秤测量,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先用电子秤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酒精将鹅卵石浸没,在液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电子秤测出总质量为M2;
③将鹅卵石从酒精中取出,用电子秤测出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3;
④向烧杯中加酒精到标记处,再用电子秤测出此时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4;
在小丽记录的上述数据中,有一数据是多余的,为了使测出来的酒精密度尽可能准确,步骤___________(选填“①”、“②”、“③”或“④”)的数据可以被剔除。剔除后,酒精的密度是ρ=___________(用测出来的物理量表示)。
3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37、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使,如图 ,则汽车从图中位驶到南京,还需多少小时。(设速度不变)
38、体重为 60kg 的陈老师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骑着质量为 40kg 的电动自行车去上班。骑行了 5 min 按时到校。陈老师骑行的速度为 6m/s,g=10 N/kg。求:
(1)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1m2,求骑行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
(2)陈老师匀速直线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 0.02倍,求电动车的功率。
39、如图所示,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的力及其力臂。
40、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_______)
41、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动力F1,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