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2、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
A.乒乓球的直径
B.铅笔的直径
C.成人拳头的宽度
D.保温瓶的高度
3、根据表中列出的几种物质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 水银 | 酒精 | 水 | 某食用油 | 某食用醋 |
凝固点/ | 0 | — | |||
沸点/ | 357 | 78 | 100 | 200以上 | 约60 |
A.我国东北地区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这时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B.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C.魔术师表演“油锅取物”时,将手伸入沸腾的锅中取出东西,此时锅中沸腾的油醋混合物的温度在以上
D.标准大气压下,的水不一定结冰
4、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保持不漏气。然后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密封气体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5、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mm
B.最终测量值应计为6.80cm
C.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6.80cm
D.改用分度值越大的刻度尺读数越准确
6、“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这种材料具有超轻特性,它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1/66,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运动更灵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B.纳米气凝胶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C.纳米气凝胶密度约为
D.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所以具有超轻特性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3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2cm
C.18.13cm
D.18.1cm
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0、关于普通中学生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身高1.70dm
B.质量是60g
C.正常体温是39℃
D.步行速度1m/s
11、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0秒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3
B.甲车到达800m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800m所用的时间
C.甲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D.甲车的速度总是大于乙车的速度
12、有关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C.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质量都相同
D.冰袋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1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下加速运动的苹果所受合力为零
B.竖直向下匀速运动的跳伞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C.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他对磅秤的压力就是他受到的重力
14、第一次“龟兔赛跑”,兔子因为在途中睡觉而输掉比赛,很不服气,并且骄傲地说,这次我一定不睡觉,让乌龟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赢,结果兔子又一次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图像可以体现这次比赛过程的是( )
A.
B.
C.
D.
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小红同学头部的后方,小红同学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红同学的距离是5m
B.视力表与小红同学在镜中像的距离是4.2m
C.视力表在镜子中成的像是虚像
D.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空间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s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s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脉搏,1s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s
D.有人说1s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17、小明通过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8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6cm
18、如图是我市英西峰林的美丽风景,群山在湖水中的“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9、下列物质中,均有固定的熔点的一组是( )
A.冰、松香、金
B.固态酒精、铁、海波
C.萘、固态水银、玻璃
D.铜、铝、石蜡
20、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B.在两侧玻璃门中各成半个像
C.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间的距离逐渐变远
D.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重合且位置不变
21、我国的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发射了多枚嫦娥系列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到达地球后携带样品的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由于具体着陆点不同,无法确定
22、如图,甲鼓发声音调比乙鼓高,甲、乙相比,甲鼓皮( )
A.振动的频率一定较低
B.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大
C.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小
D.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较大
23、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B.b的密度是c的二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也减半
D.若a的体积增大到,它的质量变为2. 1kg
24、下列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100m短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8s
B.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为5mm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的总质量为520g
D.现在考场的温度为37℃
25、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0s内震动了7000次,则它的震动频率是_______Hz,人类听到这种声 ____(选填“能”或“不能”)。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为 ____Hz到 ______Hz。
2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经过4s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km/h,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m。
27、日出时看到太阳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的实际位置低于看到的位置,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我们在室外做实验时,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顶端B点在地面上的影子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向___________(东/南/西/北),此时太阳光是沿着___________两点所在直线照射的。
28、单位换算:①12nm=______m,②108km/h=______m/s。
29、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时,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
30、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______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______高.
31、2023年9月30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谢震业是 ___________的,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___________的方法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32、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干冰并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究。
(1)如图甲所示,她们将一个棉布袋套在干冰灭火器口部,手按灭火器的手柄,过一会儿,棉布袋内出现了干冰。在此过程中,她们观察到装有干冰的棉布袋外侧有一层“白霜”,那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布袋下方还有缥缈的白雾,如图乙所示。雾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丙所示,她们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体积和温度相等的食用油和温水;
①她们先将干冰放入油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油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干冰完全消失后,烧杯中油的体积并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干冰在油中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触摸杯底,感觉到很凉,说明______;
②接下来,她们将干冰放入温水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杯子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小红认为杯子中的水正在沸腾,小华则认为要进行判断,给你一只温度计,请你说明判断方法:______。水面上方的大量白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请你给出合理的猜想:______;
③请根据实验中干冰呈现的特性,提出一种在生活中合理使用干冰的方案______。
33、小红同学站在镜前2m处,当她向镜子走近0.5m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今年春天,我县连降瑞雪,空气湿度大,校园内形成了“雾凇”奇观,这是一种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人们发现,“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5、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物体 | 质量m/g | 体积V/ |
蜡块1 | 9 | 10 |
蜡块2 | 18 | 20 |
蜡块3 | 27 | 30 |
干松木1 | 5 | 10 |
干松木2 | 10 | 20 |
干松木3 | 15 | 30 |
(1) 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________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由上可知密度是_______(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3)由实验可知:干松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kg/m3 .
(4)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_________
36、某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小明同学参加了100m比赛取得16s的成绩。百米比赛的场地是直线距离,发令员和运动员站在同一条线上喊口令,使用的发令枪只要发令员发出“各就各位预备跑"扣动开关的同时立即冒出白烟,裁判员站在终点线上看见冒出的白烟就立即开始记录时间,
(1)根据记录的时间计算小明百米比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如果终点计时员是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小明的成绩又是多少s?(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7、质量是2t的汽车,沿水平公路做直线运动,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2000N,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1倍,求汽车所受的合力。(g取10N/kg)
38、如图所示,“盛世莲花”雕塑是中央人民政府在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际,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礼品,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雕塑高6m,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总质量为6.5t。小萌同学有一座“盛世莲花”雕塑的模型,为了探究模型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小蓢测得模型的质量为170g,体积为20cm3。并查阅了部分金属的密度(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 | 铝 | 钢铁 | 青铜 | 铜 | 金 |
密度(kg/m3) | 2.7×103 | 7.9×103 | (8.3-8.9)×103 | 8.9×103 | 19.3×103 |
(1)模型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模型是由什么金属组成的?
(3)如果“盛世莲花”雕塑与模型是同种材料组成的,则制造这个雕塑需要多少m3的材料?(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9、画出图中鸭子受到的浮力示意图。
40、在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完成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41、如图,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端点B画出杠杆平衡时施加的最小动力F1和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