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先后敲击甲、乙两个音叉,并把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设定相同的同一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丙、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音叉发声时,振动的幅度不同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3、以下给出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
D.高铁列车的速度可达
4、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让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频率太高
B.响度太小
C.速度太快
D.频率太低
5、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乒乓球被弹开
C.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D.听不到真空罩中间铃声
6、下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7、在你观看试题的过程中,试卷在你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A.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正立的实像
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9、沸腾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们在物理课上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了实验探究学习,并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图象,下面能正确反映水沸腾的图象是( )
A.
B.
C.
D.
10、关于如图所示的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丙图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乙图摘下眼镜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在物镜的附近
1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的( )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
B.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C.小水珠的生成是汽化现象
D.薄霜的生成需要吸热
12、《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月食
B.阳光下的树影
C.玻璃幕墙反光
D.手影游戏
13、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松香
B.冰 铜
C.沥青 食盐
D.蜡块 冰
14、Photoshop 是电脑的一款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俗称“PS”。用“PS”处理图像时,电脑屏幕显示的颜色都可由RGB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图所示。RGB三种颜色是指(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D.品红、黄、青
15、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四则自然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B.雾凇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雾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16、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1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选择( )为参照物,( )在运动。
A.山;山
B.舟;舟
C.山;舟
D.舟;山
18、实验室有一只刻度均匀的不准确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80℃。当实际温度为 60℃时,此温度计的对应读数是( )
A.36℃
B.40℃
C.56℃
D.60℃
19、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和重力大小有关
C.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相对较小的压力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20、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正方体的边长,如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1、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2、小昕坐飞机去旅游,当飞机在高空平稳飞行时,她从背包中取出一袋密封的薯片,发现薯片袋子比起飞前膨胀一些。若如图的点M表示起飞前薯片袋内气体的“m-V”关系,则能正确表示起飞后袋内气体的“m﹣V”关系的是( )
A.点N
B.点O
C.点P
D.点Q
2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因为汽车太重,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2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25、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________。
26、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s=1.2m,高h=0.3m,沿斜面向上用5N的拉力在2s内把一个重1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
27、在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均选填字母)
28、相同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液面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液体是 ______,乙瓶中的液体是 ______。
29、某学生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_______μm,合_______m。
30、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的性质。
31、2018年6月14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开赛,足球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同时运动员也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飞行中的足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足球受到_____作用。
32、(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33、如图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5cm,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A到E先做______直线(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同)运动,后做______直线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______m/s。
34、两个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的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3∶2,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35、刻度尺和停表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图中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_,停表测量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s。
36、有一杯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10℃的水,一位同学对这杯水进行了加热,使这杯水的温度升高60℃,求这杯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焦/(千克·℃)]
37、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喝醉的自己呢?
38、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所用钢的密度约为8×103kg/m3,求:
(1)现有一块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边长为0.1m,此泡沫钢的平均密度是多少___?孔隙度是多少______?
(2)现有一块8kg的实心钢制防弹盾牌,为了减重,将盾牌部分区域的实心钢替换成大小相同、孔隙度为80%的泡沫钢,使质量减少4kg,则替换的体积是多大______?
39、图中,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请用作图法确定室内电灯S的位置;
(______)
40、如图所示,OA为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所示,为一条入射光线,
为入射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