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
孙+(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 俞+(____)→(____)(______)
2、梳理课文《青山不老》内容填空。
(1)文中的老人用______年的时间在中国的_________绿化了_______条沟,造了______条防风林带,_______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___________!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里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____________,事实上还包含着老人________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______的情怀。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 ,潇潇洒洒地从身上 ,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2.我们赞美长江, ;我们依恋长江, 。我知道描写长江的诗句还有: , 。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聂荣臻用行动诠释了孟子期待的仁爱之心,日本人民称他是“ ”,是“ ”。
4.“卢沟桥事变”也称为“ ”,今年, 战争胜利70周年。
5.我们跟着作者来到烟台的海,感受到了烟台的海冬日的 、春日的 、夏日的 、秋日的 ,难怪作者赞叹烟台的海是 ,是 ,是 。
4、猜谜语。
(1)剥开紫衣水汪汪,用它酿酒美天下,果实晒干肉软香。 (________)
(2)青青果子浑身毛,绿色果肉味佳肴。 (________)
(3)一个小胖子,藏着黑珠子,剥开黄身子,露出白肚子。 (________)
(4)小小灯笼红彤彤,白白珍珠里面藏。轻轻掀开白纱帐,胖胖饺子甜心头。(________)
5、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①“或”在文中的意思是:___。
②“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个人不想回答无意义的问题。
B.因为这个人发现自己前后的说法是有冲突的。
C.因为这个人没有听清楚提出的问题。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加点字“诣”的意思是: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是____(填朝代)僧人,能__善___。这首诗是__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____诗。
【3】我能猜出“芦芽”是一种植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首诗抓住了画面上的____、嬉戏的____、满地的____、短短的____等景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景图。
【5】哪一句诗是作者的想象?用“ ”画出来。
【6】读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由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____________,又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谁和谁好》,完成下面的题目。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
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
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
白云和风好,
风往哪里刮,
云往哪里跑。
谁和谁好?
我和同学好,
大家唱着歌,
一起上学校。
【1】这首小诗一共有____________小节,每小节有__________句话。
【2】请你仿照诗歌写一写。
谁和谁好?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
石林是十分神奇有趣的。你可以顺着弯弯曲曲的路向前走:一会儿穿过石洞,一会儿爬上石树梢,一会儿来到小溪边,一会儿出现在青竹丛生的绿坪。
走着走着,突然没有路了,只要你勇敢,不怕苦,继续向前走,会突然像神话中说的那样,眼前又变出一条路来。可是走着走着,突然一块巨石横插过来,像一扇门,把路隔断了,不让人们过去看那边美丽的风光。这时,你千万别急,石林会给你留下一条缝,让你挤过去玩个痛快。
在石林顶上,有一座很好看的“望峰亭”。从亭上看石林中的金鱼池,池水清亮,活像一对明亮的大眼睛。
再看看那一棵棵石树,有的像猎狗,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小熊,变化可多呢!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写的?用“____”把这个句子画出来。
【3】“挤过去”中的“挤”应选下面哪种解释?( )
①用压力使东西排出。
②人或物从很窄小的缝隙中通过。
③许多人或物很紧地挨着,不容易转动。
【4】用“ ”画出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短文中的“大眼睛”和“猎狗”“大象”“小熊”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仔细读第二自然段,我能用诗句来描述这种情形: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写这两句诗的诗人叫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____》。
【6】下面哪几个句子写出了石林的神奇有趣?( )
①石林里只有“石洞”。
②石林里的路弯弯曲曲的,一会儿似乎没有路,一会儿又出现了一条路。
③石林里的一棵棵石树,有的像猎狗,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小熊,变化可多呢!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 细心——
3.用﹏﹏画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4.改写句子。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改为被字句)
。
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1、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chōng,捣去皮壳或捣碎)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从种到收,需要好几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蝗等水虫叮咬。再后来就是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来锄草。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激励了他的勤奋学习。
【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
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 )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2】用“﹏﹏ ”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3】概括第②~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B.这从种到收,不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C.这从种到收,只会累坏几个种田人。
【5】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至少从文中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重点段落品析。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 )?”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
【1】照样子,写词语。
无边无际 无______无______ 无______无______
【2】选字填到文章括号里。
啊 呀 吗
【3】选文共_______自然段,其中的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_______次对话。你认为_________的对。
13、阅读短文。
①程砚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并称为“四大名旦”。
②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敌伪当局要求北平京剧界义务表演,为日军捐飞机。在敌人的威逼下,很多人不敢不唱,唯有一人坚定地说:“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甭(béng)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此人,正是中国“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创始人程砚秋。
③1937年拒绝为日军唱戏后,程砚秋的日子过得很不平静。重重的压力
和敌人的机关算计极大地影响了程砚秋的日常生活,他不得不时刻处于防备状态中,这样的生活使他身心俱疲。在此情形下,程砚秋决定谢绝舞台、息演退隐。一方面,他对外宣称身体患病,不能登台演出,并托人请德国大夫亲笔开具了一个患病证明。另一方面,他告别了城里的家人,到了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
④世外桃源的生活并非始终平静。虽然程砚秋已经不登台演出了,并且移居郊外,但日伪特务仍然经常上门骚扰。1944年2月的一个深夜,日本宪兵和伪警突然闯入程砚秋的家中,将程砚秋带走。事后程夫人通过挚友申请保释,才免除了冤狱之灾。程砚秋悲切地说:“士可杀不可辱!”他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亡国奴的屈辱,急切地盼望中国人民能够重新站起来。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砚秋重新开始在京刷舞台上活跃起来。1950年,程砚秋到西安表演,拉开了西北之行演出的序幕。在此期间,程砚秋曾与贺龙元帅邂逅,贺龙元帅赠宝刀一柄,并说:“宝刀赠烈士,红粉送佳人。”1951年,程砚秋赴西南考察返回路过武汉时,得知当地同志们捐献抗美援朝的飞机还差几个“螺丝钉”,立即不顾劳顿辛苦,在汉口连唱五天义务戏。
⑧他台上是娇柔的旦角,但台下却是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
(有删改)
【1】给本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是对程砚秋的评价?请你把句子工整美观地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批注,可以先圈画出你关注的词句,再把简单的批语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甭(béng)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 | 批语: |
【4】文章写了程砚秋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余的两件事。
所在段落 | 事件 |
② | |
③ | 谢绝舞台,息演务农 |
④ | 经常被骚扰,盼望解放 |
⑤ | _______ |
【5】把上面四件事连起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程砚秋宁死不愿为日军唱戏,新中国成立后又到处表演,这是为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快乐王子
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座快乐王子塑像。这位快乐王子,身上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镶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他很漂亮,人人都称赞他。一天晚上,有只掉队的燕子路过这里,准备在快乐王子两脚之间过夜。突然,空中接连掉下几滴水来。啊!那是快乐王子的眼泪。
“你为什么哭呢?”燕子问。王子说:“我看到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一户穷人。里面有一女裁缝,正在为皇后最喜爱的宫女赶制舞会衣服,她累极了。她生病的孩子躺在床上,嚷着要吃橘子。可她买不起。你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吧,行吗?”燕子要去追赶自己的朋友们,起先不愿答应这个请求,可王子是那么的忧愁,燕子答应了他。
第二天,燕子去跟王子告别,王子说:“我看见远处阁楼中,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正为剧院经理写剧本,但是他又冷又饿,连一个字都写不了。送一颗我的蓝宝石去吧,行吗?”燕子又答应了。
第三天晚上,燕子去跟王子告别,王子说:“在下面的广场上,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火柴都掉在阴沟里了,她回家后,父亲会打她的,你把我的另一只眼睛取下来,给她送去,好吗?”“不。”燕子说,“这样你就成瞎子了。”“就照我说的话做吧。”王子说。燕子又答应了。
燕子决定永远陪伴着瞎王子。王子说:“你到城市上空去飞一圈吧,告诉我你在上面都看见了什么。”燕子飞到空中,看到了富人们在自己漂亮的洋楼里寻欢作乐,看到了桥洞里挨冻的穷孩子。他飞了回去告诉了王子。王子说:“你把我身上的金片全拿去送给那些穷人吧。”
这下,王子变得非常难看了。
在一个可怕的冷天,燕子死了。王子雕像的内部响起一声奇特的爆炸声,原来,王子的心裂成了两半。
上帝对他的一位天使说:“把城市里两件最珍贵的东西送到天堂里来。”天使把死燕子和快乐王子的心送到了天堂里。上帝高兴地说:“你的选择对极了。”
【1】用“——”画出快乐王子漂亮外貌的句子。
【2】“啊,那是快乐王子的眼泪。”快乐王子掉眼泪的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下,王子变得非常难看了。”王子变得难看,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天使认为燕子和快乐王子的心最珍贵,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被”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把”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把”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把”子句:
改写成“被”子句: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1:您不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见此情景,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2: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他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归还火种!
一粒豌豆说:“现在我就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五找到了驴子。(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贺龙说:“我们离胜利已经不远了。”(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包公、贺龙都是有智谋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式转换。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夫叫桑娜。 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请你把上面的短文《孟姜女哭长城(节选)》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注意意思要连贯,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