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0.8×103kg/m3)( )
A.8g
B.16g
C.20g
D.22g
2、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如图所示是演奏者正在吹奏陶埙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陶埙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陶埙,改变陶埙声音的响度
C.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D.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3、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4、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两车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两车速度
B.在0~70s内,两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C.在0~70s内,A车与B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
8、下列各组物体中均具有熔点的是( )
A.冰 铁 海波
B.萘 石英 沥青
C.铜 石蜡 水银
D.松香 食盐 玻璃
9、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②和④
B.④和②
C.②和①
D.③和①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铜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12、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6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1cm
1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15、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将一枚硬币竖立在以的速度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
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窗外的树木
C.窗台
D.对向驶来的列车
16、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图甲装置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B.由乙图可知,实验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C.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7℃,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D.丙图是水沸腾前出现的现象
17、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B.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实验时需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
C.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均加热,水比冰块吸收的热量更多
18、关于不可见光和不可听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够听到次声波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超声波具有能量,医学上可用来粉碎结石
D.电视机的遥控器靠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19、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20、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
A.偏小
B.偏大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
21、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2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黑板高度约为200dm
C.在体育长跑测试中,你的速度为4m/s
D.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23、为了方便同学们检测体温,每个班级的医药箱里都配有“额温枪”。“额温枪”测量体温时是接收人体辐射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24、如图所示,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棱长分别是20cm、30cm。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如图甲所示,A对地面的压强是B对A的压强的4倍;然后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之比mA∶mB=4∶1
B.A、B的密度之比ρA∶ρB=8∶81
C.图甲中只将B沿竖直方向切割部分并取走,A对地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D.图甲中A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9∶4
25、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是5m,现在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是3m,人到镜子的距离应该是_____,镜中的像的成像原理是_____。
26、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小.
27、如图所示的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2m,底面积分别为2S、S,则两长方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对桌面压强之比为___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割长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割长方体B,要使两长方体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长方体A、B剩余的高度之比为______。
28、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明礼同学用一水平力推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上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足球已成为学生喜爱的运动。飞行中的足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足球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落地后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力是__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0、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富含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是温泉水______而来;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的白雾,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3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方法。下面两幅频闪摄影照片中,甲做 运动,乙做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32、如图所示,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用自拍杆手机拍到的人像变______(选填“大”或“小”),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33、2020年12月17日,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带着月球土壤样本罐返回地球,在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且唯一再度完成此项任务的国家。科研人员对月壤样本进行检验(容量达到设计要求)、称重(如图是部分月壤),总共获得月球土壤样本1731克,这些月壤在月球上的质量 ________1.731kg。按原有数据设计的样本罐应带回2kg月壤,经过测量发现月球土壤密度 ________美国和苏联测定的月壤密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4、如图所示的是手机中的一款应用软件,其功能是用来呈现声音的__________;我们在通电话时能辨别出对方是谁,这是由于每个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以上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SenseID)已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手机解锁,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至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所用时间为8×10-6s,已知超声波在手机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为900m/s,则SenseID系统到指纹的距离为__________m。
35、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1)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__________.
(2)该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3)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4)实验时观察到______,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AB段与AC段平均速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6、2019年12月,随着郑万铁路河南段的开通运营,豫西南地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平顶山也结束了无高铁通过的历史,给我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更多便捷。下面是途经平顶山西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3254次高速列车部分站点的运行时刻表,请计算:
(1)G3254次高速列车从平顶山西到上海虹桥的运行时间是多少?若普通列车K462从平顶山到上海运行的时间为17h24min,那么乘坐高铁与乘坐这列普通列车相比,从平顶山到上海大约可以节约多长时间?
(2)乘坐G3254次高速列车从郑州东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保留整数)
站次 | 车站 | 到站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0 | … | 始发 | … | 0 |
1 | 平顶山西 | 10:20 | 10:22 | 110 |
2 | 郑州东 | 11:18 | 11:22 | 265 |
3 | 商丘 | 11:12 | 12:19 | 455 |
4 | 阜阳西 | 13:20 | 10:20 | 635 |
5 | 合肥 | 14:41 | 13:24 | 855 |
6 | 南京南 | 15:42 | 15:45 | 1009 |
7 | 无锡东 | 16:40 | 16:55 | 1196 |
8 | 上海虹桥 | 17:33 | 终点站 | 1304 |
37、我市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确保文明交通,安全驾驶。其中一种是“定点测速”,即采用超声雷达测速(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区域I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根据乙图像信息,计算这辆汽车在公路区域I行驶时的速度;
(2)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在公路区域I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当汽车行驶入公路区域II时,传感器第一次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5s,第二次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为0.9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8、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39、如图,一个金属球在水中下沉,请画出金属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40、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
的力臂
、
。
41、如图斜面上的小球A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挡板对球的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