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6月16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上万名两岸同胞参加主论坛和34场系列活动。自创办至今,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民众畅叙乡情、畅谈合作、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
①两岸人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②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就能够实现祖国统一
③“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④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某同学在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注意到人口部分的数据表。下列论断与图表数据最相符的是( )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比去年(%) |
全国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岁) 16-59岁(含不满60岁) 60周岁及以上 其中:65周岁以上 | 141175 92071 49104 7220 668969 25615 87556 28004 20978 | 100.0 65.2 34.8 51.1 48.9 18.1 62.0 19.8 14.9 | 下降0.4 增加0.7 |
注: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A.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B.我国人口呈现男女比例性别比偏高的新特点,男女比例更加失衡
C.我国老龄化加剧,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D.我国人口增速趋缓,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国情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
②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H村是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探索特色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民主实践活动与民主形式相匹配的是( )
①村民集体商量筹办“养老服务中心”--民主协商
②村民通过投票选出村里的“当家人”--民主决策
③村里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推行“文明积分制”,实现文明管理-一民主管理
④村委会行使监督权,规范村民的行为--民主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小夏搜集到一幅漫画(图)。你认为要达成他所说的目标,政府必须( )
A.凸显管理职能,做到权力集中
B.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公正司法
C.彰显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科学立法,坚持良法善治
6、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如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对此,我国应( )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②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③完善生育配套相关措施④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以维护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C.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D.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8、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下列关于概念之间关系理解正确的图示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近年来,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这有利于( )
A.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B.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C.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D.将困难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10、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柳州市某初中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学校开展这一活动( )
①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②有助于学生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
③旨在保障学生当家作主的权利④可以锻炼学生的民主参与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2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依法严打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活动,破获相关案件1700余起,铲除一批制假售假犯罪链条网络。下面对该活动的积极作用评论正确的是( )
①侵权假冒都必须受到刑罚处罚②维护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③网络参与者都必须遵守网络规则④维护了网络购物消费环境和公平正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23年3月10日上午,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这充分说明( )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规定了所有国家问题
④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载人航天、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 )
A.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B.我国走在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
C.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创新决定的发展能力在快速增强
15、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希望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各地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使更多农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这些事实告诉我们( )
①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②科技的发展使农民的体力劳动失去价值
③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依靠科技的驱动
④科技创新能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9月22日,全国各地喜迎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高皮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
A.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B.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C.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D.增强国家实力,主导世界事务
17、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阐明中方的原则立场。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独立”,停止武装台湾,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统一之势不可挡,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②坚决反对第三方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④任何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都违背中国的民族大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漫画《全国生态日》,启示公民( )
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
③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加大对破坏生态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侧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全面从严治党
20、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这是因为( )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公民基本权利
C.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1、背景材料:2018年5月19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第七届模拟听证会。模拟听证会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品牌活动,吸引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最终8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本届听证会各方代表。此举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其中同学甲说:参与公共事务是大人的事情,与中学生无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同学甲的观点。
22、我省生态环境全国一流,森林覆盖率高,大气、水体、近海海域质量优良,但是,我省的经济规模小,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偏低。
对此,有人认为:我省应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缓一缓、放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3、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郑州一高校为万名学生发放中药包提高免疫力,一包小小的中药不仅给学生的安全上了一道保险,还实力“圈粉”。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速度加快,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对此,小欣认为:中国中医药举世无双,没必要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请你对小欣的观点进行辨析。
24、2014年江苏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材料
分析表格,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就表格中反映的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
25、 材料一: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
(1)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重要性?
(3)我们应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 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直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的“中国梦”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内容?
(2)实现中国梦,要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3)求索中国梦,要坚持怎样的中国精神?
27、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全市干群牢记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的嘱托,不断推动准安各项事业发展。某校同学分组开展“关注家乡发展”的探究活动。
(脱贫攻坚)第一组在网上找到一则新闻:准安实施精准扶贫(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18年底,淮安贫困人口脱贫率已达78.5%。
(1)请你说一说,准安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
(2)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依靠市政府的资金扶持,才能确保全市贫困人民如期脱贫、不再返贫。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中流击水)第二组开展社会调查,首先查阅政府工作报告,获得以下信息:
2018年,淮安市高质量跨越发展量质并举,CDP增长6.5%;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全国第五;首辆“淮安造”新能源汽车亮相……同时,淮安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不够有力,法治建设进程较缓慢,社会保障化水平有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等等。
(3)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调查结束后,请你为解决画线部分的突出问题建言献策。
28、2018年9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银川隆重举行。6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书写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请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