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滁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小明在水平运动扶梯上向前走,超越扶梯上站立的小刚,此时(  )

    A.扶梯处于静止状态

    B.小刚相对地面静止

    C.小明相对小刚向后运动

    D.扶梯相对小明向后运动

  • 2、小涵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 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若换用比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也能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 5、陕西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秦腔唱花脸为“挣破头”,是因为该唱腔能加快声速

    B.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C.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说明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 6、题图为学校附近的禁止鸣笛标志,右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其相同的是(  )

    A.道路两边植树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设置隔音墙

    D.佩戴隔音耳罩

  •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80kg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6s

    C.八年级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

    D.宣化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0℃

  • 8、在学校附近,常常会有禁止鸣笛标志,如图甲所示,在马路旁也会安装噪声监测仪,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噪声监测仪上显示的是频率

    B.禁止鸣笛标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使用噪声监测仪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禁止鸣笛标志是指在学校附近需减弱噪声的音调

  • 9、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霜”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 10、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升华形成的

    D.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 11、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月球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 12、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为ldm

    B.城市公交车行驶时车速为40m/s

    C.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厚度约为1mm

    D.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8m

  • 13、如图,下列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折射产生的是(  )

    A.杯弓蛇影

    B.海市蜃楼

    C.凿壁偷光

    D.小孔成像

  • 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A.

    B.

    C.

    D.

  • 15、夏日的午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两个苹果,放在餐桌上的纸巾上,不一会儿这两个苹果“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B.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C.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D.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 16、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楼台经水面反射成的虚像

    B.雾雨当空飞彩虹——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C. 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 长河落日圆——水中“落日”能用照相机拍摄,所以是实像

  • 17、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定

  • 18、如图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量程为-3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 19、下列数据中,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C.中学生脉搏跳动60次所用时间是10s

    D.自行车速度约为5m/s

  • 20、昆明四季温暖如春,所以也被美誉为“春城”。如图所示的昆明美景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甲图中人行道边蓝花楹树的影子

    B.乙图中昆明城上空雨后出现的美丽彩虹

    C.丙图中滇池湖畔海鸥正水中的倒影

    D.丁图中在翠湖看到水面下游来游去的鱼儿

  • 21、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小亮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 m/s。小亮在后60 m的平均速度为(  )

    A.8.57 m/s

    B.7.5 m/s

    C.6.67 m/s

    D.6 m/s

  • 22、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彩虹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下光斑

    B.屏上的皮影

    C.萌娃照镜

    D.光的色散

  • 23、蹦极是一项极其富有刺激性的运动,小辰一直想去又不敢去,便在家做了一个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到达C点时,小石块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 24、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1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15s,甲车做变速运动

    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甲图所示,测得铅笔笔长度为_______cm,图乙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

  • 26、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一个铝罐里一段时间,铝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于干冰升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的。

  • 27、如图所示是塑料制造厂所用注塑机,从塑料颗粒到塑料盆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这里利用了__态物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在塑料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钢模的温度会____,由于塑料是非晶体,所以,进入钢模后塑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____a/b)。

  • 28、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__、评估,在探究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交流与合作。

  • 29、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中常见的两种标志牌。某段路限速标志牌中的“40”,其物理含义是这段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能超过40 ______;某桥头上立着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 ______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g取10N/kg)

       

  • 30、如图所示,用力F1F2分别匀速提起物体C时,使用滑轮A优点是________。若物体C重为50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力F1的大小为________牛,物体C在F2的作用下5秒内被匀速提起2米,拉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 31、小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时,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①18.40cm、②18.38cm、③18.66cm、④18.42cm,其中需要舍去的是第______次测量的数据,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

  • 32、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 0.2s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如图,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 F点的路程为_______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平均速度计算结果要求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 3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滑动,木块在移出桌面的过程中一直接触水平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本题空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4、以地面为参照物,手表是______的;以佩戴手表的手腕为参照物,手表是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 镜的一个焦点 FA点在光屏上的像 A′的位置_________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 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 5 cm 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________(选填“实” 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辆重力为3X104N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功率恒为30KW,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共为0.1m2.求:

    (1)汽车50s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

     

  • 37、“BRT”公交北起夷陵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24km,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

    (1)“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

    (2)若“BRT”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2s,再以50km/h的速度运行36s,求“BRT”在这一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38、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物体所在的位置,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像。

  • 40、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请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 41、作出图中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