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铁岭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美逆行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和新型冠状病毒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D.把李白说成是杜甫,这不是李代桃僵吗?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或问表曰:“祢衡戏谑主公,何不杀之?”表曰:“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

    B.秦王政本就是宏才大略,不拘泥常规的君王,他就是喜欢听这离经叛道的东西,所以他非要听高渐离的音乐。

    C.推介会上,知识渊博的高主任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博得满堂喝彩。

    D.这句信手拈来的话,既包含了写信人的某种遗憾,也包含对他那位极为敏感的朋友的亲热的挪揄。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代指家乡、老师、月亮。

    B.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C. 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和《春秋》。

    D.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日昃():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古仁人之心

    (2)异二者之为

    (3)长,知其世家

    (4)再长山朱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_______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选出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五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阂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高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分工合作】

    班委会准备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制作一本“班史”,成立“班史”编委会。请参照示例,再拟写一个组名并布置小组任务。

    示例:组名:信息资源组。

    任务:负责文字、图片、音像资源的搜集、整理。

    (2)【标语撰写】

    班委会准备在班史集册上写一句标语,表达对老师三年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请你仿照示例,创作一则。

    示例:蜡炬有泪,付出无声。

    (3)【时事讨论】

    全班以“我们的集体——和为贵”为主题组织了讨论会。有同学准备了一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拟一个本则材料可以支撑的论点。(不超过15个字)

    【材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促进世界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持续推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愈发频繁,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事关重大。世界各国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以及形态各异的文化种类,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是“和”的客观要求。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的自然差异,造成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不同文化交往应避免文化冲突,互相尊重,这是“不同”的现实需要。“和为贵”的文化交流思想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基本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持“和而不同”思想,坚持交流互鉴,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

    (5)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8)《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小艺读了下面文章,收获颇多,请你一起完成15—17小题。

    鸽子和猫

    ①在我们大院里,小宗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唯一的爱好是养鸽子。鸽子让小宗着迷,仅仅半年,他的鸽子从两只发展到十几只。小宗读高二那年,他的那群鸽子,在我们前门这一片已小有名气。

    ②就在这一年,我家隔壁向家的孩子毛蛋儿养了一只波斯猫。毛蛋儿比我小六岁,比小宗小九岁,这一年,刚上小学四级。他年纪小,根本和我们玩不到一起,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养的这只波斯猫和小宗养的鸽子,却是井水河水搅和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的克星。

    ③毛蛋儿养猫,一直都很精心。谁想到那天夜里,猫钻出了笼子,跳进宗家住的后院,来到鸽子笼前,叼走了没来得及回窝的一只鸽子——还是小宗心爱的一只凤头。看见自己的凤头银灰色的羽毛零落在毛蛋儿的猫笼前,小宗能干吗?他趁着毛蛋儿家里没人,把笼子一脚踹开,拎起猫的后腿就往自家后院跑。头朝下倒栽葱的那只大白猫呜呜地惨叫,他也不管。他用绳子把猫绑在后院一棵老槐树的枝子上,开始狠命地用根木棍抽打它,一边打一边喊:你赔我鸽子!你赔我鸽子!怎么打都不解气,怎么喊都不解气,谁上来劝都不管用。

    ④那天,毛蛋儿从外面刚回到大院,就听见了他的猫的惨叫声。只见他三步两步跑了过来,也跟疯了似的,一头撞在小宗的胸前。别看他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那一刻却变得力大无比,像辆开足马力的小坦克直冲小宗而去。小宗光顾打猫了,根本没有注意猫的主人回来,一下子被扑倒在地。毛蛋儿上前先把自己的猫救下来,然后一边用脚踢着小宗,一边大声叫喊:你赔我猫!你赔我猫!

    ⑤小宗虽然比毛蛋儿高出半拉身子,却抵挡不住毛蛋儿这一通狂轰滥炸。也许是听到猫在毛蛋儿怀里的呻吟,也许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自觉不妥,小宗便没怎么还手。街坊们趁机上来把两人劝开了。

    ⑥临回家,毛蛋儿不依不饶,一边哭一边喊:我的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⑦第二天早晨,毛蛋儿惦记着他的猫,天没亮就起来,一看,心爱的猫死了。他一下子火冒三丈,抄起他们家劈柴的斧子,冲到小宗的鸽子棚前,抡起斧子,三下两下就把鸽子棚的木头砍断了。

    ⑧噼里啪啦的响动和鸽子凄惨的叫声,把街坊们惊醒了。一个才上四年级的小孩子,让全院人震惊,更让高二的学生小宗震惊。大家束手无策也无言以对地望着惊飞的鸽子和哭泣不止的毛蛋儿。

    ⑨小宗后来考入石油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大庆。1969年,毛蛋儿初中毕业,去的是内蒙古兵团。那年冬天,我从北大荒探亲回家,正好赶上为他送行,我拿着借来的一架海鸥牌照相机,为他拍几张临别留影。当年小宗亲手垒的鸽子棚东倒西歪还倚在他家的西山墙边上,像我们童年和少年的物证一样,残存在那里。我对毛蛋儿说起当年的往事,他一笑,对我说:复兴哥,帮我在那儿照张相,留个纪念。他跑到鸽子棚前,留下的这张照片,至今还保存着。

    ⑩我和他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小宗也回家了。不过,我可不是单单为你送行的。你把我的鸽子赶尽杀绝,这个账我一直还记着呢。小宗这样说,是玩笑,也是实情。他是回北京结婚来的,正赶上毛蛋儿要走,送行的队伍自然又多了一个老街坊。

    那天晚上,为给毛蛋儿送行,小宗送了毛蛋儿一件礼物,是一件石油工人的工作服——那种轧有一条条格子的蓝色棉服,曾是那个年代石油工人的骄傲。少年时期的爱恨情仇,都成为今天绵长的回忆。

    (文/肖复兴,有删改)

    【1】跟名家学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充表格,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引子

    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交代人物及其宠物:小宗、毛蛋儿,猫和鸽子。

    小宗的凤头进笼晚了,被毛蛋儿的猫吃了。

    (1)_________

    毛蛋儿打小宗,邻居劝架。

    (2)_________

    长大后,猫和鸽子未能复活,但小宗和毛蛋儿的友谊复活了。

    【2】跟名家学写法:巧设冲突、伏笔与照应、妙用修辞、生动描写等,按要求补充内容。

    写作技法

    相关句子

    任务要求

    巧设冲突

    他(毛蛋儿)年纪小,根本和我们玩不到一起,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养的这只波斯猫和小宗养的鸽子,却是井水河水搅和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的克星。

    如何巧设冲突,让故事波澜起伏?

    ①制造冲突机会,让猫和鸽子生活在一起;②增加冲突的复杂性:动物和动物冲突,引发人和动物冲突,再发展成人和人的冲突。

    伏笔与照应

    (毛蛋儿)一边哭一边喊:“我的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1)请找出后文与之照应的句子。

    妙用修辞

    别看他(毛蛋儿)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那一刻却变得力大无比,像辆开足马力的小坦克直冲小宗而去。

    (2)赏析这个句子。

    生动描写

    自行揣摩学习。

    【3】文末说“少年时期的爱恨情仇,都成为今天绵长的回忆”,请结合生活中一件类似的事谈谈感受。

  • 10、阅读《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本段中①②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一     便

    B.即使     

    C.虽然     

    D.只有   

    【2】文中画线句子把“偷书”说成“窃书”,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偷书”必须说成是“窃书”,因为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B.酒店的人没文化,说错了,需要纠正。

    C.读书人“偷书”与一般人不一样,要用“窃书”才好。

    D.显示白己是读书人,与众不同,表现了他卖弄斯文,自欺欺人。

    【3】结合选文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趾高气扬、非偷则窃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

    【4】对于众人嘲笑孔乙己的原因,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是一个被排斥在社会主要阶层之外的多余人。嘲笑他是无害的,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

    B.百无一用是书生,孔乙己不会经营牟利,充分证明读书的无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本事和特长。

    C.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中的失败者,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评价标准下,在读书为功名的功利思想影响下,孔乙己是一个无能的弱者,自然是人尽可欺的。

    D.孔乙己的迂腐的言谈举止,可笑的外形外貌,本身是滑稽而具有喜剧效果的。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采摘橘子

    ____

    偷摘橘子吃

    父亲发现并教育“我”

    “我”的心理

    ____

    心里欠欠的

    ____

    ____

     

     

     

    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根据要求,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2)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