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自行车小秦是运动的
B.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小秦是运动的
C.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
D.小秦骑行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关于这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凝固后熔化
C.先吸热后放热
D.先放热后吸热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古代的日晷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
4、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18℃
B.20℃
C.22℃
D.26℃
8、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9、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B.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C.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没有火柴时,可以临时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10、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11、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13、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种物质是海波
B.甲种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
C.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8℃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
14、下列做法中,能使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将橡皮泥压扁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将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
D.一面国旗从地球被带到太空
15、如图所示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树下的光斑
D.折断的铅笔
16、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17、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扫单车上的二维码才能付费使用单车,所以二维码是光源
B.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80次
C.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5m
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1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能看见皎洁的月亮,因为月亮是光源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丰富色彩,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牡丹花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花吸收其他色光,反射了红光
1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用放大镜看书——光的直线传播
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D.皎洁的月光——光的反射
20、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物质不断放热
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C.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0℃,此温度下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该物质为非晶体
2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视频课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用来远程共享学习资源,但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或电视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引起近视眼。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中,正确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乙、丙
D.甲、丁
22、下列关于紫外线与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餐馆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杀菌
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C.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23、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已知手撕钢的密度为,则面积为
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24、忽略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时,被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是 ( )
A.只受到重力
B.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C.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作用力
D.受到重力和前冲力
25、人造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动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观察如图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_____风,乙小车不可能_____,也不可能向_____方向运动。
27、鸭子的叫声与蚊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___________的音调高,___________的响度大。
28、物理学中,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物理量。一辆汽车以米/秒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若与一匹奔跑速度为77千米/时的赛马相比,汽车运动得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9、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在月球上,声音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
30、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或者将蜡烛 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1、最早发现日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_____、绿、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 _____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如图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 ;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 气体.
33、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的场景,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碰撞后,台球在桌面上能够继续滚动,是因为台球具有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分度值是 _____s,读数是 _____s。
35、东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在做实验时东东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______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我们在光屏上所看到的像将是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是/不是)可逆的;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了,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高/低)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6)利用上述器材,小明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一: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某刻度处,再将蜡烛、光屏分别自透镜两侧较远处缓慢靠近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等大的清晰像,此时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5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方法二:将蜡烛放在距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时,恰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当蜡烛继续远离透镜时,在此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像。小明认为此时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用该方法测出的焦距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偏大/偏小/相等)。
36、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车站 | 里程/Km | 到站、发车时刻 |
福州 | 0 | 7:12 |
莆田 | 105 | 7:54 7:56 |
泉州 | 174 | 8:17 8:19 |
厦门 | 276 | 9:02 |
37、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据为1.41厘米、1.43厘米、1.41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该是多少?
计算说明:
38、一个体积为40cm3的铁球,质量为237g,求:
(1)判断铁球是空心的还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铁=7.9g/cm3;ρ水=1g/cm3)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4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1、作图题:帮小陶子完成下列光路
(1)如图,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试画出小球摆到A点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照射到小陶子的眼镜上,作出它的出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