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儒林外史》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现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B.吴敬梓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如王冕、杜少卿、虞有德等,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严贡生书没读过太多,贡生也是花钱捐来的。他极为节俭,死前仍念叨着灯中的两茎灯草,怕费油以致到死都难以合眼,直到赵氏挑去一根,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D.鲁迅曾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多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
B.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C.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思考很久没有解答出来,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
D.“广东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3、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躺着,听船底潺( )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qì(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mó(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 )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A.cháng 汽 漠 zì
B.chán 汽 膜 zhì
C.chán 气 膜 zì
D.cháng 气 漠 zhì
4、关于人物A的判断和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过了三四个月安稳日子,这天天气晴朗,A心情大好,来到山下,找了一家小酒店,冒充是过往僧人,在店里吃了个酒足饭饱,撒手往五台山方向去了。A走到半山亭,酒劲涌上来,跳起身,口里道:"好久不曾试拳脚了,且使几路看看。"拳打脚踢,使了一回,使得力发,只一膀子,便把亭子柱打折了。正被两个门子远远看到,便把山门关了,不许A进山。A正在劲头上,把寺门口两座金刚推翻下来。长老命门子打开山门,A双手把门一推,借着酒劲,打入僧堂,打的僧侣四处逃散,大闹了一番。
A.A是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与其有关的故事还有“拳打镇关西”。
B.A是杨志,绰号矮脚虎,与其有关的故事还有“私放晁天王”。
C.A是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与其有关的故事还有“怒杀阎婆惜”。
D.A是杨志,绰号青面兽,与其有关的故事还有“押解花石纲”。
5、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1】用“/”给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范 仲 淹 与 之 同 年 友 善 爱 其 才 恐 后 贻 祸。
【2】解释加点词。
①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不以物喜 以:
③正患无隙以规之 规: ④恐后贻祸 贻: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
【4】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6、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全诗婉转曲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2】请你自选角度赏析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燕子使人有一种阴柔的灵感,于是在文学里,人们所歌咏的燕子是“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或“燕子为谁来去,似说江南路”,燕子正像是guī中少女的慵困闲愁。雁却像是孤独的羁客浪人,在文学中被用以表现的是一种刚性灵感,前人歌咏的雁是“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或“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读来顿生苍桑之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双燕栖(_________) guī(_________)中少女 羁(__________)客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两处画线句包含一组反义词,它们是“_____”和 “_____”。
(4)这段文字多次援引古诗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_;又将燕和雁在文学中的寓意作比较,这种写作手法是_____。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烈士暮年, 。
② ,观千剑而识器。
③ ,君子好逑。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
⑤今后无论成败,我们都要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的旷达胸襟。
⑥《与朱元思书》中侧面描写水清澈的语句 ,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酒爷
王秋珍
①要说谁家的酒缸大,整个灰石村,没人敢跟酒爷比。酒爷,大名李久。刚过不惑之年。
②一口大缸,下端埋下土10多厘米,像树一样种在酒爷家门口。每年,酒爷要做200斤糯米的酒。
③冷风乍起,酒爷开始做酒。他采用的酒曲配方,简直是一个盛大的春天花园。你听,白面100斤,桃仁3斤,杏仁3斤,草乌1斤,乌头3斤,煮熟的绿豆5斤,木香4两,官桂8两,辣蓼10斤,沥母藤10斤,苍耳草10斤,同蓼草3味。每石米内,放曲10斤。每一物,都带着草木的芬芳和大自然的灵秀之气。
④酒爷将糯米倒入豆腐桶,浸渍一天两夜后,将白白胖胖的糯米倒入饭甑,置于镬灶上蒸熟。此时的糯米,在氤氲的热气里,释放着浓郁的饭香。将糯米摊开于地簟上,凉透后以10:1的比例拌上蓼曲,倒入大缸中加水搅拌。10多个小时后,酒醅被发酵的气体顶到液面上,缸里的东西翻滚起来,伴着“乒乓、乒乓”的声响。酒爷掀开盖子,拿起了耙子。那些气泡一冒上来,酒爷就把它们打下去;又冒上来,又打下去。此时的酒爷,像个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将军。如是一周后,酒爷的酒就做好了。它色泽清亮,带着嫩嫩的黄。
⑤【A】“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番——”酒爷的高腔,带着沙音,那“番”字立得高高的,一直扬上去,惊得附近稻草垛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惊得路过灰石村的白云停下了脚步。一酿好酒,酒爷就要亮一嗓子。那条叫虫虫的土狗,围着酒爷追尾巴,一圈又一圈。酒爷一日三餐不离酒。早上喝一杯,活血;中午喝两杯,养气;晚上喝三杯,提神。酒是酒爷的命。
⑥不喝酒的时候,酒爷像个青色的李子,上面还蒙着一层白霜。喝了酒,酒爷就要吊上一嗓子,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鲜活起来。虫虫欢快地追着他跑来跑去。
⑦酒爷一般不喝高,喝高就不一般。
⑧那是1997年的一天。虫虫摇摇晃晃地走到家门口的酒缸边,呼呼大睡。酒爷摇摇晃晃地走出来,【B】“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唱到这儿,酒爷断了声,像一股凛冽的风在空旷的大街上奔跑,突然被人一股脑儿收入囊中,不留一丝小尾巴。酒爷醒来的时候,整个人泡在豆腐桶里。坊间的豆腐桶,可以做酒、做豆腐,红白喜事时搁熟食。当然,当醒酒用的,酒爷是第一人。
⑨酒爷后面的故事,是一位村人补充的。当时,他恰好路过,闻到一股浓郁的酒味,发现酒爷整个人成了一个火球。半年前,邻村有人喝了两斤多白酒,烧得厉害跳下池塘,不幸淹死。村人看到酒爷家的豆腐桶,马上盛上凉水,给酒爷降温。
⑩天气一暖,酒爷就会把黄酒运出去,加工成白酒。白酒酒精度高,容易烧肠燎胃。“什么事让你命都不要啦?”村人问。酒爷喃喃道:“香港,香港回归了。”
⑪酒爷的父母当年去了香港,只给他留下酿黄酒的技艺。酒爷在酿酒、喝酒中,饮下一杯杯的思念。
⑫银杏叶子一转黄,酒爷就筹备做酒。糯米要粒粒饱满,水要没污染的深山泉水。酒曲的配方,更要件件到位。银杏叶落了一地时,酒爷的酒已经香飘整个灰石村了。连邻村的狗都跑过来,冲着虫虫摇尾巴。有邻村的客人闻香而来,想重金买酒爷的酒。酒爷摆手说,这酒,是要迎接我父母大人的。第一杯,要先敬他们。
⑬这天,酒爷听到虫虫疯狂的叫声走出门,看见附近的稻草垛着了火。有点微微的风,火苗吐着蛇一样的信子。方圆几十米没有池塘,门口连个水龙头都没有。稻草垛连接着剁好的硬柴和木墙,失了它等于夺了邻居的命。酒爷犹豫了两秒,掀开酒缸,用大瓢舀起酒,往火上洒。
⑭火扑灭了。酒香撒开腿,奔跑在灰石村的墙壁上、瓦片上、树叶上,奔跑进每一个村人赞赏的眼眸里。酒爷用酒灭火,成了灰石村的传奇。酒爷酿的酒,属于度数低的素酒。《西游记》里,孙悟空正是用素酒灭了妖火,救了西城里外人家。
⑮酒爷看着浅到半腰的酒缸,【C】喉咙不由得一紧,随之一放,唱道:“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番——”歌声里,虫虫正舔着洒落的酒,欢快地摇着尾巴。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9期)
【注释】“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心喜间,站立宫门,叫小番”是京剧《四郎探母》中戏词。
【1】请根据提示,梳理与酒爷有关的故事情节。
(1)____________
(2)酒爷喝醉酒,村人帮其降温。
(3)____________
(4)酒爷用酒灭火,拯救乡邻。
【2】文中的土狗虫虫多次出现,有人认为多余,可删去。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3】文中【A】【B】【C】三处都描写了酒爷唱戏,富有韵味。请任选两处分析酒爷唱戏时的不同心情。
【4】酒爷刚过不惑之年,就被人称为“爷”。请结合小说内容及链接材料探究原因。
链接材料:
爷:①对与祖父辈分相同、年龄相仿的男子的敬称。
②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百度百科
③扛得起责任的男人才是真爷们。——知乎
10、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完成下列小题。
我为什么要拿你跟别人比
刘 墉
①今天晚上当乔安娜打电话来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句“她的功课比你好,还是比你差?”而在你答“比我好一点点”之后,我有些惊讶地继续问“你已经是平均九十六点多,她居然还要更好?”这时你似乎有些不大高兴地说:“这又怎么样?我们这一年级还有一个叫阿曼达的女生,平均九十九呢!人漂亮,参加的活动又多,而且还交男朋友!”最后你气呼呼地转头进去,还撂了一句话“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我是我,人家是人家!”
多年以来,几乎每次当我将你跟别人比较时,你都会有这样不愉快的反应,而在我与其他家长聊天中,也知道他们的孩子同样不喜欢比,也都曾抱怨自己的父母喜欢比。
②不错!这是一个大的国家,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任你驰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确实可以不必处处跟人比,而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但是,你更要知道,当你想往高峰爬的时候,便有来自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土地的精英与你竞争,这也就是你能获得纽约市演讲比赛冠军,到了纽约州却败下来的原因,再想想,就算你能在全州得到冠军,到了全国大赛又还有得胜的把握吗?
③其实从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了这个竞争的世界,我们一方面该庆幸自己能生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生活富裕的时代,一方面也得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正是二十世纪,这个知识爆发时代的竞争。何止科技、知识的竞争,连体育也是如此,想想四十年前的体育纪录,再看看今天的最高成就,当时世界的金牌得主,只怕今天都无法进入决赛,甚至不合参加的最低标准。
④过去的中国你只要在一乡跑得最快,就被人们称为飞毛腿,神气得不得了,因为那是交通不发达,越过一个山头,就换一种口音的时代。但是后来有了省运,有了全国运动大会,进而参加了世运。直到这时候,许多中国人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武侠小说里崇拜的“草上飞”和“浪里白条”,到了世界级的竞技场,只能勉勉强强地殿后。但是也就由于比,人们开始提高自己的准点,追求更高的理想,从失败的痛苦、愤懑中,激发力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今天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不是已经凌驾西方了吗?
⑤比,确实不是很愉快的经验。那不愉快,是因为打破了自己编织的“满足的梦”,也可以说是使自己面对了现实。有什么事情,要比你面对敌人,当面交手,来得更真实呢?所以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周瑜更在屡次受挫于诸葛亮之后说:“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为什么老天又要生下诸葛亮呢?问题是,如此推下去,每个比赛的第二名,都忿忿他说“如果得第一名的那个人没有来参加,我就是第一!”第三名的说“如果得第一、第二的人不来,我就是第一!”这世界还可能进步吗?
⑥所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即使得了第一,也应该用相反的方式来想:“只怕是有高手缺席,所以我能得冠军,他如果真来了,恐怕我就是第二!所以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能面对强敌,也才能保持既有的荣誉!”如此,这世界就能不断进步!
⑦记住!不要认为不去跟别人比,就能减少面对敌人的机会;也就能比较快乐,因为你不去比,别人却要来跟你比,这个世界也总是把大家放在一起比!参加入学考试,当有人金榜题名时,就同时有人名落孙山;参加就业考试,当别人入选时,你可能就是被淘汰的;甚至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也是从亿万竞争对手间脱颖而出,才得以受孕成为我们的。
⑧请问你,哪一样事情不是在比呢?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比!不是你高,就是我低!
⑨比,不是狭隘的排斥别人,而是积极地参与大家;是认知别人、肯定自己!是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孟子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力者亦若是。这”就是由“比”,进而产生自我期许、积极努力的态度!
⑩最后,我想问你,如果你不心存比的想法,为什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乔安娜总平均比你多了零点五分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3】文中运用周瑜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请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对于文中作者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1、别被标签化思维所累
赵 强
①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事件公布的最后真相,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大相径庭。
②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行千里。的确,在舆情的流变过程中,有关部门应急措施不当、舆情反馈不力,是导致舆论不断激化的关键原因。若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一些传言、谣言就很难有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各种舆论热点事件形成、发酵和传播过程中,“标签化思维”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③这种标签化思维,是人们习惯以“贴标签”的方式,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个群体、某类事物的刻板印象,评判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在一系列舆论热点中,许多人在对事实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草草作出评判,原因在于受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的标签化思维所累。
④标签不是舆论的原罪,它是舆论自带的基因。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习惯于借助各种标签,了解和评估某个对象或某种事态。这些标签包含特定价值和行为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际交往成本。人们不用为了某个对方不太熟悉的事物多费口舌,只需要用一个彼此熟知的标签,就能让对方茅塞顿开。周恩来总理当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把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成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下子就让外国友人心领神会。这就是巧用标签的典型事例。
⑤标签能够辅助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应该进行标签化认知、标签化思考,甚至养成一种标签化思维习惯。同时还应当看到,由于舆论的推波助澜,标签化思维正愈益展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反过来又恶化了舆论生态。
⑥标签化思维的形成,分为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不难看出,标签化基本遵循以下编码路径:把个案泛化为普遍现象,把偶发总结为必然结果,把特殊描述为一般情况,把细节论定为事物全貌。比如,官员都是腐败的,城管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
⑦标签化思维发挥作用,则是人们对标签化进行解码的过程。当一个标签形成甚至根深蒂固之后,人们就会用这个代表总体印象的标签,对群体中某个具体个体进行评判。比如,一起普通医患纠纷,如果当事者是官员身份,舆论关于官员的所有负面印象,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压向当事人。事情的本来面貌,反倒鲜有追问。
⑧事实是第一性的,舆论是第二性的。客观地说,标签化思维的形成,确有现实基础。比如舆论场上存在的仇官仇富情结,的确是这个群体中的少数人行为不端、引起公愤形成的。问题在于,个别官员、个别富人的为非作歹,最终却要所有官员和富人一起买单。无论从认识论角度,还是从社会效果看,这都是有害的。
⑨回顾若干起舆论热点的舆情演变,舆论诉诸惯性思维,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匆忙评判的现象并不鲜见。各种谣言之所以能够满天飞,恰恰也是因为它们“印证”了标签化思维形成的刻板印象。在舆论效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作为舆论参与者,我们每个人恐怕都得冷静思考一下,该如何克服标签化思维,该如何保持冷静、客观、理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标签化思维”的认识。(不少于100字)
链接材料:近日,在网上和微信朋友圈热传一段《龙口:“碰瓷大妈”多次拦截过往车辆》的视频。多数人看到这段视频后,思维里跳出的第一个词语就是“碰瓷”,这点并非空穴来风,从众多舆论的批判声中就体现了出来。但当所有舆论都在指责这位“碰瓷大妈”的不道德行为时,一则官方消息的公布让众多网友傻了眼,据龙口公安局东莱派出所经过多方调查取证,确定该女子是精神异常,她的拦车行为不属于碰瓷。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了不起!——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
你有我们在,我们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2021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我们不是独行,是同行。——2021年《新京报》新年社论
习总书记和各大媒体在总结回望2020年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我们”和“每个人”。2020这一年,你对这两个词语是否有了新的理解?你可以结合在校园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交流所思所想;可以讲述你的故事,诠释你的理解;也可以结合上面的新年贺词,发表你的观点。
【要求】
①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