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B.“正史”指清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二十四史。
C.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通过乡试的叫举人,因而举人中的第一名称状元。
D.“宰”是主宰,“相”有辅佐之意,宰相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 下,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②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③ 不是教育的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④要成为黄河口 雄厚的大企业,必须脚踏实地科学经营。
A.激励 进而 盈利 资力
B.勉励 进而 营利 资历
C.勉励 从而 盈利 资历
D.激励 从而 营利 资力
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词境界开阔,气象雄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B.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一般由意思明确、结构完整的判断句表达。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维克多·雨果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字卓如,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多收录在《饮冰室合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B.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关系密切如一人。
C.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谓相得益彰,堪称世间一绝。
D.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项是( )
A.春和/景明
B.是/进亦忧
C.行者/休于树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知人之乐 然则何时而乐耶
B.醉翁之意不在酒 目似瞑,意暇甚
C.游入去而禽鸟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和范仲淹。
B.乙文“颓然乎其间者”是作者被贬后政治失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C.甲文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乙文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乐的太守形象。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 五 从 军 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诗歌,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体现了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B.“兔从狗窦入”到“井上生旅葵”四句,从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全诗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2】诗歌常常会借用意象表达情感。“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7、2021年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为了进一步了解全运会,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阳光,走进全运会”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请你以组委会的名义为“西安十四运”拟写一则标语,欢迎大家来参加全运会。
(2)班级准备围绕本次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内容,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此设计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3)下图是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它主要由中心部分、环形部分、主体色彩三方面构成。中心部分为宝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窑洞,它们是中国革命的灯塔;环形部分将玉璧纹饰幻化成田径、球类、游泳三个运动项目人形;以黄、绿蓝、紫红为主色调。请联系所学知识,说出会徽诸多寓意中的两种。
8、默写诗句。
(1)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朝大同看小康
宋立林
①小康,作为时代主题词,它真正为大众所熟知不过近40年的事。甩开膀子加油干,勤奋努力“奔小康”,成为了时代的风景线。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追根溯源,梳理“小康”,其意涵愈发博大,其意味愈加深长。
②小康的观念的基石便是“康”——人们对于个体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这可以视为一种最为朴素且最具普遍意义的价值追求。康,首先意味着生活的安康、身体的康宁、精神的康乐,但同时也蕴含着社会的安定、政治的清明、物质的丰裕的内涵。
③“康”字出现很早,甲骨文已有该字。康字从“庚”。“庚”是象钟形的乐器,后来引申出“乐”之意涵。在周代,“康”字已具有“安”“乐”等义项。可见,康的最核心的内涵是安与乐。在“康”前加上修饰语,便有了“大康”“小康”的说法。大康,意为“大乐”。《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小康”即“小安”之义,表达了对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渴望。与勤奋劳动相连的小康,是一种积极的追求,而与安逸享乐有关的大康,则被视为应该戒惧的状态。由此看来,中国人在“康”的追求上是有分寸感的。
④今人所谓“小康”,其实是与“大同”相对的。孔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因近代“大同说”复兴而广为传诵。“大同”之后便是对“小康”的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大同与小康,相对而言。小康为小安,则大同应指太平。“大同”的理想中,既有孔子对上古历史的认知与想象,也当有某种理想化的“塑造”,因而呈现为完美至善的状态 ;而“小康”则是一种对三代以降的现实总结,既有肯定,也有批判。
⑤大同之“大”,与“小康”之“小”,两个形容词,明白宣告了二者之间的层次差异。如果说,“大同”是孔子最为理想的社会形态,是理想社会的最优选项,那么小康便属于“次优选项”。如果说,大同是最高理想,小康则是现实目标。中国思想家们,既擘画①了大同的终极理想,给人们勾勒了一幅“理想国”的圆满图景,也不忘规划小康的现实目标,描绘可望可及的美好生活。
⑥中国人具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用理性特质,因此中国人从不放弃对尽善尽美的“大同”社会的追慕,同时他们更关心如何切切实实地建设“小康”。
⑦小康,在古人心里,可望可及,但并非臻善;在时人眼中,触手可及,却也非终点,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
(摘编自《博览群书》,2021年第1期)
【注】①擘(bò)画:筹划,安排。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时代主题词的“小康”,其意涵比以往愈发博大,其意味也愈加深长。
B.中国人往往追求与勤奋相连的“小康”,戒惧与安逸享乐有关的“大康”。
C.中国思想家们勾勒“理想国”圆满图景的同时也不忘规划小康的现实目标。
D.中国人具有实用理性特质,他们不追求“大同”,而是关心建设“小康”。
【2】作为时代主题词的“小康”,其观念的基石“康”具有哪些内涵?请简要概括。
【3】思考文章第④⑤段从哪些层面论述“小康”和“大同”的关系并回答。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长津湖的雪
凌仕江
①他的一只脚至今留在长津湖的冻土里。
②在场者爆出这个消息,不禁让人为之一震。
③秋风和阳光,洒落川西平原的僻静小院。漂亮的现代房舍与农家果树,镶嵌着田园丰收的喜悦;晒坝里的金色晚稻,被手持推耙的农夫铺成梯田或毯子,鸟儿在谷堆上欢呼雀跃。
④他坐在饱满的谷粒中央,像久别的亲人,向我们挥手微笑。他吩咐家属倒茶做饭的声音,如战场上指挥官的洪亮利索。
⑤如此场景,像是他在迎接人生的重要节日,一枚枚闪亮的勋章佩戴胸前,引得关爱英雄的年轻志愿者,纷纷伸出手抚摸掂量它们的分量。
⑥一只鸽子从柚子树上,跃到茶杯边沿喝水,他用肘捋了一下桌面,不经意撩起宽松裤管,让我一不留神瞥见他的假肢,心中顿时悲欣交集。他云淡风清的表情,丝毫让人感受不到这位九十三岁的志愿军,以身残志坚的毅力同艰难岁月过招,已远远超过常人的表现。
⑦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
⑧距离那一场遥远的战事,命运之书已递增厚厚的七十多个春秋。1950 年元月 5 日,他从四川广元正式入伍,12 月 26 日接上级命令入朝,驻扎平壤机场。气候多变与生死难料的运动战,随时面临与敌方交火。1952 年 10 月,在朝鲜五圣山文登公路东线的阻击战中,作为重机枪手,他带领爆破组,关键时刻掏出手雷炸掉地堡的瞬间,不幸被敌人扔来的手榴弹炸断右腿,手臂严重受伤,鲜血长流。
⑨他轻轻展开一方肉色的棉麻丝巾,羞涩的笑容仿佛对待初恋信物,上面印有红色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那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他的珍贵礼物。他一直舍不得用,那条柔滑的丝巾在他颤抖的指尖,如风漫卷。
⑩他的十根指头,被长津湖的雪冻得参差不齐。
⑪他说那里太冷,战场上冻死的人太多……他的眼神陷入凝固的沉默,看上去有点落寞。但他手腕里残存的战争弹片,因他生命的陪伴从不落寞——它们常常在起风的夜晚,对他的肉体发起进攻总动员。
⑫有花也好,无花也好。日子如草一样,有秩无序地过着。春来吐绿,秋来发黄,夏来蝉鸣,冬来树萧。
⑬他始终以向上的心态面对冷暖人生,谁见了都容易被他的谈笑风生感染,他不断将自己健康的资本推给身边老伴的功劳——那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她夸他虽然少了一条腿,那些年照样下田干活挣工分,在稻田里扯稗除草,从不输给任何一个四肢健全的人。
⑭他目光望向她,脸上流露出暖阳沐醉的笑容,话语顿挫间,那满口齐整的白牙,如长津湖的雪。
⑮我不知这世间历经那场雪的幸存者还有多少?
⑯历史长河中,他们习惯了静静离去与悄悄归来,他们宠辱不惊地站在生活的原点;他们是红尘中的隐者,是硝烟散尽的火焰,也是遭受磨难尘封不灭的孤勇;他们微笑如随风潜入暗夜的落花,伴随日升月落与万物生辉。他们精神里散发着草木气息,在田园与城镇之间,像一棵隐姓埋名的树,心中却装满谷子的心事,一声蝉鸣便可以划破远方的黎明,投弹和飞机炸不死的信念,成了他们一身的痛点和一生的荣耀。
⑰临别时,我没有询问他机枪扫落敌机有何成就感。我只伸出两个大拇指为他点赞——因为他披着一身雪从长津湖归来,他叫李正海。
【1】文章哪些“事实”证明了“他占了生活的上风”?请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结合语境,按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漂亮的现代房舍与农家果树,镶嵌着田园丰收的喜悦;晒坝里的金色晚稻,被手持推耙的农夫铺成梯田或毯子,鸟儿在谷堆上欢呼雀跃。(简要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文章采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李正海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11、 5G 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用惯了 4G 再去用 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 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奔溃。未来 某一天,当 5G 真正到来,4G 也会落得和 3G 一样的下场。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 术,5G 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东西。
5G 有哪些不同?
首先,同 3G 和 4G 相比,5G 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三星公司曾在 2013 年宣布正 在测试 1Gbps 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 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 而 800Gbps 速度相当于 1 秒钟可以下载 30 部高清电影。
其次,5G 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5G 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 1000 亿个网络连接,这将 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 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
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第三,5G 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
未来 5G 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 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 拟现实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 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以上便是未来 5G 生活的场景
在 5G 物联网内,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 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你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可以立刻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件, 控制智能机。
新型的 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 4G 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 量设备,而 5G 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 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专家预测,万物互联 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
(选自《百科知识》, 有删减)
【1】5G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2】请你根据上文相关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 5G 会带来智慧生活的关键是什么?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网络时延是一个距离生活较远的专业词汇。网络延时是指数据输送至第三方服 务器并传回的时间,在 5G 网络中,时延将从 4G 的 50 毫秒缩短到 1 毫秒。“低延时”是电子医疗、自 动驾驶等远程精确控制类应用成功的关键。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时速 60 公里的汽车在 50 毫秒时延内
将开出 1 米远,如果 10 毫秒时延,车辆移动距离仅为 16 厘米 ,安全性大大提高。在华为无线网络产 品线首席营销官杨超斌看来,5G 将不单单是现有移动网络的升级,而是未来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活的驱 动者。5G 的应用将使通信范围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 交通等应用将不在遥远。
12、题目:幸福只需踮踮脚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