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
B.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作者鲁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他留日期间遇到的正直无私的藤野先生,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
C. 海底世界,奇幻美妙令人迷醉,然而土著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一个个凶险的遭遇又令人惊心动魄。这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读者描绘的奇异之旅。
D. 《水浒传》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主要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故事。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旁鹜 浪荡 言不及义 不二法门
B. 杜绝 劫掠 荡然无存 鸠占鹊巢
C. 困厄 妄想 形消骨立 丰功伟绩
D. 赃物 剪影 相得益彰 可望不可及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伛偻(lǚ) 骈进(pián) 言行相##dot##顾 理至意明
B.冠冕(guān) 麾下(huī) 一意孤行 断章取义
C.摇曳(yè) 压榨(zhà) 矫揉造作 不知所措
D.箱箧(qiè) 轻觑(qù) 大发雷霆 李代桃僵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妖娆 撮弄 富丽唐皇 三顾茅芦
B.侥幸 尴尬 断章取义 附庸风雅
C.拮据 灰烬 置知不理 与日具增
D.秘决 尴尬 孜孜不倦 走头无路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天镜园》)
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yuè):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⑥牙人:商人。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余拏一小船;拏:____(2)雾凇沆砀;沆砀:_____
(3)字俱碧鲜;俱:______(4)每岁春老;岁: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可名言 名之者谁
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猛浪若奔
C.一泓漾之 上下一白
D.破塘笋必道此 道不通,度已失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4】甲文中“痴”与文中的那句话相呼应?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6、阅读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完成小题。
楚江①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②树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楚江:指长江。②浦:水边。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④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D.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7、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言:“人有恒言,皆白,‘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携手抗疫”。九年级拟开展一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激昂真挚主持词】兴国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的开场白如下,请你仿照示例①②为他再写一句话,使之和①②两句构成排比,
每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①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②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今天我们开展一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爱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大家积极参加。
【2】【经典诗词朗诵会】爱国是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慷慨淋测,爱国是戴叔伦“愿得此生常报国,何须生如玉门关”的慷慨忘死,我们读过许多爱国诗句,请你写下你熟悉的连续的两句。
【3】【英雄人物故事会】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英雄,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涌现出很多平凡而崇高的身影,一定有那么一位让你深深感动而钦佩,请按照例句仿写出他的故事。
例句:“巾帼英雄”刘丽,防护面罩勒出的,是你不让须眉抗击疫情最美的精神!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我八九岁的时候,常跟爷爷到镇上喝早茶。爷爷边走边关注路边稻田的进水口,有时给一块稻田的缺口处筑上些泥巴,不让垄沟里的水过多漫进去;有时给另一块稻田的缺口处挖掉些泥巴,好让垄沟里的水尽快流进去。我对此迷惑不解:“这不是我们家的稻田啊!爷爷你为什么……”爷爷笑了:“别人家的稻田也是出白米饭的。”说完就在垄沟里洗洗手,继续走路了。晚饭后,照例有乡亲到我家絮叨家常,有人感激地说,今早有好心人帮他们的稻田筑岸开缺,问爷爷是否看见。爷爷一本正经地说没有。我当时非常惊愕,明明是自己做的好事,爷爷为什么不说呢?
②其实,像爷爷这样的人,那时候很多、很多。
③我上中学时,有一天突降大雨。放学后我来到车棚,看见我自行车后座上放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塑料雨披。我问同路回家的同学们,他们都说不知道。有了这件雨披,我没有淋到雨。第二天上学,我依旧将雨披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下课我就像侦探一样,偷偷地盯着张望,希望找到那个好心人,可就是没有人来取。等放学后打算骑车回去时,却发现雨披已经被取走了。这件事情,我后来曾在老同学聚餐时问过大家,却没有一个人承认。他们说,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做好事的人自己都忘记了,你记住它干啥?
④记住它不干啥,记住就是想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
⑤等做了教师,我也学会了一点善良。在光明中学教语文时,南桥镇一对军人夫妇托人来请求我给他们的孩子教作文。我说我和孩子无须见面,只通过邮箱交流:孩子发一篇作文,我批阅一遍,孩子修改一次。每周如此,坚持两年后,孩子的作文明显进步了,于是我也通过邮箱告诉孩子,我们都完成了任务,也就不再联系了。不过我知道那孩子后来考取了理想的高中和大学。这对父母,这个孩子,都没见过我。我总觉得,保留这个过往的秘密,让我的善良更有意义了。
⑥善良的本质就是默默奉献。我的一位老同事,工作几十年来都在资助贫困地区孩子读大学,但从未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提起过,只是我在一次替他寄快递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张扬,他说:“有什么可说的呢?给一点钱,我不穷;不给呢,我也不富。给孩子们读书用,将来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值得做,不值得说。”看我一脸敬佩,同事笑笑接着说:“做了不说,就是积德,最好的‘德’叫阴德。阴德就是只管做不管说。”
⑦退休后在附近公园散步,我经常会看到一对老夫妇,老先生坐着轮椅车,由老太太推着慢慢散步,两人不时绵绵细语,满脸绽放笑意。他们每天缓缓地绕公园走几圈,每当看见一张被丢弃的纸巾,一块被踢碎的泥巴,一段残枝,甚至一根断草,老先生总会说停,老太太便即停车,马上走过去捡起,放进垃圾箱。这一幕幕看得多了,我不禁心生感叹:一个好人,即使每天短短的徜徉,也能够播种善良,而播种最好的方式就是默默成就……
(原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与“善良”相关的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上中学时,一个雨天有同学偷偷借给我雨披而不现身,我十分感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工作多年,意外发现老同事资助贫困孩子几十年从不张扬,我非常敬佩。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事件适合放在文中第______段的后面,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
成家后,我常带孩子回母亲家,不时会发现家门口的廊檐下,放着几样新鲜小菜,看上去就知道不是母亲和二妹种的蔬菜。问母亲菜是哪里来的?母亲笑笑,摇头说:“实在是不晓得。送的时候,我人在屋里,没有看见。”所有的蔬菜都不会走路,可却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家。吃饭时,嚼着这些美味新鲜的蔬菜,想着送蔬菜的人,也想着这些做好事不留名的善良人。
【3】结合具体描写,分析第⑦段中“老夫妇”的形象。
【4】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A.播种善良 B.默默成就
10、萤火虫
泰戈尔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
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1】读了《萤火虫》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诗人认为"小小流萤"是"快乐"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快乐的原因。
【3】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因为不论在树林里,也不论是在黑沉沉暮色中,流萤都是"快乐"地展开翅膀,并且把光放射出来。
B. 诗人认为流萤是用它自己内在的力量在展开翅膀飞翔,它不依赖别人,更不屈服别人。
C. 流萤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虽然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
D. 流萤的光同宇宙间的一切光芒一样,所以它是欢乐的,它在欢乐中倾注了自己的心。
【4】根据诗意,你是怎样理解"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的?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重建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①文化是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实现认同的方式。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也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
②正因为过去经历了太多大拆大建带来的文脉断裂之苦,今天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倾向于“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文化创意园,前身多为废弃或闲置的厂房,经过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后,成为美术馆、展览馆、书店等文化空间。原本破旧的工厂蜕变为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不仅美化了城市,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③尽管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但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流失的问题依然严峻。由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风俗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莫大的悲哀。
④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在改造过程中还常常存在对家族历史、人物身份的错漏记录。这不仅暴露了改造者的无知,更反映了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存在的问题。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为了找回那些忘却的记忆;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无根的建筑群。
⑤记忆是什么?是思念,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此,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如何重建呢?重建的开始,当然是要学会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今天的现实是,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来由和名字,抢救历史记忆、建立历史档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寻找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和街区的传说,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史,通过文字、图像、大众传媒还原历史现场,让历史记忆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今天与昨天对话,记忆便有了生命。
⑥当然,无论是王宫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关于它们的记忆并无贵贱之分。但我们往往只记录名人的记忆,却遗忘普通人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记忆缺憾。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都应得到理解和重视。这些空间可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最终让我们结为一体,实现认同。
(原文/袁瑾,根据命题需要改写。)
【1】对城市“微更新”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微更新”的出现是因为大量大拆大建曾带来文脉断裂之苦。
B.城市“微更新”是在城市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局部空间作些改造。
C.城市“微更新”的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体现了改造方式的人性化。
D.城市“微更新”往往立足于变废为宝,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2】关于“城市更新”中出现的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城市更新由企业主导,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记忆的流失。
B.城市更新在注重外观和功能改造的同时,常忽略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
C.城市更新往往缺失个体的记忆,这是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的。
D.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的信息记录常有错漏。
【3】关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记忆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记忆重建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
B.记忆重建应将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合成城市的记忆。
C.记忆重建需搜寻并记录一些老建筑的来由、名字、故事和传说。
D.记忆重建中,名人和普通人的记忆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被重视。
12、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的天空,有阳光也有风雨,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张开生命的彩翼,追逐人生的梦想,在飞翔中彰显生命的本色,书写生命的华章。
请以“在 飞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